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入围作品赏析(上)
第七届中国(常熟)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初评已经揭晓,入围作品充分展现了选手独特的创意与设计思考。选手们以东方元素为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点亮设计的画纸。一份份精彩的入围作品值得鉴赏,更让我们期待选手们5月总决赛时的惊艳登场。
作者:田萌
作品名:《渔》
设计阐述:本系列设计灵感来自渔翁江边垂钓景象和以此发散的共生概念。设计突出宽松的版型及休闲的风格,运用生动色彩传达现代积极的风格外观,跳跃的节奏感代表中国新生力量与希望。服装以O型、H型为主,以求方圆之意。在面料上发挥针织的无限可能与面料再造相结合,并采用复合面料和肌理印花等方式实现。
作者:刘萍
作品名:《鼓韵》
设计阐述:象征着吉祥、祈福之意的“抱鼓石”,以古朴典雅的艺术装饰美感及浮雕式卷草纹样,与东方信仰的红色相辉映,和谐统一。在追求大廓形的解构中,又呈现出细腻的表达手法,细节部分通过线的粗细变化和对图案的织造,与面料达成共鸣,将东方元素与现代剪裁及工艺完美构建,诠释具有东方特色的美学及神韵。
作者:刘玉森
作品名:《伪装》
设计阐述:为了生存,世间万物都会通过外在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感官来伪装自己,就像每个人都换上了新装,变成了另一个自己。学习蜥蜴精神,伪装可以变成保护工具,但请不要迷失最初的自我。
作者:周琦
作品名:《从前,慢》
设计阐述:灵感来自童年记忆中的虎头鞋,以及民间鲁绣工艺在其制作上的运用。系列廓形设计宽松舒适,单件分体且易混搭。衣裳本是有情物,一件传承与蕴含着古老技艺与生活哲学的衣裳,同时也经历着主人经历的一切,同饮一杯茶,同遇一个人,同走一段路。
作者:焦杨
作品名称:融
设计阐述: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特征。设计者追求通过内省,提高自身境界,达到与万物的和谐。融合是人们内心柔软的温暖的流淌着的情怀。不仅在宽松的大廓形上体现,更将面料与款式结合,运用针织、薄呢、灯芯绒和具有挺括感与透明度的欧根纱结合来体现融合,交错有趣。
作者:顾宁
作品名:《释放》
设计阐述:本系列的灵感来源于线条感与立体感。立裁设计改变服装的形态,展现另一种风情。时尚的基本款式略带细节的面料再造,穿着舒适,简洁大方。以欢快的色彩对比为主,极具时代元素,版型、设计细节突出。
作者:莫旭亮
作品名:《传递》
设计阐述:本系列服装风格以运动风为设计向导,以“电子芯片”结构、“明朝服饰”搭配为设计基调,面料上则采用羊绒与针织的结合,以软硬的对比,利用立体剪裁与3D打印技术的辅助制作工艺,坚持统一中变化、变化中统一的设计思想,结合传统与现代,发扬东方的美感哲学。
作者:何一帆
作品名:《交错》
设计阐述:灵感来自一组家具作品,其将中国的传统木椅与西方的简约线条块面融合交错,打破原有的结构,带来新的美好体验。本次服装结构来源于现代建筑,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制作成带有笔触肌理感的印花,挖掘传统漆画艺术,并将其作为面料再造的元素。希望表达出具有现代气息的东方美。
作者:何煦
作品名:《与其感慨路难行》
设计阐述:灵感来源于香港街头的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生活在爱恨交织的世界里,爱亦难,恨亦难。也许你曾困惑、痛苦,但是,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即刻启程。
作者:庞运鑫
作品名:《淳朴》
设计阐述:本系列将东方人淳朴的精神运用到服饰设计中。以设计表达东方人简单、老实、节俭的品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唤醒心灵,回归最初的简单、淳朴。
作者:王伟建
作品名:《风与骨》
设计阐述:魏晋时期,“风骨”用于品评人物的神气风度,也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以气韵生动,骨梗有力者为上品。该系列男装以色为“风”,以形为“骨”。结构繁简得当,线条遒劲有力。吊染的水墨侵蚀浓淡自如,风流倜傥。意在表现传统中国文化的风骨之韵。
作者:王旖旎
作品名:《素描映像》
设计阐述:本系列以天然纤维为主,通过材料发挥与众不同的特色,传达服装最初的本质,纯天然面料让穿着者可以远离喧嚣的都市,远离世俗的纷争,卸下疲惫让心灵回归自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