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山可谓动作频频,无论是前期跌价压市,还是近期炒的沸沸扬扬的福建新厂;如此高的“曝光率”背后让我们看到了青山的雄心壮志,兵多将广的青山已经吹响了扩张的号角。
一、青山拉跌价差扩大
自今年1月份开始,304圆钢价格整体呈下滑态势,其中,青山价格下降最为严重,幅度为900元/吨;上海其昌累计下浮450元/吨;戴南料幅度较小,共下调300元/吨。
价差表现出两种走势:其一,上海其昌与戴南料之间的报价差价缩小,从450元减少到300元,但是从实际成交价来看,双方的差价已经缩减至100元左右,近乎持平。其二,戴南料、上海其昌与青山的价差越来越大,分别从200元到800元、650元到1100元。
二、为何破釜沉舟下调
1、生产成本较低
近年来,青山利用RKEF一体化工艺直接把红土镍矿冶炼成不锈钢,大幅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炼钢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物流成本和吨钢能耗,从整体上来看,降低了生产成本,较普通钢厂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营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据粗略估算,青山一年产量达100万吨。如此大的产量,青山又如何制定与之匹配的销售策略呢?
从产品来看,青山生产的都是黑棒、管坯、酸白盘元等母料,本身不承担加工成品的风险,相对来说保险系数较高,承担的市场风险相对较低。
从客户群体来看,青山型材的原始策略是将黑棒等母材直接供给下游加工企业,而不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对于流通市场的掌控力较为欠缺。因此,目前青山的投放正在逐渐转向流通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控制力。为了配合该策略,青山给予代理商一些扶持政策,代理商销售策略更加灵活。正因为如此,青山代理商相较于其他贸易商更有底气报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3、资金充裕
低价抢占市场的营销策略需要资金支持,那么青山的资金链能否维持运转呢?
据了解,2014年青山不锈钢产业销售收入650亿元,进出口总额13.6亿美元。另外,青山集团为温州市的财政、税收做出巨大贡献。如温州市商务局局长、常务副市长等领导经常莅临青山参观交流、指导工作,足以表明青山在市政府心中的地位,因此,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
综上所述,青山完全可以任性拉低价格,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实际上,该营销策略的成效已经初显。受青山低价的影响,大部分钢厂表示出货压力增大、出货量明显减少,为此不得不忍痛割利,下调价格以求成交。
三、生产扩张计划
1、镍资源生产扩张
青山印尼2.2万吨镍铁起运回国,标志着中国青山工业园区一期30万吨镍铁项目已经顺利开花结果。二期年产60万吨镍铁项目计划2016年4月投产,三期年产60万吨镍铁及200万吨不锈钢连铸坯项目,计划今年6月份开工。随着将来二期、三期开始投入生产,那时青山的自给率将大幅增长,达到80%亦犹未可知。
2、新建圆钢生产线
经笔者确认,青山集团已在福建新增圆钢生产线,预计月产能8万吨,具体生产投入时间未定。待投入生产后,青山圆钢产量再增加,到时若全部投放到市场,将是一场市场份额争夺战。青山不锈钢产业再添新成员,产业链更加紧密结合,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可以任性调节,降低更多成本。
3、欲建立角钢等型钢生产线
据市场小道消息,青山集团欲建立不锈钢角钢、扁钢、槽钢等型钢生产线,但经笔者了解,青山集团目前暂未有此想法;不过,传言不会空穴来风,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并不代表日后青山也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四、各厂家的反应
青山一系列的动作,作为竞争对手,大部分不锈钢型材钢厂已经意识到威胁,但是目前暂未想到较好的应对办法,大多数只能采取“积极出现货,努力增加订单”的方式苦撑。另有一些钢厂甚至还未意识到青山的威胁,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客户群体与青山不存在重合,没有竞争关系。
事实上呢?戴南是不锈钢型材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大多数戴南钢厂是采取低价批发的销售方式,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中间贸易商。表面上看,与青山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然而,就目前市场表现来看,贸易商出货困难,受库存压力的影响,势必会减少补货,那么对于戴南厂家来说,下游需求正在逐渐萎缩,或将引发钢厂无序竞争,扰乱戴南市场。此时青山拉低价格,打破戴南倚仗的价格优势,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青山的销售策略正在往贸易商倾斜,一旦青山在流通市场站稳脚跟,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品牌知名度容易影响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青山是民营钢厂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企业信誉都有保障。而戴南厂家要面对的就是,知名度不如青山,质量上略逊于青山,连价格优势亦被打破的“残局”。
但积极的来看,在青山的刺激下,戴南市场将会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推动钢厂抱团整合、升级,踏上转型之路。面对青山“美国有苹果,中国有青山”的豪情壮志,其他钢厂将有怎样的应对之策?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