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央一播出 “红色大剧”力证市场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铁血红安,康熙王朝,东方
  • 发布时间:2014-12-01 16:24

  11月14日,军事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于CCTV-1综合频道黄金档开播三天,CSM50城收视率升至1.97%,好评不断。

  据悉,红安当地群众纷纷致电该剧总制片人孟凡耀,表示肯定与赞赏。“说明这部剧已经成功了一半。”得到红安人的认可,孟凡耀很欣慰。

  《铁血红安》以“共和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为背景,讲述了红安英雄儿女百炼成钢的战争传奇,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该剧创作历时半年,总投入5000多万元。幕后班底汇聚诸多实力派:制片人孟凡耀曾一手打造《乔家大院》《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经典剧作;编剧朱苏进曾执笔《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剧集;导演路奇曾执导过《东方》《东方战场》等多部红色剧集。演员阵容为赵文卓、李欣汝、刘德凯等。据孟凡耀介绍,《铁血红安》演员片酬占总成本约40%,编剧费用占总成本5%左右。

  《铁血红安》创作团队多次深入红安采风,与百姓攀谈,了解当地的英雄事迹。孟凡耀表示,红安的土地散发着“红安精神”,有很多可挖掘的、可看性强的传奇故事。

  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县曾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走出了223位共和国将军,其中1955年授衔的将军就有61人,也就是说在红安1796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上,每29平方公里就有一名将军。

  “这些故事与我的心愿非常契合。”朱苏进阐释创作初衷,“我国历史上有一大批沉睡的英雄尚未被表述。这是不同的英雄传奇,不同的生命光彩。”

  朱苏进潜心研究百位将军事迹,从中凝练出“刘铜锣”这一艺术形象,成为革命英雄们的缩影与化身。红安人眼中,“铜锣”代表不可磨灭的红军精神。武打明星赵文卓一改往日形象,演绎硬汉将军。孟凡耀表示,赵文卓被历史故事深深打动,坚持亲力亲为演绎各个情节。

  好的故事底蕴与优秀的创作手法,是构建一部成功电视剧的基石。朱苏进认为,好看的电视剧是项链。”电视剧的情节必须悬念丛生,环环相扣;人物形象必须栩栩如生,颗颗圆润。“我们在向观众一段段地诉说故事,始终有一个悬念,一揪到底。”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场景、符合历史风貌,我们在红安县专门搭建了一座影视城。”孟凡耀对《综艺报》表示。

  记者了解到,随着电视剧热播,红安旅游也日渐高涨,很多观众走进红安,体味百位将军家乡的风土人情。

  对话编剧朱苏进 创作,要懂得和老百姓沟通

  《综艺》:《铁血红安》是命题作文吗?

  朱苏进:不是。我刚做完一个电影,闲暇到红安采风,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安的历史文化。并且它又与我的心愿契合。中国历史上,我们有一大批无名英雄没有被表述过,他们同样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做出了贡献。这是最感动我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综艺》:半年时间写剧本的创意大纲和故事梗概?

  朱苏进:是的。这个时间并不短。可以说,创作的前期准备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但是在写作的某一阶段,我是百米冲刺。尤其最核心的部分,它可以在一个瞬间产生,然后用几个月的时间养润,使其生长。很多创作过程都是天然的。

  《综艺》:你之前创作过《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剧集,一般都要多长时间?

  朱苏进:长短不定。所谓一个项目适合你,就是说明这个项目原本就潜藏在你心里,等待被唤醒。碰到这样的作品,我做起来就很顺手。比如“顺溜”,我从想好到全部写完不到三个月。

  《综艺》:如此说来,一年大概能接很多个项目吧?

  朱苏进:我是个懒惰的人。编剧是镜中花水中月,老板、制片人们是真金白银。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正是镜中花水中月与真金白银的完美结合。当下我们稀缺好的作品和项目,所以做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看缘分。

  《综艺》:真金白银与镜花水月如何才能完美结合?

  朱苏进:首先,二者要彼此理解。真金白银者要有胆识,知道该选择什么,要有意愿掏钱出来,联系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事。其次,无论项目多好,最后进入市场、成功播出才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懂得和老百姓沟通,了解中国影视最缺少什么,摒弃阻碍进入市场的一切元素。

  《综艺》:是否意味着从编剧层面就要开始考虑市场元素了?

  朱苏进:当然,起码我要考虑。我绝不会写一些老百姓捏着鼻子都不想看的东西。

  《综艺》:《铁血红安》里,你是怎么架构它的市场元素的?

  朱苏进:好看。大时代背景下的大情与小爱,家国情、兄弟情、爱情纠缠在一起。红安这个地方的人性格很有特点,男人粗犷,女人犀利,他们的行为处事,他们的爱恨情仇,反映出他们的个性色彩都极为亮丽、鲜艳、热辣。

  《综艺》:好看有很多层面。

  朱苏进:不。好看就是人的自我感觉。戏好看就是标准。好看之后,同时能打动人,这是更高一层。讨论一切严肃的话题、美好的追求,都建立在好看之上。

  《综艺》:《铁血红安》这种历史正剧的创作,你是如何把控的?

  朱苏进:某种程度上看,中国的历史不是老百姓的历史,基本上是帝王史。怎样能把帝王史变成老百姓的“家常便饭”,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比如,观众看皇上进来,要像看自己亲戚一样,和他建立起一种交流。所以历史是科学,戏剧是审美。历史剧从来不是历史,它是取材于历史的戏剧。

  《综艺》:明年即将“一剧两星”,很多电视台、网络公司都在强调自制内容,如果请你给网络公司创作一部剧,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创作角度?

  朱苏进:优秀的东西,不在乎你穿的是红衣服还是花衣服。我们从调查中获悉,网络点击量高的影视剧与电视台热播的剧目大多是一致的。都是好看的戏。所以好看仍然是我看重的元素。

  《综艺》:你看韩剧、美剧吗?会模仿借鉴它们的创作手法吗?

  朱苏进:美剧是我看的最多的类型。模仿就是找死啊。彼此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大不相同,所以人家很多东西我们模仿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可抗拒和可改变的领域里面,做好分内事。中国有大量世界一流的题材,有足够的创作空间。至于那些美好的片子,我们安分守己做个观众嘛,我觉得这很快乐。

  文/顾彩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