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价值化经营才是正道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微信,腾讯,流量降价
  • 发布时间:2015-07-03 08:59

  在流量降价的舆论漩涡中,北京邮电大学某教授指出,运营商不应收网民的流量费,而应收企业的流量费。他的逻辑是,运营商网络好比公路,腾讯是运输公司,微信是大巴,网民是乘客,运营商不应该去收乘客的钱,应该收运输公司或者大巴的钱,这种模式其实是典型的后向流量经营。

  笔者认为,教授提到的流量经营理想化业务模式,要完全实现比较困难。目前运营商后向流量模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将流量送出去,作为OTT企业的促销资源,进行自有业务的营销。另一类是打造流量管理平台,将外部业务引进来,提供产品传播、客户经营等服务。

  其实,三家运营商经营后向流量,都是从最简单粗暴的“送流量”模式起步的,即以流量包或者流量池的形式卖给OTT企业,由OTT企业作为营销资源使用。这种模式的空间有限,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运营商很难积累运营能力,随着流量价值的贬值,靠卖资源赚钱的老路会越来越难走。运营商是否还能和OTT企业谈一个利于自己的合作价格?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在打造流量管理平台方面,三家运营商均已做了探索,如电信的流量宝、联通的流量银行、移动的爱流量。流量平台的核心是经营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构成多边关系,其关键在于能为两者带来哪些价值。

  目前,三家运营商都认识到了“做平台”较“送流量”更有前景,但在实践上却差强人意。笔者认为,除了流量资源本身,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优势和渠道优势,因此,运营商应利用流量资源价值、用户价值、渠道价值吸引更多的企业客户,加强平台上活动的多元性与趣味性,吸引用户积极参加,进而将相关价值转移到企业。

  在后向流量价值化经营的路上,“送流量”和“做平台”两种模式会并存很长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出现其他模式。不管怎样,运营商想要在互联网时代立足,培养用户经营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才是正道。

  陈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