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未来——直击CES Asia 2015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消费者,CES,英特尔
  • 发布时间:2015-06-25 09:10

  CES Asia 2015,上海,这是消费电子的前沿科技第一次离中国消费者如此之近的一次,也是拥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首次正式驾临亚洲。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这个国度的消费电子市场保持着全球最为稳健的成长—5%(2014年的2680亿美元~2015年的2810亿美元);还因为众多科技巨擘均将重心放在这个市场上,使得中国市场在全球竞争的号召力越来越大,诸如Macword、移动世界大会(MWC)等科技行业盛会均选择在亚洲最大的国度举行。既然是第一次观看CES这样的全球性大型展会,那么中国消费者应该看些什么?我们又能在展会上收获些什么?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及的话题。

  解析CES上的热点

  或许是考虑到第一次来到亚洲,怕过于美式的口号让人费解,CES Asia 2015的主题便显得格外直接—“互联互通”、“创新”和“物联网”直指展会上的热点。如果再具体细分下去,它们分别可归纳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移动设备”“3D打印”等数个品类。或许是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CES Asia 2015是汽车厂商参与积极性极高的一届,诸如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福特、林肯等汽车品牌均高调亮相,特别是奔驰F 015 Luxuryin Motion自动驾驶概念车、奥迪A7 piloted driving自动驾驶概念车抢走了大家不少眼球。此外,凯迪拉克与安吉星合作的车载4G LTE服务、福特的Smart Mobility技术均是基于物联网来解决汽车与城市基础设施间问题的创新技术。可穿戴设备在产品类型上创新虽然并不多,但仍有众多拥有亮点的产品崭露头角。智能家居则在展会上展现出出人意料的活力,除了传统家电厂商发力外,中兴的家具品牌赞德拉(zandra)、京东JD+生态的智能产品均是以新形态强势入驻该行业的品牌,而且像号称能烹饪出世界上任何一位大厨做出的任何一道美味佳肴的机器人厨师、家用级的3D打印机等全新概念产品也相当吸引眼球。

  汽车智能化的进程

  在众多车企中,梅赛德斯.奔驰将“智能是掌控变革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宣传口号,首日的媒体科技日活动也成为了当日最为吸引眼球的活动之一。正是在展示出的F 015 Luxuryin Motion自动驾驶概念车之上,奔驰提出了其在自动驾驶、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前沿预想,展示了革命性的未来出行理念,为人们描绘出未来汽车将如何超越单纯交通工具,最终成为人类的第三生活空间的美好愿景。同时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与智能互联方面的成就。针对全新概念,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先生也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交通拥堵、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让时间和空间成为奢侈品,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了关键问题。如今,戴姆勒给出了答案。今天,我们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面向未来的F 015 Luxuryin Motion自动驾驶概念车。它颠覆性的内饰布局将汽车转变为一个数字化的休憩与体验空间,为乘客实现交通出行方面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自由度,最终成为人类在家与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而对梅赛德斯-奔驰来说,这意味着我们从自动驾驶层面再次定义‘豪华’。将这一切变为现实的关键是自动驾驶技术,它为人类带来在车内旅途中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的全新可能。”

  极为有意思的是,奔驰以“今天”、“明天”和“未来”为主题展示了不同的驾驶体验,比如“今天”便指当下先进科技,嘉宾可通过S级模拟驾驶系统切实感受多种情况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驾乘者和行人的保护;并通过C级、E级和S级车的试驾,体验碰撞预防辅助系统增强版、带转向辅助和停走功能的限距控制系统增强版、主动式驻车辅助系统等标杆级安全辅助科技所带来的半自动驾驶乐趣;“明天”则是基于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原型车(Highway Pilot)来展示奔驰通过面向中国本土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自动驾驶概念车F 015 Luxuryin Motion携手未来卡车2025则展示了最为尖端的科技创新。作为一款燃料电池驱动车型,F 015 Luxuryin Motion可实现续航里程长达1100公里的零排放行驶。这只是这款未来之车最引为傲的特质之一。它值得称道之处更在于,通过自动驾驶,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在路上的思维习惯,开辟出一种关于出行的新时空维度。在其自动驾驶模式下,前排座椅可向后旋转180度,将汽车变为“车轮上的会客室”,乘客可以在这里工作、会客、阅读、休息……而它拥有6个显示屏,乘客只需通过手势、眼神追踪或高清屏幕触碰方式,就可以直观地与汽车互动,可以说,F 015 Luxuryin Motion是一款拥有自己的感知、解释和沟通等深度“思考”能力的智能汽车。

  CES的亚洲本地化

  作为中国消费者,必然更为关注首次来到亚洲的CES本地化做得如何,毕竟如果我们看到的内容只是拉斯维加斯CES的翻版,那么这个CES Asia 2015则会失去它的意义所在。尽管本次展会的规模并不算大,但也亮点频出,比如以“官方行业合作伙伴”参会的京东便选择在这个机会全面展示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另外,以乐视、海信为代表的电视厂商也非常重视这个展示机会,创新产品频出。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本次CES亚洲消费电子展吸引了200多家参展商,55%的参展商来自中国,18%来自亚洲其他国家,27%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对于众多中国厂商而言,均希望通过CES展示自己国际化的一面,所以展会带给我们的体验与以往国内展会完全不同。

  掌控“创新”的科技巨头

  对于英特尔这样的CES科技巨头而言,CES的重要性并不逊于自己的IDF、开发者大会,所以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Kirk Skaugen)等重量级人物纷纷在展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而这些演讲便是CES提到“创新”的核心力量。英特尔在展会上所展示的一系列技术进展和体验创新,旨在加快从PC、平板电脑,到可穿戴、物联网等领域的变革,同时也为我们演绎了生活中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让科技从未如此让我们感到亲切。

  在主题演讲环节,英特尔宣布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无线充电技术在更多行业的部署展开一系列合作。双方将共同基于A4WP标准开发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无线充电体验。两家公司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的餐馆、酒店、咖啡馆、机场和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试点,启动无线充电热点计划,共同构建无线充电生态圈。此外,英特尔与京东集团还共同展示了一款京东内部代号为“夸父1号”的量脚仪原型产品,它可以迅速完成用户脚型的三围测量,并推荐合适的鞋款。这是两家公司自2014年12月宣布成立“京东英特尔联合创新实验室”以来,联手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物联网用户体验的又一合作成果。在该项目中,英特尔提供了英特尔实感3D摄像头、英特尔实感软件开发套件(SDK)以及相应技术支持;京东则设计了测量尺寸的算法,并完成了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集合两家公司的领先技术,该产品将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和流畅的购物体验。

  “如今,个人计算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智能互联设备的崛起和计算体验的延伸,消费者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施浩德表示,“英特尔的愿景是成为一切智能互联设备与技术的最佳选择。为此,我们正在积极变革创新引擎,将自身在计算和连接领域的优势延伸至更加丰富的设备形态和领域,帮助个人和企业实现真正需要的体验。”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消费电子年度创新盛会之一,CES堪称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风向标。聚焦于业界最具前瞻性科技与产品的成果展示,历来是CES展区的最引人入胜之处。CES今年首次登陆亚洲,更是吸引了众多全球企业争相展示自己最新的产品与技术。英特尔此次亮相CES Asia,也带来了从PC、移动设备,到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一系列领域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展示。

  高端专访

  英特尔英特尔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 夏乐蓓

  E 新潮电子

  X 夏乐蓓

  X 英特尔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有非常长的发展历史,所以我们非常荣幸这次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参与到CES Asia中来。这次CES Asia大会的主题与英特尔的战略不谋而合,我们都在关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创新,有了互联网之后,一切都有计算能力,一切都在进行互相的通信,这些领域的创新变得非常重要,并不仅仅是PC,还有可穿戴设备,跨不同的屏幕尺寸,跨不同最优的用途,非常广泛的创新,都在不同的设备上存在着,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最优的体验。英特尔十分确信,计算与联网,英特尔最佳,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在这些领域驱动创新。可以说在计算领域联网方面,英特尔在中国的战略是非常明确的,一切的核心在于计算核心,它可以用于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计算核心还可以推进在很多领域的创新,例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还有更多的在物联网领域、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创新,也由计算核心来驱动,包括在智能家居领域,在过去这些领域是相互分立的,现在越来越相互连接在一起,所以计算核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来推动这一范畴,变得越来越广泛,使得全世界日益趋向于智能和互联。最终CES Asia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和外界来分享我们在这些领域内的创新与合作伙伴的优秀成果。

  E 前两天华为发布了它的物联网操作系统,谷歌也将会发布它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想问一下英特尔对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上是如何看待的?

  X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在IoT方面的理念和PC方面的理念如出一辙,当你有开放的标准的时候,当所有的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通讯的时候,这将会给我们用户带来最好的效用,因此英特尔在物联网方面和移动笔记本或者PC方面的战略是很相似的,我们强调这种开放标准,强调这种最广泛的参与合作伙伴的群体,强调最优的创新。这就可以定义英特尔的特点,采取这种水平横向合作的生态系统,使得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更多的创新。

  E 能否介绍一下英特尔实感技术的进程?该技术在推广合作上是否遇到了困难?

  X 我并不认为在推广过程中遭遇了任何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站在前沿的最先进的技术而言,它的市场采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认为对于实感技术,现在是从早期采纳者走向主流,目前处在这个阶段,并不是说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2003年英特尔刚刚推出迅驰的时候,这些无线的热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建立起来,但是一旦遍布世界的时候,这种技术被采纳,就会是突飞猛进的,我们认为现在对于实感技术已经开始了,因为这种技术,实感是12个月之前才刚刚推出的。第二个因素,作为任何一种新技术,成本驱动因素都非常重要,因为要达到规模效应,在早期相对人数或者设备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它的成本一定是贵的,但是随着采纳数量越来越的,单台的成本一定会迅速的下降,这个时候市场会真正的蓬勃发展,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成本下降和技术普及不断发展的趋势。第三,在英特尔看来是一种机会,可以说一种新技术出现,你必须要让这些跨国企业MNC纳入到自己的产品生产计划中来,这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独立的设备,它可以去接入到这些搭载了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这些台式机等等,它是作为独立的设备,可以直接进行即插即用的,所以我相信实感技术在未来也会得到非常快速的采纳。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速度应该是一个正常情况的反映。

  E 英特尔是基于何种考虑选择与海尔作为推广无线充电技术合作伙伴的?

  X 首先,当你向市场导入一个全新技术的时候,你最好采取比较聚焦的战略,这样你能早期通过你的成功证实这种技术的可行性,作为一种理念,英特尔历来都是采取开放标准、开放平台,欢迎所有的合作伙伴的。与海尔的合作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一种合作关系,在无线充电领域,海尔也是能够在这个解决方案中提供很多整合的要素,在无线充电的基础设施方面,去进行更多落地的实施,所以我们二者是协调作战的,可能您觉得海尔在无线充电方面好像并不是非常有名,实际上在无线充电这个领域没有哪一家厂商可以说是真正的领导者,所以我们要力图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我们英特尔提供自己的技术,而利用海尔在中国本土涉及的覆盖面,迅速去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迅速的铺设无线充电的基础设施,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或许你就会看到中国很多的大城市将会到处建立这种无线充电的基础设施,真正有消费者去切身体验一下,来进行一键充电的便利,这也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他的PC更新的需求,以及对超移动笔记本更新的需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