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全景声!
- 来源:数字家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全景声,产品,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09 08:00
今天我们只谈升级
我从来没有在这个栏目给大家讲过关于产品和技术的任何事情,不过今天我破个例,讲讲发生在我身边和我自己身上的事。
我第一次使用全景声功放是去年9月份的事情,型号是安桥TX-NR838。随后的10月终于在安桥放出官方固件后可以使用全景声模式。在最初体验了5.1.2之后,我就一直在酝酿我的客厅如何升级去实现天空声道。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去试用全景声功放,也有到广州音响展上去聆听各种杜比全景声的展厅,同时在2014年底如愿参观了北京中影基地的混音棚。在深入了解了杜比全景声的制作过程,混音师王钢老师还为我解答了很多我一直没弄明白的问题。我意识到,我家里必须进行全景声的改造了!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老房间改造杜比全景声的实战话题!
问题来了
我们知道家庭杜比全景声,主要增加的声道数全在天上。目前家用的功放产品,能支持的最高标准是7.1.4,天空声道那四个音箱没有预埋喇叭线是第一个问题!同时,如果采用全景声纯前级产品(例如安桥PR-SC5530),那么在另外购买了四个吊顶的音箱之后,你会遇到没有后级去驱动他们的尴尬场面。
我遇到的是第一个问题!而我的邻居(也是发烧友),他遇到的是第二个问题。
独立视听室全景声纯前级升级方案
我的邻居,在安桥PR-SC5530上市的时候,把家里的ATI3007和马兰士8801一起打包出掉,然后前后级换为了安桥PR-SC5530和STARKE A7七声道纯甲类功放。他原计划是购买四个STARKE IW-H1,一只音箱8000元,四只36000,同时还要再加一台后级。问题是,这个视听室不大,放功放的地方是在地上直接挖的一个小洞,外面是内阳台。买STARKE IW-H1的预算最终没批下来,邻居问我怎么办。当时我正在考虑怎么样规避掉我家里要埋线的问题,我当时初步考虑了有源加无线的方案。同时,我也参观录音棚和私人影院展厅,用有源监听的方案不少。于是,我向他推荐了两个方案,分别是真力6010B和惠威X4。邻居同志基于售价的考虑,最终妥协,购买了相对便宜的惠威X4两对。随后便是等待专用挂架和箱子到来,同时他还定制了一批比较长的XLR信号线与电源线。
安装完成之后,这个本来就算不太好看的房间,完全变成了家里男人的游乐场。邻居曾经提议,能否在门口贴个杜比或者DTS的展示牌?他媳妇大人表示,以门为界在那里面,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出门就不行!
安装完之后,我关掉后级,用杜比试机碟只听了四空四个声道。这个小箱子,低频还非常凶猛,不管动态还是声压,在这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之中,已经非常利害。打个雷,你能够听到声音在天上滚来滚去,改造算是成功!虽然,没有四个STARKE IW-H1,邻居感到多少还是有点遗憾,但在缺少子弹的情况下,先弄响再升级的方式也是应该的。在完成了他的升级之后,我开始考虑我的问题……
客厅升级7.1.4?难度巨大
我客厅的问题多了!最大的问题在于置顶声道如何固定。我的整个天花板都是轻钢龙骨加石膏板,没办法吊装什么东西。但是,要安装投影机的客厅,必然有吊装投影机的加固部分吧。有投影机就必然有电源插座吧。这便是我置顶声道由来的灵感!
插座在京东购买一转三的产品,5.5元人民币。吊顶用的音响,我有一对现成的白色的惠威X3。而无线信号发射器,手上正好有一个DAYTON用于低音炮的无线收发器。这个安装过程,我和我们的摄影师一同完成,不过安装之前,我先取掉了天花板上的筒灯,用手机伸进去闪了几张照片,确定加固的范围再进行操作。不然,两个铁球从天花板上吊下来,绝对不是好玩的事情。首先便是安装音箱的吸顶的底座到天花板上,然后便是将安装好背架的球形X3装上去。
由于两个天空声道的箱子相对来说离得比较近(再往两边走,担心没办法固定在天花板的加固部分,会掉下来),所以我将两个音箱往两边有一部分的外扩。大家从图片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两只音箱的电源线和无线发射器的电源插座都在投影机电源线插入那个位置。无线接收器实际上是采用了micro USB接口(实际上就是安卓手机通用接口)取电,我曾经尝试过发射端从功放USB,接收端从投影机USB取电。但实际测试下来,发现中频部分有爆音,于是只能用原配电源适配器取电。无线发射器端采用3.55mm耳机接头转两路RCA连接在天龙X5200W的后置置顶声道的前级输出上。
后端搞定了之后,前端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吊挂任何音箱,于是只能采用杜比建议的反射式音箱。我的层高是2.7米,非常符合杜比全景声反射式音箱的要求。我采用了KEFR50反射式音箱,直接放置在我STARKE IC-H7的主音箱上。随后,我关闭后级,对这个反射式音箱进行了试听。我发现他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氛围和声场,能够将声音直接从前方打到脑后,非常利害。但是,这种方式的定位感和实体感相对于直接吊装的音箱来说,要弱一些。于是,前部用反射式音箱,后部用吊装的有源产品最终是我实现7.1.4的解决方案。
值得庆幸的是,我在天龙AVR-X5200W的菜单设置中,找到了这一种前反射,后部天空声道吊装的设置。在聆听之后,我发现前后声场得到了非常完美的统一。同时,四个环绕与天空声道之间也有比较完美的声音过渡效果。至此,7.1.4的改造算是圆满完成。
写在最后
实际上,我听到过很多全景声无用的言论,主要便是集中于是家庭无法实现全景声这个过程。我体验过各种全景声,同时我也遇到了和大家一样的问题。其实,遇到问题并不可怕,而通过思考用不可思议的方式转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样玩音响,才更有意思。如果你的玩具也罢,爱好也罢,某天已经不能再升级。我想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吴晶 《数字家庭》主编摩兔网内容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