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15)04-0068-02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改革的的至高点和突破口。近几年,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已初步形成,投影、电脑、电子白板相继进入教室,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在师生面前展现另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学世界,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的的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如何适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它们的效应。

  一、微观世界宏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科学是一门生动、形象、直观的学科。教学中,对于一些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和生理活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则能够真实、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学生对生物界的丰富多彩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原生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一类动物,其身体由细胞组成,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我利用我校多媒体教室播放教学vcd,将其代表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外形及生理特点一一展现出来,给孩子们以直观感受,并为以后的观察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手段是学生认识生物界的微观面,扩大了认知视野,孩子们的兴趣也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

  任何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种总有那么一部分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复杂又难以理解,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通过展示等方法,把复杂的知识转变成简单易懂的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信息量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内容就变得充实、完整、课堂教学活动连贯紧凑,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植物的一生》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科书、必要的板书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始终要用,谁也离不开,但它们不是唯一的、最优的。学生独立研究环节,观察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等,用实物是最好的。但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除了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凤仙花生长的录像就十分重要。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可以弥补观察材料的不足。在学习动、植物知识时,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无法获取感性知识。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分别将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让学生抓了各类动植物的特征,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又如在学习《我们的身体》一课,讲到身体内部结构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自己身体内部的研究很感兴趣,但苦于看不到,只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去理解,去回答问题,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播放身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动态的心跳、胃的蠕动等,再加上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进行旁白。学生观看到了平时不可能看到的画面,倾听老师的旁白,兴趣顿生,求知欲受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三、充分发挥为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室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教学课件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感知学习信息,以问题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知识。同时,电教媒体以其声光色形兼备的特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加上教师的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在观察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小组讨论在他们的兴趣点正高之余进行,即培养了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互补化

  多媒体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因为它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同步输出,并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重复出现,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验是科学课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分组实验是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是用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但是,从传统的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还普遍存在着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甚规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可大大的改善这些弊端。

  1.运用投影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幻灯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2.运用电子白板,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因此,实验操作前有必要把操作方法的模拟演示,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即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3.运用课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定总体认识。

  如何更好的利用好现代教学技术来开展科学课的教学,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今后还要做很多很多的研究工作。从自己的实际而言,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掌握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具有开发和研究课件制作的本领,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好它的重要作用。

  宗大勇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东丰镇太升小学 1363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