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先行 扬帆海上丝路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9 08:52
首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
11月28日,首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在泉州南安拉开帷幕,与“海丝国际品牌博览会”同步进行的,还有“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发展论坛暨品牌权威评价平台发布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合作圆桌会活动安排方案”、“中国品牌企业走进非洲专场推介会”、“中国品牌走进中东欧——斯洛伐克专场推介会”等6场论坛。来自新加坡、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塞俄比亚、塞浦路斯、坦桑尼亚、土耳其、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多国的使节、专家及商协会负责人参与了这六场论坛。
展会突出品牌化特征
尼泊尔的手工羊绒围巾、印尼的沉香、越南的木雕,还有泉州本土的安溪铁观音、德化陶瓷观音像,博览会上,各种富有“海丝”气息的品牌产品扑面而来,据了解,博览会汇集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家企业参展,上千展位云集国内外品牌。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数据,博览会上专门设立国内品牌精品馆,共安排471个标准展位,参展的重点是服装鞋帽(服装、服饰、制鞋、皮革)、轻纺(棉纺、毛纺及家纺)、食品(茶叶、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及饮料)、家电(主要是小家电)、通讯电子、建材五金、水暖洁具等七个行业的企业品牌产品。而这些行业,绝大多数正是泉州的支柱产业,也是诞生品牌最多的几个行业。
由于2013年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起当选首批“东亚文化之都”,因此本届博览会专门设立了三个城市的形象馆。除了城市馆,博览会现场还分为泉州品牌馆、国内精品馆、国际精品馆及“海丝”沿线各国精品四大展区。 举办地泉州市品牌展区共有200个标准展位,主要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曾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中筛选,集中展示泉州市的产业产品和品牌形象。走进泉州品牌馆,九牧、七匹狼、匹克、特步等50家企业集中展示了泉州本土企业的品牌魅力。
以品牌带动“走出去”
11月28日的博览会开馆式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发展论坛暨品牌权威评价平台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张燮飞,泉州市市长郑新聪,以及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欧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使节、顾问、企业家和产业协会负责人出席。
张伟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辐射范围广阔,涉及人口达44亿人,经济总量占全球1/3。过去十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9%,2013年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1/4,互利合作基础牢固,前景广阔。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民营经济发达,品牌众多。因此,中国贸促会与泉州共同筹办此次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希望充分发挥泉州优势,鼓励品牌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交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刘平均说,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培育知名品牌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利用品牌抢夺经济发展制高点。中国也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他建议要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加快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夯实品牌培育基础,推动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走向国际,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特别是福建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与转化优势,加强质量强省建设,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张燮飞说,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对于推介国内外品牌,提升品牌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集聚海西品牌效应,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发展论坛,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品牌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交流合作、拓展延伸市场等都具有积极作用。相信只要真诚合作、共同努力,博览会一定能够成为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的多边经贸对接交流平台。
泉州市市长郑新聪在致辞中表示,泉州举办此次博览会,既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海丝先行区的重要内容。
美国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汤锦台表示,新时代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新的思维,这个思维应该是多样性、多层次性的。他认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思维所涵盖的地理范围超出传统范畴,增加了一些南太平洋岛屿、印度洋岛屿、非洲、环地中海等地。“今后,我国与这些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往来必将逐步增大,这些地区的经济参差不齐,发展水平不均衡,企业要与其建立贸易往来合作,就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品牌战略,针对什么样的市场做什么样的产品。”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国际商会主办,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福建省贸促会和泉州市政府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