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趋势看2015影音发展
- 来源:数字家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发展,装修,家庭影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09 08:09
附全国优秀定制影音安装商地图指引
走进2015年,影音行业又将迎来新的春天。在新的一年里,最受普通消费者关注的客厅影院将有哪些变化?而高端消费者关注的专业独立影音室又将迎来什么新技术?新一代环绕声技术对比全景声的火爆将带来怎样的新一轮影音设备大升级?智能家居是否在这一年开始走红?……这一切请看专业人士做出的全面解析!
如果在2015年,你正准备装修新居并组建自己的家庭影院或者改造升级已有的家庭影院,那么一个优秀的定制安装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会为你提供最专业的建议和最专业的设备调试。不过你知道身边有哪些优秀定制安装商吗?他们的联系方式在哪里?直接翻到本专题的最后两页,在那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01 客厅影院呈现多样化发展
客厅影院,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客厅的家庭影院。早些年,客厅影院一直是家庭影院的代名词,直至专业的独立视听室出现。在客厅影院,电视机曾经称霸数年之久,而如今的客厅影院被入门级家用投影机和电视机均分天下。在2015年,入门级家用投影机智能化、电视机大屏4K化、以及激光电视的加入,让客厅影院在新的一年中热闹异常,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客厅影院进入智能投影时代
其实智能投影机已经出现在市场上有一段时间了,基本上都是国内一些互联网品牌推出的微型LED投影机,这些智能投影机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积小,外形酷,带有安卓智能系统,价格多在2000元~3000元左右。由于投影机这类的光学仪器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这类价格便宜的微型投影机产品除了能带来较大画面外,在画质方面相比专业投影机厂商的产品相差较远。不过,正是由于价格便宜又能带来大画面这些优势,这类投影机依旧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预计2015年,这类投影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依旧是继续优化智能系统,保持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
对于专业投影机品牌来说,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趋势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产生了冲击。不过对于投影机智能化,大家又产生了一些分歧:有的品牌认为家庭影院的智能化可以交给播放机去做,投影机应该专注于提高画质;而有的品牌认为智能化是一个趋势,不过进入专业投影领域尚待时机。2014年11月,明基高调宣布了其智能家用投影机i700上市。虽然i700并不是第一款上市的智能投影机,但它却是第一款专业投影机厂商推出的1080p全高清智能家用投影机,所以i700的上市被认为是家用投影机正式迈入智能时代的信号。明基i700充分整合卓越投影科技,不但为用户提供画质鲜活、色彩逼真的极致大屏影音体验,同时具备易安装、易调试、易使用的空前灵活性,更创新搭载强劲4核处理器、大容量闪存与阿里云OS系统,可提供海量免费高清点播资源,满足影音、游戏、教育、购物等各种应用需求,可谓全方位、划时代的智能家庭娱乐中心。从市场的接受程度来看,i700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比如在2014年的双十一当天取得了全淘宝投影机类产品成交金额排名第一的成绩。可以预见的是,从明基i700开始,2015年我们应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专业品牌推出的智能投影机,客厅影院将进入智能投影时代。
客厅大画面的新选择
短焦技术一直是入门级家用投影机的利器,3米左右的距离投射100英寸画面的能力让许多家庭在客厅就能享受到影院般的视觉冲击。进入2014年,超短焦技术成熟的让家用投影机再次进化——激光电视的出现。从名字上看,激光电视是采用激光技术的电视机,实则不然,激光电视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台采用了激光光源的超短焦投影机。它的优势在于仅需要几十厘米的距离,就可以投出100英寸的画面。在客户的实际使用中完全可以摆放在客厅电视柜上,即可得到上百英寸的画面,这又要比无线HDMI技术更为适合普通家庭,因为它根本就不需要布线。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产品。比如飞利浦的“贵妞”系列、海信激光电视、上海仪电INESA激光电激光电视等等。不过,现在激光电视的成本较高,一款激光电视加上配套的屏幕需要数万的价格,但是相信随着产业化技术和市场的成熟以及成本价格的降低,在2015年,会有相当数量的激光电视进入高端消费家庭的客厅。
02 专业独立影音室走向4K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扩大,专业独立影音室开始在别墅高端消费者家里中普及。与客厅影院不同,专业独立影音室建立在独立房间,有良好的遮光环境、专业的声学环境,家用投影机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性能发挥,而消费者能够得到超过电影院的视听享受。早期专业独立影音室大多采用体积庞大的CRT三枪投影机,后来逐渐被1080p全高清投影机所替代,而近一两年来随着4K家用投影机的上市,独立专业影音室开始走向4K。
坦白而言,4K家用投影机上市之初并没有被高端消费者所接受,原因并不是因为4K家用投影机画质差,相反凡是看过4K家用投影机投出画面的消费者无不被其超精细的画质所征服,但高昂的售价和稀缺的4K片源成为高端消费者拒绝4K投影机的最主要原因。截止2014年、市场出现的4K投影机仅有索尼和JVC两个品牌,而且由于索尼拥有“从镜头到客厅”的产业链优势加上JVC投影机的4K分辨率是由其特有技术产生而非原生4K分辨率,因此索尼4K家用投影机最受关注。令人高兴的是,索尼没有因为独家优势而保持其高售价,反而是持续推出新品并且降低售价。从售价接近二十万元的VPL-VW1000ES、到十几万元的VPLVW1100ES、到十万以下的VPL-VW500ES,再到2014年底推出的不到五万元的VPL-VW300ES,索尼这种举措让市场震惊的同时也让高端消费者开始对4K家用投影机组建的4K家庭影院砰然心动。
另外一方面,索尼在2014年开始国内推出首款4K播放器FMP-X10,其已经拥有数十部并不断增加的4K片源消除了不少担心4K片源稀少的消费者的担心。同时,在2015年的CES上,已经开始有厂商推出支持4K的蓝光播放机出现,100GB蓝光光盘和高码率压缩技术的成熟,让蓝光播放机也加入到了4K阵营。更加利好的消息是,有消息称索尼即将推出价格更亲民的VPL-VW100ES,虽然索尼没有承认这个消息,但无论这个消息是否属实,2015年都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专业独立影音室的最热门选择。
03 由沉浸式环绕声引发功放全面升级换代
当7.1声道已经把家庭影院的环绕声推以一个极致的同时,也把体验推向了一个死角。终于,沉浸式环绕声终于露面。并且,他们集体引发了功放的全面升级与换代。
相信关于Dolby Atmos,我们连着介绍了几期,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最近,我们的编辑也去参观了北京中影基地里面的Dolby Atmos的混音棚,感触很多。以前,录音师要把反应真实生活和大自然中那么多声音,硬生生的给塞进5.1或者7.1声道中,也真是难为他们。在混音棚中,我们看到混音师无比兴奋的为我们展示他们现在的工作是多么有意思——只要他们想让声音以什么样的轨迹运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多少层声音叠加起来,都变得非常简单。录音的方式已经从基于声道转变为基于对像,简单的说,就是让电影在后期制作时,想要什么声音,就让这个声音成为一个对像,然后再弄到电影之中去。
Dolby Atmos只是开始
Dolby Atmos,把录音分为了声床与对像,让家庭影院的声道数不再是一点一点升级上去。作为沉浸式环绕声的代表厂商之一,这一标准让功放厂商们一下子就把家庭影院的声道数拉高了好几个量级。如果不谈混音,谈原始音轨声道回放,从5.1到7.1,花了将近10年;但在7.1推出的6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下子就拉到了N.1的时代。这使得功放品牌找到了不断升级自家家庭影院声音数量的突破口,也让家庭影院商家可以卖更多的音响。
所以,不管从格式制定者,功放生产厂家,音箱品牌商,还是经销商来说,他们都乐于去推广Dolby Atmos。由于消费者在沉浸式环绕声的体验中,也有着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现在任何一款支持全景声的AV功放,都有着极强的消费兴趣。
2015年,功放全面换代爆发期
不仅仅是Dolby,DTS在刚刚结束的CES2015年上也展出了他们基于对像的DTS:X实景。不过,对于这个技术,我们除了知道他也是基于对像的沉浸式环绕声,其他一无所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之前的DTSNEO:X将不会有人再对这种上混的使用功放感兴趣。很多目前并没有急于升级到Dolby Atmos的人,实际上是在等待同时支持Dolby Atmos和DTSNEO:X的功放出现。并且,看看DTS:X将如何去布置音箱。
日系打头,欧美随后
实际上,从DTS HD和Dolby True HD出现后的这么多年,之前每年一次升级的日系功放只是在不断的作微调。每一代功放虽有功能增加,但实际听感进步却依然属于同一层次。支持沉浸式环绕声格式的功放却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经是属于未来数年的产品,随着2015的4K蓝光播放器的面世,声音的真3D化也是势在未行。
日系第二代杜比全景声功放也将在年底出现,不出意外,他们必然将会全部支持DTS:X。同时,欧美高端功放也将装备沉浸式环绕声出现。不管你是入门用户,还是万年老烧,更换功放升级已经势在必行。
04 入墙式音箱开始被消费者接受
家庭影院往越级多声道发展之后,如果你不把音箱藏起来,那么家庭影院就没办法和客厅友好的玩耍了
回首中国走过的最近十年,2015年正好是中国房地产爆发的开始,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有钱人的称号走过了土老财,迎来了土豪和有钱、任性的时代。随着中国人富裕起来的,还有那不断上涨的审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拥有了第一套房和第一辆车,生活得到改善之后,开始对审美有了自己的要求。于是,傻大粗的音箱在欧美没有了市场之后,在国内也开始没有市场了。
已经在消失的家庭影院
最近两年,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影院引来了非常多的竞争对手。和以前不同,很多人在成家的时候不再考虑一定要买一套落地音箱组建的家庭影院,他们很多就直接用电视喇叭,或者买回蓝牙音响。即便是要买家庭影院的人,也不会选那些老土的四四方方的黑盒子,家庭影院音箱已经很注重工业设计,造型多变,并且色彩靓丽。
然后,就是这样依然有人不满意。我不止一次的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管音箱变得多漂亮,他还是会变成几大件突兀的事物立在几万元一平方的住房里,同时他破坏了我代价不菲的装修。于是,家庭影院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消失”,他必须隐形在房间里。
实际上,不仅仅是客厅影院,就连在独立房间中打造的私人影院,目前也有更多人乐意选择看不到音箱的解决方案。他们会去找定制安装商,根跟他的观影需求、装修喜好和预算量身定做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影院。所以,入墙的高端家庭影院音箱现在比比皆是。
2015,会有更多的人让音箱入墙
外摆音箱如果放在客厅中,那边SBIR(边界增益)将会直接影响声音品质。SBIR是指音箱饶射到后面的声音经后墙反弹,和前方出来的直达声音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清晰度。这个问题最完美的解决方式,就是让音箱整体入墙,这样所有的声音都从墙面发出,音质得到有力的保证。关健是,随着杜比全景声引发的超级多声道升级潮,这种SBIR问题还会更加明显。另外,你可以接受11个箱子霸占你的客厅吗?这时候,你不想让音箱入墙都不行。目前,Dobly atmos家庭版本7.1.4的天空声道,官方推荐的方式便是使用天花板音箱来完成。
2015年,入墙音箱必然会占据比以前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DTS:X格式的发布,全新功放的推出,这已经成为了很明显的趋势。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美的事物吧!
05 智能家居再被重新定义
对于喜欢影音和智能控制的朋友来说,也许很多人是从影音室的智能控制开始接触的,2014年,智能家居再一次被重新定义,这要从2014年1月Google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宣布加入智能家居行业大军开始说起。
以前,说到智能家居,好多人都会想到快思聪、路创、AMX、施耐德等一些专业的智能家居控制品牌,但真正让大众觉得智能家居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还要归功于近年来我们熟悉的大众消费品牌,从传统的全宅智能到身边局部实现智能,智能家居越来越容易实现,也让普通大众接触智能家居的门槛变得容易。
Google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宣布加入智能家居,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之间的竞争就越演越烈。全球来看,以科技巨头苹果、三星、谷歌、微软为代表,从全国范围来看以海尔、小米、美的、京东等互联网大佬为代表,另外还有一批传统智能家居企业,纷纷发力抢滩智能家居市场。
1月,Google花费32亿美元收购Nest,一家生产智能温控器的生产商。这不仅使得Google打开了智能家居的大门,而且收获了苹果的前高管、被称作“iPod之父”的TonyFadell。在Google I/O大会即将召开之前,Gogole推出了Nest的开发者项目。通过新的开发者项目和应用程序接口,Nest将能够与第三方的设备实现对接,扩展出更多的使用场景。同时,Nest的工具是完全基于网络的,因此,开发者们很容易起步。
在2014年初CES消费电子展上,三星发布了一款名为“三星智能家庭”(SamsungSmartHome)平台,该平台将允许用户通过一个单独应用程序管理所有联网家电和智能设备,使各个设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项服务能把智能电视、家电及手持型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通过一个平台统一管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Samsung还计划让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希望把SmartHome带到更多其它品牌的产品之上。
国内厂商海尔3月份推出全球首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建立全开放的系统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实现任何品类的家电接入服务。基于这一平台,海尔构建了“一云N端”的产业架构,将每一类产品都变成互联网终端,并且这些终端具备智能感知、互联互通和协调共享的功能,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家电、家电与家电之间的交流沟通,让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充分享受智能时代的最佳应用服务。
6月2日,科技巨头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率先向外正式推出了引起外界广泛猜测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将为开发者把连接设备安全地连接到iOS系统。通过该项应用,未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来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而此苹果也签约了一批第三方智能家居厂商,通过开放HomeKit智能家居接口,与第三方产品接驳,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集中管控。
另外,京东商城继纽约上市后,联合海康、TCL等数十家合作伙伴推出京东智能云,将通过向合作伙伴提供包括物联网、大数据、APP等在内的五大技术支持,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全产业链的智能硬件、全兼容芯片级物联网及全维度的个人健康聚合开放平台,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多样化的智能生活体验。
12月14日,小米斥资12.66亿美元入股美的集团的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美的在与小米的合作公告称,双方将以面向用户的极致产品体验和服务为导向,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深度的战略合作,秉承全面开放、系统合作、协同发展、共享、融合、优先原则,建立双方高层的密切沟通机制,并对接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团队,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支持双方相关业务的发展。
同样,近年来小米以“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打造的智能生态圈也初步形成,特别是小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线上布局等能力,将与美的集团的产品类优势和线下布局形成对接和互补,最终破解了“互联网企业不接地气”、“家电企业飞不起来”的各自短板。
去年12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港币28.22亿入股海尔集团旗下海尔电器公司,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元港币,设立合资公司。另外,阿里以认购上市公司新股的方式对海尔电器投资9.65亿元港币,获得投资后上市公司2%的股份。
海尔方面表示,今年7月,海尔发布U+开放平台推动智慧家庭战略落地,此后阿里巴巴也发布了“为家而生,重新定义家庭”的家庭娱乐数字生态战略,这两大生态在重新定义家庭生活形态上找到了合作契合点。到了今年11月26日,海尔阿里联手推出行业内首款主打购物功能的智能电视,双方宣布2015年共同推出400万台海尔阿里购物电视。
事实上,除了小米与美的、阿里与海尔,类似互联网巨头与家电行业巨头的合作还有腾讯与TCL、海尔与百度、爱奇艺与TCL、阿里与创维等。其最核心的仍然是强强联合,借助于双方的优势,在产品与产品、产品与服务上寻求一种新的突破,最终实现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