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手机厂商,智能手机
  • 发布时间:2015-06-25 07:33

  关注手机业界的朋友,应该从4月份开始,就感受到了来自手机市场的新品轰炸吧,从4月开始到5月底,笔者几乎就没有在重庆呆过几天,相当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奔走在北京各大手机品牌的新品发布会场之中,各家手机厂商卯足了劲儿将它们的新品展示在世人面前,当然,介于现在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这种展示自然不仅仅面向中国市场,全球市场都有份儿。

  同样的,步入4、5月份,各家数据研究机构的2015Q1数据也随之出炉,不过数据和排位则差得有些大。TrendForce的报告指出,2015Q1全球排名是三星、苹果、华为、LG和联想(含MOTO),中国市场排名是华为、联想、小米、TCL和酷派;HIS Technology的报告说中国市场的排名前五是小米、苹果、华为、三星和vivo;来得最晚的IDC数据显示的排名前五是苹果、小米、华为、三星和联想。这些数据我们不用太去深究,因为它们各自的统计标准有所不同,所得出来的排名自有不同,但是,几乎所有的报告都指出一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在这个季度并不尽如人意,环比已经出现下跌。当然,按传统来说,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淡季,随着新品的发布,市场出货量会向上走。不过个人认为,往年也许可以这样乐观的看待,但在2015年,这种向上走的趋势则不容乐观。

  在去年笔者和很多手机业界人士的交流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看低2015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是的,按很多研究机构的市场区域划分来看,中国是个拥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新兴市场,但和别的新兴市场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市场由于多年以来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充分竞争,市场早已变得成熟,渗透率和很多发达国家相去并不遥远。特别是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以来,中国厂商生产和出品的智能手机,早已站稳全球一线市场,同时也迅速催生国内市场容量走向成熟,不少业内人士都将4亿多部这个数字定为当下国内市场的顶部,既然蛋糕大小已定,每家能抢到多少份额在这个区域内就更多的成为了零和游戏。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另一推手——运营商,从2013年开始,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贴补大幅度降低,定制机市场迅速萎缩,也让传统的以运营商集采为主的手机厂商很受伤:中兴、酷派、联想都在此列,如TrendForce的数据就显示,联想在2015Q1的出货量季度跌幅高达20%,不知这是不是前几天联想高层人士变动的诱因之一。

  其实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的日子不好过早就已经在终端上游产业链显示出来,像高通、MTK这些芯片巨头,在刚进入2015年不久就已经纷纷感觉到了这个市场比之前来得更加吃力。而这种效应在几个月后,终于也传递到了终端市场,就在不久前和一些手机厂商的朋友们聊天,他们已经感受到来自销售端、市场端和推广端等各个层面的压力。

  不过还好,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市场拼杀中已经锻炼出敏锐嗅觉的手机厂商们早已经将局布到了海外市场,华为、金立、OPPO、vivo等发力耕耘海外市场的厂商在2015年的成长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海外市场的助力,而像一加这种新兴手机厂商,其产品上市一年来的销量,更有一大半是由海外市场贡献的,不得不说让人眼前一亮。

  凛冬将至,这四个字说得更加准确应该是放在国内手机市场,因为从全球来看,智能手机还是大有可为的。但是,中国手机市场的庞大容量却是每个厂商都不能放松的,君不见在海外市场拼杀多年的TCL又回来了么?况且,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能让每个品牌都能在品牌建设、渠道建立、新品研发、市场运作等各个方面都保持极高的竞技状态,而以这种状态放到海外市场,对拿下每一个海外市场的份额都是大有好处的,不是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