集群各展特色创自身“符号”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集群,符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5 15:02
集群总能为展会带来众多产品,注入强大创新力量,更是行业实力的集中展现。在2014年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集群新老力量争相亮相,特色区域簇拥绽放,各大集群携优秀企业及特色展品一展风采,在观众眼中为各自区域品牌画上了标志性符号。
在2014年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江苏阜宁、湖北仙桃、河北安平、浙江天台都有不俗的表现,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眼球。而这些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集群的产业特点、发展方向、支持政策、运营举措、区域影响力等也受到大家的极大关注。
喜看市场出新招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无纺布市场整体疲软。但从全球来看,非织造产业仍是全球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这给仙桃集群在压力之下带来巨大动力。面对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仙桃非织造产业不断利用技术创新抢占新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招商分局局长杜伟华说:“我们鼓励企业注册自己的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实现由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记者了解到,仙桃集群还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导的“中国无纺布交易网”电商平台建设步伐。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从家族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等措施,力争建成最具竞争优势的非织造产业名城。
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净化生存环境已成为共识。对此,江苏省阜宁县阜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郑效青分析:“随着环境恶化问题凸显,各国节能减排、有效净化等措施随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过滤领域讲,应对世界环保日益增长的要求,各公司都在大力研制和开发高功能、高效率的新型过滤材料。”这对于阜宁和天台两大集群来说无疑充满了无限机遇。
在良好的市场形势之下,各集群不断探索特色营销,创造出符合自身的运营之路。阜宁集群营销以营销员上门营销、驻点营销、厂家直销、网上营销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为主。由于营销员营销剥夺了企业盈利空间,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上不去。现在,其正在改变营销方式,逐渐改变为厂家直销为主,营销员营销、网上营销为辅的营销模式。
展会也已成为集群展现自我、市场推广的一大手段。老面孔的阜宁集群依然非常认可展会这个大舞台。郑效青表示,展会开阔了眼界,为企业下一步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发展契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许多同行业及客户的交流,也加强了集群内部合力。本次展会,阜宁集群收获不匪,如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江苏明晶布业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都订购了新设备。
“丰盛”平台互利共赢
企业成就了集群,同时,企业也依托于集群。对于企业发展,产业用各大集群都有“丰盛”举措,希望自己与企业共同进步。
丝网行业是河北省安平县经济的主体,全县85%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与丝网有关,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均达70%以上,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河北安平集群为加快丝网产业升级步伐,完善了物流、研发、检测等九大平台。在信息化时尚的今天,安平集群与时俱进,其着力打造了“中国搜丝网”和“旺达物流网”两大网络信息平台,去年又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0.5亿元的中国(安平)国际丝网信息中心,重点建设丝网及滤器滤材国际国内贸易等8大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自2001年举办以来,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展会平台。
记者感触最深的是,资金鼓励措施是各集群不可或缺的政策。仙桃集群设立了无纺布产业发展专项调度资金,专项支持无纺布产业的发展,杜伟华表示:“非织造布产业对于我们地方经济、就业率、第三产业发展等都发挥了大作用。我们通过优先申报国家和省级专项扶持资金、参展参会补贴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非织造布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仙桃集群引领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伟华强调:“我们支持无纺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会不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降低企业发展成本,进一步发挥无纺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
在快速发展中,天台集群认识到经营理念创新意识不强、恶性竞争动摇企业扩建改造的信心等困难。对此,“集群现在通过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推进企业前进。”天台县产业用布行业协会秘书长叶晓春表示,“我们还注重以扶优扶强、资源整合、企业上市等方式,加大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小上规企业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强产业链招商,大力促进企业差异化发展。”此外,天台集群还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在产业用布功能区建设50亩外来人才居住小区,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建议平桥镇政府创设固定公共服务平台地点,以切实满足业内企业在检测、展示、研发、办公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说到阜宁集群,不得不谈到其环保滤料产业园。郑效青表示:“我们园区对小微企业创业、技术改造、纳税都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和倾斜。2013年园区内的中小滤料企业共获得各类奖励近200万元。”郑效青表示,集群科学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已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设污水处理、交通道路等体系,完善通讯、电力、天然气等“六通一平”基础设施,为企业打造优良的投资硬环境。另外,产业园还已形成研发、检测、人力资源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多种措施为企业创建了舒适的软环境。今后,阜宁滤料产业集群会不断加强骨干企业培养,扩大产业支撑力。
多措施稳定职工队伍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也是根本。集群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在企业集聚的集群发展中,对员工、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
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各集群职工工资都有良性增长。阜宁集群滤料行业职工月平均工资在3500元左右,收入高的达5000多元,工资计酬方式为保底工资和按件计酬相结合。而仙桃集群的普通非织造布工人工资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杜伟华表示:“我们一线工人2000多元,技术好的人员在三四千元。”
产业用行业各集群都吸引了众多低学历人员及农民工就业。阜宁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新春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上,有近100家企业提供3200多个岗位,万名返乡人员入场求职应聘。郑效青说:“阜宁以建设滤料产业为重要契机,全力推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我们的阜宁环保滤料产业园位于城乡接合部,园区企业工人中农民工所占比例约为60%,这推进了阜宁就地城镇化的进程。”
提高职工素质成为各集群对员工的首要任务,各集群更是各展“招式”。
仙桃市政府牵头,与专业职业学院合作共建“仙桃非织造布学院”,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培养。对无纺布企业中经评定为专业人才或有重大科研成果且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享受相应奖励和资助扶持。天台集群立足于企业后备技术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叶晓春说:“我们充分利用县职业中专的办学优势,要求该校明年将开设产业用布专业列入计划,着手引进专业教师,为开班创造良好条件。”
安平集群也积极创建人才平台,建成了投资1.6亿元,占地180亩的职教中心,开设数控工程、电焊、编织工艺、电子商务等专业,每年为丝网产业提供中、高级实用技术人才3000多名。
保障劳动者权益也是集群的重大问题。郑效青说:“集群通过组织开展对新法新规的学习宣传等活动,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知晓率和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有效预防劳动关系矛盾的发生。”其还通过日常巡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活动,有效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群标签
江苏阜宁:
江苏省阜宁市现已成为全国滤料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烟气除尘滤布生产基地。集群现有环保滤料企业146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其已从传统产业成功转型为新型特色产业。集群根据过滤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和园区企业的技术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阜宁环保滤料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目标,包括滤料加工、复合、后整理和节能环保等方面,为园区未来的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
湖北仙桃:
湖北省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快速前行,全市以“全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彭场镇为中心,从事无纺布原料生产、制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011家,个体工商户1005家,全市拥有PP纺粘、熔喷、复合等非织造布生产线56条。其开发了多功能原料,积极开展废旧再生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开发了多功能纤维布,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外观,提高使用性能和结构特性。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授予仙桃市全国首个“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称号。
河北安平:
丝网是河北省安平县的标签,其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等称号。安平丝网起源于明朝弘治元年,目前已形成大规模丝网集群,县内丝网工贸企业1.3万家,从业人员达21万人。安平丝网品种齐全,产品分为拉拔类、编织类、焊接类、冲拉类、非织造类、制品类等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广泛应用于化工、汽车制造等工农业生产、生活以及航天、国防等高精尖领域,神九、神十的整流罩、过滤器等都用到了安平丝网。
浙江天台:
浙江省天台县是全国最大的机织过滤布生产基地。其机织过滤布有三维结构的双层织物,也有高强度、高精度的单丝滤布。针刺非织造过滤布既有采用芳纶等耐高温材料做的高档产品,也有用涤纶等材料做的常规产品。两大主打产品共有4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天台企业还就机织过滤布、针刺非织造过滤布制订了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
本刊记者_孟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