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眩晕,小心耳石症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眩晕,耳石症,脑血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5 09:39
今年56岁的陈阿姨家住荆州市沙市区,是一名退休干部。陈阿姨平时特别注意养生保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身体也很健康。
6月的一天早上,陈阿姨起床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眼前的房子就像要倒了一样。她马上躺下,调整气息,几分钟后,眩晕的感觉才消失。过10分钟左右,她翻了个身,谁知又是一阵晕眩。就这样,只要起床、翻身,就会眩晕,因此,陈阿姨只能平躺在床上。这让她担心不已,自觉是脑血管出了问题。家人小心翼翼扶着她到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医生根据其症状和发病特点,最终确诊为耳石症,后经过30分钟的治疗,眩晕的症状就消失了。
直到现在,陈阿姨都不敢相信,耳朵上的疾病,竟会导致这样严重的眩晕。不过庆幸的是,并不是她所担心的脑血管问题。
75%的眩晕是因为耳朵有问题
眩晕症并不都是病。乘船时出现的头晕和晕船、从高处往下看时产生的眩晕、乘坐娱乐设施时感受到的眩晕都很正常。我们要说的是,除这些情况以外产生的眩晕。
眩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耳源性眩晕,即耳朵疾病导致的眩晕;另一类是非耳源性眩晕,包括颅脑疾病、颈椎病、眼科疾病等。如果感到以“自己”为中心的物体在旋转,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还常有耳鸣、耳胀与听力下降,就要去医院检查耳朵。相反,如果眼中出现两个物体,手脚迟钝,感到麻痹,就要视为颅脑疾病等引发的非耳源性眩晕。
眩晕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有很多患者是在起床坐起、躺下或者向一侧翻身的时候,突然出现剧烈的天旋地转,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严重的患者,哪怕只是做抬头、低头的动作也会诱发眩晕。传统观念认为,眩晕是大脑病变或颈椎病等引起的,所以,患者眩晕发作往往就诊于神经内科、骨科等,很少有人想到耳鼻喉科,但实际上75%的眩晕是耳朵惹的祸。所以,眩晕患者应首先到耳鼻喉科诊治,先行内耳的筛查,看是否为前庭平衡系统出了问题。
耳石游动引发眩晕
我们知道,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内耳具有负责听力和维持平衡两个功能。从解剖角度来说,内耳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耳蜗,主管听力。另一部分是前庭,位于内耳。前庭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控制旋转平衡的三个半规管,另是能感受头部直线变速运动刺激的椭圆囊和球状囊。
三个半规管分别叫外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或前半规管),以及后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互成直角,代表空间的三个面。每个半规管有两个脚,较细的一端为单脚,粗的为壶腹脚。其中前、后半规管的单脚合为总脚,故三个半规管以五个孔开口于前庭椭圆囊。在壶膜脚内,有一个隆起,叫做壶腹嵴。壶腹嵴是半规管内神经细胞集聚的地方,它是重要的位置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运动的刺激。
椭圆囊、球囊、半规管、蜗管之间,有内淋巴液相通,相互连接形成密闭管道。
椭圆囊囊斑上有一层胶类物质,名耳石膜。在耳石膜上,覆盖着碳酸钙、中性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和物所形成的颗粒,称为位觉砂,俗称为耳石。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耳石膜,滚到半规管里,就会在内淋巴液中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给平衡神经提供不正确的刺激信息,平衡神经对这些信息不胜负荷,就可引发眩晕。
耳石症引发的眩晕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其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并显现阵发性,且只要接受治疗,就能见效。据了解,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50%出现过至少1次耳石症发作。
耳石症的病因可能与年老、内耳供血不足、头部受到外伤及继发于其他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因素有关。
手法复位简单有效
临床上,以“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耳石症较为多见。医生根据位置变化诱发的眩晕和患者的眼球的旋转性转动,可以确定耳石脱落坠入的位置,继而进行复位治疗。
复位治疗有手法复位与仪器复位(如全自动SRM-Ⅳ型前庭功能检查治疗系统),目的是使黏附于半规管壶腹嵴顶的结石或游离于管腔内淋巴液中的耳石,通过头位有顺序的变动,经总脚或水平半规管脚,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椭圆囊中,使它不能再刺激半规管内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手法复位方法如下:
让患者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按下列步骤进行:第1步,让患者快速悬头仰卧,头向患侧旋转45°,患耳向下,使耳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在此位置维持2~3分钟;第2步,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转45°,使耳石移近总脚,保持头位2~3分钟;第3步,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135°,使耳石回归椭圆囊,维持此位置1~2分钟;第4步,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即可见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一般门诊治疗即可,个别需住院多次复位。复位时会诱发眩晕,偶尔会发生呕吐(需有家属陪同),但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无明显不良后果。复位成功后需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并禁忌开车。复位后三天内最好避免平卧。建议睡硬板床,用荞麦皮枕头。
严重颈椎病、颈椎外伤、颈部动脉夹层、严重心脏病的患者需谨慎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耳石症手法复位看似简单,但必须由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不宜自行复位,以免发生危险。
耳石症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眩晕发作。但是,有的老年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输液治疗;有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以避免诱发因素,防止耳石症复发。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主任医师 罗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