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图式,理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6 07:44
摘要: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位的形式构筑而成的。以认知语言领域中的图式理论为基础,对教材重新组合、删减、替换,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策略及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探讨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图式 理论 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近年来,关于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以及高考听力技巧的论著很多,如建构主义听力教学法,认知法等,其中在外语界最热门的当属图式理论教学法”。现代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产生于20世纪7O年代中期,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位(Schemata)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的单元即图式。笔者利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听力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重新组合、删减、替换,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策略及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一、听力课前预习阶段图式的运用
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的基础,它的建立对于外语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接收来自外界的话语刺激,自然就无法利用外界提供的信息和大脑中的内容图式相匹配,因而无法达到对话语的理解英语听力在考试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听力课前预习阶段是建立听力图式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课文相关的词汇和背景知识。英语听力与图式理论的恰当甚至完美的契合则于此颇有帮助。在听力教学中,我们把听者已经掌握或者具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称之为语言图式。例如:Even though I were starving,I would not ask a favour of him.我即使挨饿,也不愿意求他帮忙。这是“Even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解释意思的时候,就翻译为“即使……”,如果学生知道这个固定的搭配代表固定的意思,那么当他们遇到类似的句子时,就可以很容易地翻译出来,且正确率相对会提高。一旦这样的语言图式存在于听者的脑海里,那他们在听英语听力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对已经储备的语言图式包括词汇、俗语、固定搭配等特别关注,反应变快,而且储备的越多,练习的越多、越熟练效果也就越好。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保证,想听懂一篇材料是极其困难的。如“For 60 years I have bee nmaking up missionary package of clothing,food,medicine or books”大部分学生不太理解“missionary package”的含义,但当他们懂得“missionary package”是人们通过传教士对贫困地区的慈善捐助之后,就会对短文的理解程度大大地加深。
二、听力前预测阶段图式的建立
预测是指根据现实的感知和以往的经历凭借想象对将要出现的新形象或新的展阶段作出推测,估计和预想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听力活动中,预测就是指在听力活动中根据各种信息对将要听到的内容的可能范围以及本次听力活动的重点进行最大限度的猜测和估计。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激活已有的图式并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图式后,学生便可以根据这些背景知识并结合课文的题目生词来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预测能力可以使听者有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听到的内容上,在稍纵即逝的言语交流中,能够有效地捕捉重点信息,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所指和意图,在听力练习中,对材料的预测能力越强,听力理解就会越顺畅,所以听力好的学习者应当是一位好的内容预测者。
学生在听力考试录音开始之前要尽可能抽时间浏览所有选项,以便建立预设图式,即预测对话的主题和相关细节内容。我们的策略是:学生可以先迅速浏览题目的选项,在脑海中形成图象,并找出相关线索。解答这类题型时,我们可根据对话所提供的称呼语并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如看到标题“The problems of city pollution”之后,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作如下预测:“ Introduction→kinds of po11ution → Results of pollution→ What should be done?”同样,文章每一分段的首句也往往反映了该段的大意如果将这些首句连起来,便构成了整个语篇的基本框架,便可得到整篇话语的梗概,尤其是议论文体裁的文章。
三、听力理解阶段的图式理论的应用
听力理解阶段无疑是整个听力理解过程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首先,教师可以运用“自上而下”的策略引导学生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对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上,而非个别生词难句上,可让学生讲述主题大意。然后,教师运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引导学生识别重要细节的信息,即对文章进行精听,并在精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有关细节练习,如做笔记、填充表格、 短文填空、看图选择、判断、多项选择等练习。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当相关图式被成功激活后.听者就有了一定准备,思维有了一定方向,可以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输入信息的内容上来;相反,如果图式没有被激活或无相关图式可激活,学生将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无法把输入信息与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只能盲目地接受信息,这样就会造成对听力材料的错误理解或根本无法理解。因此,图式可以为理解所输入的信息提供一种参照和向导,使输入的信息内容与昕者头脑中的图式交汇融合构成新的更具体的图式,从而完成听力理解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就所听材料进行问答、讨论,复述或评论,以巩固、提高和深化听力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积累和扩大他们的语言和背景知识。
四、听力训练阶段中图式理论的有效利用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应当有效地将相关的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同样,英语学习者不仅应当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同时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如果需要这些知识时应当有效地激活这些有效的背景知识,充分利用已学的相关知识。
在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都善于运用熟悉的相关英语连接词等相关的知识来进行有效的判断,猜测听力内容中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听力任务。同样,相关的日常交际知识也能帮助英语学习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合理科学的猜测以及推论。在听力理解内容中,时常出现关于英语国家的历史以及地理等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克服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中所遇到的困难,而且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1]刘丹.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4).
[2]尹晓琴,陈晓云.图示理论与听力策略的实验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2).
[3]白莹.图示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08).
李艳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