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我国不锈钢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过程,认为不锈钢企业需充分认识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的客观现实,未来发展不宜再追求扩大规模,而是将发展重点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和质量,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不锈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蚀性及装饰性,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加工、厨房设备、医疗器械、餐饮业以及化工、轻工家电、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不锈钢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锈钢消费量快速增长。2001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不锈钢产能快速增长,2006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由不锈钢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彻底扭转了长期大量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目前,不锈钢产能过剩。分析我国不锈钢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过程,对研究不锈钢行业乃至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1 不锈钢生产情况
产能分布。我国不锈钢企业按产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宽幅板卷(宽度大于1000mm)不锈钢为主的先进企业,包括太钢、宝钢、酒钢、张家港浦项、鞍钢联众等,其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不锈钢粗钢产能约占总产能的44%。二是以不锈钢中宽带和窄带为主的企业,包括福建吴航、西南不锈钢、浙江浦宁等,其产能约占总产能的39%。三是以不锈钢型材、管材为主的企业,包括东北特钢、温州青山控股、浙江卓业、浙江钢一、沈阳德邦、江苏宝丰等,其产能约占总产能的17%。我国不锈钢产能分布情况为:华东地区占42.89%,华北地区占26.13%,中南地区占15.41%,西北地区占6.83%,东北地区占4.77%,西南地区占3.97%。
产量。2004-2014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从202万t增长到2169.2万t,年均增长25.11%。国内不锈钢材自给率从2004年47%提高到2014年94.87%。目前,不锈钢供大于求。
品种结构。我国不锈钢品种主要有Cr-Ni钢(AISI300系)、Cr钢(AISI400系)、Cr-Mn钢(200系),其中200系、400系不锈钢含镍量少。在国际先进不锈钢生产国,200系不锈钢所占比例很小。400系不锈钢成本低于300系,耐腐蚀性能较优,欧美发达国家400系不锈钢使用量已占不锈钢总用量的40%以上。我国多年来400系不锈钢占总用量比例不足30%,近两年更是下降到20%左右。
2014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中,400系为445.7万t,占20.55%;300系为1086.5万t,占50.09%;200系为637万t(包含部分不符合标准的落后产品),占29.37%。
2 不锈钢进出口情况
进口。2005年以前,尽管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长很快,但无论数量还是品种质量均不能完成满足用户需求,进口量不断增长。1991~1995年,年均进口不锈钢材56.8万吨。1996~2000年,年均进口不锈钢材92.5万吨。2001~2005年,年均进口不锈钢材255.7万吨。2006~2013年,年均进口不锈钢材128万吨,进口量回落。
出口。2001年前,我国不锈钢出口量很少。“十五”以来,随着不锈钢生产技术水平和产能逐步提高,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量不断增加。2010年,实现了净出口。2011-2014年出口不锈钢材分别为225万t、206万t、265万t,385万吨,虽然近年来出口量较大,但需注意的是,我国不锈钢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3 不锈钢消费分析
消费量。我国不锈钢消费量越来越大,从1995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606.3万吨,已成为不锈钢消费第一大国。
消费结构。我国消费不锈钢中,板带材占80%~85%,其余为型材、管材。从板带材看,商品热轧板卷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宽度大部分在1500mm以上,位于1500~3000mm之间。冷轧板卷主要用于建筑、食品等行业,宽度1600~2000mm的占2%,宽度1350~1600mm的占20%~30%,宽度1200~1350mm的占60%~70%。据国际机构统计,2014年全球年度不锈钢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达4100万吨,同比增长7.6%。MEPS预测,2015年全球不锈钢产量还将增长4.9%,达到4300万吨。
未来消费预测。随着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加速,未来不锈钢消费量虽仍将增长。同时,由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不锈钢品种档次和质量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文/王清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