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治哮喘,莫做邓丽君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治哮喘,邓丽君,细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8 09:04
哮喘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疾病,常常反复发作。我们熟知的名人,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台湾艺人邓丽君、柯受良等,都没躲过哮喘的魔爪。
哮喘是呼吸道的一种慢性炎症。慢性,说明它是长期存在的;炎症,说明呼吸道存在着发炎引起的肿胀和黏液增多,但它不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当呼吸道肿胀加剧,呼吸道内壁就会变得非常敏感,围绕气管的细小肌肉开始紧缩,即支气管痉挛。如果不正确采取措施,会导致支气管阻塞或挛缩,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链接
邓丽君之死
1995年5月8日,名满天下的中国台湾歌手邓丽君下榻于泰国清迈湄宾酒店。清迈气候温和而湿热,一向是世界各地人士所喜爱的度假胜地。邓丽君由于当时笃信佛教密宗,因此更多次前往清迈拜佛并希望取得开示。
据湄宾酒店的服务员回忆,邓丽君当时住在15楼的一间豪华王子套房。下午4时左右,邓丽君气喘突然发作,为了求生,她一直敲打门板求援,服务员闻声后前往房间察看,此时的邓丽君几乎喘不过气来,众人赶紧把邓丽君移到酒店咖啡座进行简单急救之后火速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一代巨星就此与歌迷永别。
哮喘原因多种多样
哮喘的症状包括:咳嗽,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发生在晚上或早晨;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气促,感到空气不够用,呼吸很困难;胸闷,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压在胸口;呼吸困难引起失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哮喘发作,气喘胸闷的表现大同小异,但诱发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哮喘有以下几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多数在年幼或青年时发病,并在春秋季或遇寒时发作。哮喘发作时来去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如同正常人一样。但如反复发作,不能缓解,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除长期咳嗽、咳痰外,还伴有明显的喘息,并多在呼吸道感染时加重。通常在寒冷季节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若控制不好,晚期往往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支气管肺癌,当癌瘤堵塞大支气管时,也可引起喘息。患者呼气、吸气时均感到困难。
以上几种哮喘都是支气管或肺部的疾病所引起,称为肺源性哮喘。
还有一类哮喘是心脏疾病所引起,称心源性哮喘。患者通常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病中的一种或多种,出现左心衰竭,造成肺部淤血、气体交换障碍而发生哮喘。这种喘息常在夜间发作,多在睡熟后1~2小时突然发生呼吸困难。患者因胸闷气憋而突然惊醒,被迫坐起来喘气、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多数患者坐起来后,喘息就减轻,这个过程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此外,还有一种职业性哮喘,与某些职业有关,例如工作中接触某些化学或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哮喘。主要特点是:与某种特定物质接触或在某些特定环境里,可引起本病发作,一旦脱离接触,症状就消失。
科学对待激素治疗
治哮喘重点在控制好炎症。哮喘如果长期控制不好,会出现“气道重塑”,导致呼吸道永久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
目前哮喘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缓解药物,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哮喘症状。主要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它能松弛围绕支气管周围的紧缩肌肉,从而暂时扩张痉挛的呼吸道,可在3~5分钟内起效,药效持续约4个小时。只有出现哮喘症状时,才使用快速缓解药物。患者应该随时携带这类缓解剂,必要时应用。缓解药物还可用来预防运动诱发性哮喘,如果有医生指示,请在运动前10~15分钟使用。
第二类是控制药物,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以避免哮喘症状发生,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就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常用的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需要强调的是,哮喘长期控制最有效的给药方式,是吸入治疗。吸入装置包括干粉剂和气雾剂两种。
长期吸入激素会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呢?长时间全身应用(如口服、静脉输注)激素的确有一些副作用,可能造成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低血钙、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口服激素后,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后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长期应用就可能出现上述副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吸入激素疗法应运而生。通过吸入激素治疗,药物直接吸入气管,直接作用于气道。吸入激素治疗所需的激素剂量比口服给药所需剂量小得多,大约只相当于口服剂量的1/10~1/20。即使是少量激素被咽下进入体内,也可以迅速从体内排出,所以长期吸入激素治疗不会造成严重全身性的副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约2%~3%)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声音嘶哑、咽喉痛等轻微反应,只要注意用药后漱口,就会使以上反应减轻或消失。另外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多毛等症状。
临床试验表明,持续使用激素吸入治疗,约80%的患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作为运动员甚至可以夺得奥运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韩国的朴泰桓就是一名哮喘患者。
相反,由于不了解吸入激素治疗的特点,过分担心所谓的副作用,在缓解期不用任何药物,使哮喘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出现气道重塑,肺功能受到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那就悔之晚矣了。
还有一些哮喘患者,在吸入药物1~2周后,自觉喘憋症状明显减轻,就自行将激素剂量减少,这种做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控制炎症需要一个过程,喘憋症状减轻并不意味着气道炎症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此时草率地减少吸入激素的剂量,很容易出现哮喘复发。
按照哮喘诊疗指南,应用某一剂量的激素吸入治疗,达到无明显急性发作、峰流速基本正常,至少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可以考虑减少激素剂量。对一名哮喘患者来说,从开始应用较大的吸入剂量到应用最小的维持剂量,往往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遵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哮喘诊疗指南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才可能达到对哮喘的长期良好控制,真正做到健康呼吸每一天。
长治才能久安
在缓解期不规律用药是哮喘严重发作甚至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需长期治疗。部分患者只在哮喘发作时才想起治疗,而在缓解期则不用任何药物,这样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导致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缓解期不规律用药还是哮喘严重发作甚至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一种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炎症,不同于细菌感染性炎症,应用抗菌素治疗是无效的,只有规律应用激素才能抑制。
哮喘的现代治疗重点应放在缓解期,通过规律吸入激素,达到抑制气道炎症、维持患者正常或大致正常的肺功能、预防哮喘发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必须坚持定时用药,这样才可延长哮喘的缓解期,尽可能减少发作次数,即使有急性发作,也可使发作程度减轻。
总之,应当以“长治久安”作为哮喘治疗的原则。
监测病情很重要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有效控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怎样才算哮喘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呢?
可以依据以下标准:
1.大多数日子没有咳嗽,喘息或气促(≤2次/周);
2.可以进行运动且感觉良好;
3.整夜安睡而没有咳嗽、气喘或胸闷;
4.不因哮喘而无法工作或学习;
5.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
6.每周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少于2次。
5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的哮喘治疗方案被分为5个级别,以按需使用缓解药物。目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是最有效的联合治疗药物,可以使更多患者在使用更低剂量ICS的情况下更快达到哮喘临床控制。轻中度发作的患者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对缩短哮喘控制时间、减少用药时间、用药剂量都会很有帮助。
要做到良好控制,监测病情很重要。为了准确评估自己的哮喘,建议患者做到以下几点:
1.记录病情日记:比如您的症状及发作时间、发作地点和您当时正在做什么,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制定和调整用药计划。
2.肺功能试验: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3.峰流速仪:坚持每天监测您的峰流速值。
4.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每月评估1次,可在主治医生那里索取。
哮喘的持续监测很重要,能帮助患者维持哮喘控制,以找到最低治疗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费用最低化,安全性最大化。
哮喘发作时的急救
哮喘的诱因很多,特别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突然接触冷空气、动物皮毛、烟雾、花粉等,均可使哮喘急性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应学会急救药的使用,有些患者还应随身携带。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每次2~4喷;如果症状没有缓解,20分钟后可重复喷药;重复3次后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去医院急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种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能松弛支气管周围紧缩的平滑肌,从而暂时扩张痉挛的呼吸道,可在3~5分钟内起效,药效持续4个小时左右。
积极预防5招
第一招:远离毛绒制品。
进入寒冷季节,哮喘患者应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发病。在衣料的选择上,要有所注意。羊毛内衣、鸭绒背心、动物毛皮衣物及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衣料所制的衣服,都容易引起过敏,导致荨麻疹、哮喘发作,应尽量避免。内衣以纯棉织品为宜。床上用品也不宜用丝棉及羽绒制品。另外,不要在家里养宠物。
第二招:少食海鲜。
蟹是引起过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医学上已确认有许多食物可引起哮喘发作。一般海鲜如鱼、虾、蟹等均易引起过敏发作,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
第三招:科学饮食。
有的老哮喘患者,秋天一到,就买好多梨回来吃。想想也是,“梨能润肺止咳”嘛,对哮喘肯定有好处。可没曾想,润肺的梨却成了某些患者的致喘物。因为,有些患者属于寒性哮喘,本身不宜多食偏凉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的食物,如羊肉、姜等。而热性哮喘正好相反,适合用梨“润肺止咳”。不过,哮喘患者可以多吃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功的食物,因为它们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
第四招:少吃胀气食品。
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红薯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第五招: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湿度保持在50%以下),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刚用油漆喷涂的房间不能立即进住,至少应开门窗流通1周,以防引发过敏。
另外不要在房间里吸烟,应使用无香料肥皂和除臭剂,不用香水、头发和身体喷雾剂。
哮喘患者平时要养成改善过敏体质的意识。一方面服用优质的免疫调节剂,如OPC、番茄红素、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改善体质;另一方面要适量运动,以预防哮喘。
哮喘常见误解及解析
误解一:得了哮喘的患者不能运动。
解析:得了哮喘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运动的权利。运动可诱发哮喘发作,但不等于哮喘患者不能运动。恰当的运动对增强患者体质、增强呼吸道抗感染能力、增强肺呼吸能力是有好处的,但在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应有所考虑。一般认为可能使患者大量丢失热量和水分的剧烈运动项目不适于哮喘患者,如登山、长跑、短跑等,而游泳则影响较小。
误解二:运动性哮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运动强度。
解析:不全是。决定运动性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强度,但也与运动种类和方式有关。运动性哮喘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常见于儿童和青年,男童比女童多见,这与他们比较喜欢运动有关。多数患者在运动1~10分钟即可出现咳嗽、胸闷、气急或气喘,哮喘发作后要及时停止运动,此时哮喘仍将持续,在2~5分钟达到高峰,持续15~45分钟后渐趋平复、缓解。爬山、跑步比游泳更容易发生运动性哮喘。
哮喘患者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判断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必要时使用有效的预防性药物,就一样可以运动。如常用的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有预防和治疗哮喘的作用。运动前15~30分钟吸入,可保证运动顺利进行。一旦发生运动性哮喘,则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
误解三:儿童哮喘会随年龄增长不治自愈。
解析: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儿童哮喘如不及时治疗,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将会影响其终身的肺功能。一部分哮喘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其中部分患儿成年后仍会复发。因此,对儿童哮喘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预防。
误解四:哮喘患者偶尔有咳嗽和气喘,不算严重,可以不在意。
解析:偶尔的咳嗽和哮喘,平时不加重视,一次发作也可能危及生命。轻微的症状,往往提示疾病处在发展阶段,故更加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永久性的肺功能损害。
误解五:用药后没有症状说明哮喘治好了。
解析: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缓解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可以持续存在。它犹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实际上水面下还隐藏着更大的冰山。应使用治疗气道炎症的药物,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气道重塑。
指导专家: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张伟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林江涛
山东省立医院过敏反应科副主任医师 曹乃清
整理: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