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到底是骨质增生还是疏松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骨质增生,骨质疏松与
  • 发布时间:2015-03-05 12:00

  田洪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青年委员,协和骨科医院关节置换中心与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成员。参与项目“自主创新骨笼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技术突破与推广”获湖北省科技推广一等奖,国际骨与创伤学会中国部关节学会委员。擅长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综合治疗,四肢脊柱肿瘤手术,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置换,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畸形治疗。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但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大多数人是模糊不清的。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时常有患者朋友来门诊咨询:为什么测骨密度说是骨质疏松,而拍片子又说是骨质增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二者有什么联系呢?以下为大家做简单注解。

  名词解释

  骨质增生: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伴发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跟骨痛症(俗称骨刺)等。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本质上有区别

  从两个名词的解释可以看出,骨质增生是一种骨关节的退化,人体为了减小骨、关节之间的压力,在骨关节边缘上自然而然就会增生一部分来减少压力,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等部位。它本质上是人体生理上的代偿功能,是人体为适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因此,骨质增生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人员。症状轻时外观无异常,仅表现为关节刚活动时疼痛,随着活动的继续,疼痛可逐步减轻、消失。如果病情加重,会出现关节红肿、积液,甚至变形,疼痛程度不断加重,关节活动不断受限。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情况与关节负重运动,气候温度变化关系密切。

  而骨质疏松则是因为组成骨头的物质不足有关,比如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而导致骨钙缺乏。它的高危人群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虽然男性并不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但事实上50岁以上男性的骨折,大约有25%与骨质疏松相关。此外缺乏运动,瘦小的女性,或者合并有1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以及内分泌紊乱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疏松多发生在脊柱、四肢长骨骨干。疼痛在发病早期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疼痛,通常发生在劳累后或夜间。与负重的时间和程度有关,与气候、温度变化也相关,骨质疏松较重的患者,疼痛还会放射到前胸、两肋、腹部及腹股沟等处,这可能与脊柱椎体骨折畸形相关。骨质疏松关节一般无红肿、积液,关节活动多正常。

  治疗时有不同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在治疗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

  骨质增生:对症消除疼痛等不适

  就像皮肤会长皱纹一样,骨质增生是一种人体内的正常生理现象,只要没有引起病理改变,就可以与骨质增生和平共处。如果引起疼痛、麻木、身体不适等状况,就应治疗。治疗原则是“控制骨质增生发展,软化正在形成的钙化组织,消除炎症,促进损伤组织愈合,解除疼痛,达到临床治愈”,然后坚持康复保健锻炼控制病情复发。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原因不是炎症,或者只是轻度的炎症,大多数情况下可用镇痛剂治疗。如果对镇痛剂治疗反应不佳,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尤其当关节有炎症表现时,如长时间僵硬、肿胀、局部发热者。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贴剂局部敷用。另外,还可使用软骨保护性药物,如硫酸软骨素、硫酸氨基葡萄糖(后者需服半年以上才见效),可改善关节的结构,从而改善骨关节病患者的症状。

  当关节出现畸形和药物不能缓解的疼痛,则可以通过膝关节置换来彻底解决。

  骨质疏松:补钙、维生素D以及抗骨吸收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补钙和维生素D每日钙元素的总摄入量达800~1200毫克,可通过膳食补充,也可以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制剂(编者注:最佳的补钙方法是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容易吸收);维生素D有利于钙剂在肠道内吸收,可以通过增加日晒,和从食物获取,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药物制剂(同样适用于骨质增生的患者)。

  抗骨吸收药物(1)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盐(福善美或固邦)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

  (2)降钙素类:如鲑鱼降钙素(密盖息)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因而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3)选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诺昔芬,能阻止骨丢失,增加骨密度,明显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该药只用于女性患者。

  (4)雌激素类:此类药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类药物能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促进骨形成药物常见的是甲状旁腺激素,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此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

  其他药物(1)活性维生素D: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包括骨化三醇(盖三淳)和阿法骨化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2)中药:强骨胶囊、仙灵骨葆也具有一定疗效。

  两者常并存一体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因同样都是由缺钙引起,故常被称为骨痛的“孪生兄弟”。中年以后,人体是负钙平衡状态(即丢失多于摄入),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钙含量增加的反常现象。骨质增生是机体应对骨质疏松的代偿而已,人体用这种代偿作用形成的新骨远不能补足大量丢失的旧骨,本应进入骨骼内部的钙却沉积修补在某些受力最大的骨面上,如颈椎、腰椎、足跟等部位,这就是骨质增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骨痛的时候一会儿说有骨质疏松,一会儿说有骨质增生。

  综上所述,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因此,当出现骨痛时,还是应到医院检查,作出正确诊断,以便能正确治疗。

  >>链接

  3法防治骨质疏松

  1.垂直站在稳定性良好的椅子后面,双手扶住椅背,分别踮起脚后跟和脚尖各重复10次;每天做一组,熟练后可尽量不依靠椅子。

  2.双脚离墙约一脚的距离,肩膀、背部、臀部及双手贴墙,内收下巴和小腹,身体慢慢往下滑动,达到蹲马步的姿势,然后慢慢往上滑动,如此重复10次,每2~3周做1次即可。

  3.已经发生驼背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锻炼方式:(1)坐在固定良好的椅子上,使脖子尽量直直的往后,保持下巴与地面垂直,平视前方;坚持3~4秒,休息1~2秒,如此重复5次,每天可做数次循环。(2)直立站在一个固定的桌子前面,臀部紧贴桌边,头保持正常位置,双手叉腰,肩膀向内使劲;坚持5秒,休息,如此重复5次,每天可数次循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博士、副教授 田洪涛/高芸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