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终端服务,人口红利,富怡,和鹰科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2 12:37
终端服务让“距离”产生美
本刊记者_胡晶
在北京的几大核心商圈逛街大半日,记者心生感叹:一个极度包容的城市里,容纳着服装如此竞争激烈的行业。
虽说有容乃大,但是过度的包容和接受态度成为激发竞争的因素。如今大多数服装品牌都把终端服务作为品牌文化的一个输出口,不管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似乎只要来到中国进驻北京,就会被激发出强烈的表现欲。或许是北京核心商圈的竞争氛围太浓,也或许是服装品牌太有“文化”,急需通过门店的服务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总而言之,服装品牌终端服务过度的趋势明显,导购们“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烧伤”了大部分无法承受过度服务的消费者。
毫无疑问,个性而优质的服务能够给品牌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服装业与时尚行业密不可分,终端服务也应该保持一种高格调,能让消费者接受且感到舒适的服务才是王道。
人们为什么喜欢无印良品?是因为它那富有空间感的布局、轻柔平缓的音乐、导购与消费者的安全距离..一切高级服务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适度。
我期待有一天,服装终端服务可以回归平静,门店导购们给出的是时尚搭配的建议,而不是毫不走心的夸赞;介绍的是产品的设计理念,而不是折扣活动仅剩几天;导购人员能在消费者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而不是贴身打鸡血式的强力推销。因为,服装是美的事业,美的事业需要更有格调的销售氛围。如果在找准自身独有模式之前必须先走一段模仿的路,那么,不妨多看看国际大牌的尊贵、尊重而不卑微也不强迫的服务方式。
或许,以上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对于服装品牌终端服务的一些吹毛求疵,试想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导购的服务模式已经从冷漠的极端走向了热情的极端,我们应该相信大方向始终是好的,只是应该更注意前进的节奏和步速。
自动化服装设备助力产业转型
本刊记者_文中伟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服装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提升生产效率成为了服装企业的救命稻草,“从传统作业转到自动化作业,以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现已成为服装企业的基本共识。
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各缝机企业纷纷发力,优化产品结构,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为服装企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比如CHIC展上展出的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为行业转型升级助力。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富怡集团推出的“零等待”全自动缝纫机,这是一款全新理念的“神机”,其革命性突破在于:不停机,连续缝,工作满负荷,单机工作效率翻一番。据富怡集团总工程师高接枝介绍,以往的缝纫机在作业时,操作工人需要停机等待,做缝制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铺布料、放夹具,往往待机时间超过缝制时间的50%以上,耽误了作业时间,单机使用效率低下。这款缝纫机的出现改善了浪费工时的现象。
上海和鹰科技坚持打造“全球服装数字化产品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的品牌形象,高级定制系统、智能铺布系统、智能裁剪系统、智能吊挂系统等解决方案令人惊喜不断,尤其是“自动扫描裁割系统”,其软件可实现对位切割、Mark点定位切割、对条对格对花纹切割技术。
据观察,近两年来,和鹰的发展战略逐渐向服装设计和零售终端延伸,顺势推出了时尚顾问门店系统,开发了包括三维人体数据测量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在业内获得广泛关注。并且,从去年开始推出的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目前客户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行业现象。
此外,各种适合不同服装品类的生产设备也为自动化服装生产助力,比如常熟百联的“全自动称重充绒机”等,都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关注的技术新品。总之,在新常态之下,服装企业都在减员增效、提质升级、规避产品同质化,对服装设备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日益迫切。谁能抓住好设备,谁就能成为弄潮儿。
移动互联网改变谁的生活?
本刊记者_王赛
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从线下走进线上带来了消费场景的转变,而品牌也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进入了另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场所——互联网。
互联网渠道下,品牌能够掌握到数据信息,这些海量数据被分析建构之后,能够把模糊的网络消费人群刻画得更为精细。品牌运用数据可以对顾客进行更为准确的分层处理与反馈,这是互联网化对服装产业发展带来的好的方面。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很多服装品牌商也反映了互联网化对于实体店的冲击,所谓“线上火爆,线下萧条”成为他们心中的痛点。
当前潮流是,服装品牌要想打造下一个带动消费的渠道,移动互联网模式应是重点。记者观察,近期服装品牌与线上平台的动作不断:京东联合微信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发一款大服装品类APP“京致衣橱”,拟于6月18日京东店庆时正式上线;朗姿股份近期公告显示,香港子公司增资方式出资750万美元入股快时尚移动电商Hifashion GroupInc,而“明星衣橱”APP为后者的核心产品。
一个是靠3C产品起家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京东,一个是中高端女装上市公司,为何都打起了APP的主意?细思极恐,难道这是在搭建品牌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战略第一步?通过手机用户对于APP的关注导入流量,扩大品牌潜在消费者基数,为下一步拓展消费战略做准备。
除了线上APP链接消费者的方式之外,青岛红领成为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应用的先行者。其在2014年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品牌“酷特”,以顾客线上下单,预约量体,设计师根据消费需求提供专属定制服务模式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无独有偶,搜于特公告显示,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商户功能经过测评,将实现品牌服饰O2O购物模式。而此前搜于特投资电商品牌茵曼的个中缘由也显而易见。以上实例体现出,传统企业都在积极发展互联网布局,抓紧开拓线上推广新模式。
在移动互联的概念下,不论传统服饰品牌还是电商品牌,抑或是第三方电商平台都认识到这种趋势,探索移动互联网购物时代下的O2O营销新模式,实现O2O落地发展成为各个品牌开辟线上线下销售通道,实现协同发展关键一环。基于O2O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或许将是品牌新的增长点,潮流如此,再不动手就OUT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