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秋水昭度真君——东方朔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敏捷,汉武帝,东方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4 08:38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汉武帝时期曾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并未得以重用。生平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
西汉奇人东方朔在历史上以诙谐滑稽闻名,因生前无所不晓,射覆百发百中,使人觉得他颇有仙气。死后其事迹越传越神,民间将许多神迹依附在他身上,不少神话故事都以他为主角,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东方朔偷桃”。
公车署上书
汉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更是写了三千片竹简的内容上书,公车令叫两个人把它抬给武帝,才刚刚抬得动。武帝在宫中读他的上书,一直用了两个月才读完。
东方朔其才学颇为惊人,《史记》说他以好读古书、精通经术闻名,而且“多所博览外家之语”,喜欢读诸子百家之书。在自荐书中,东方朔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开始读书,经过三年的刻苦,读的书籍已经够用;在十五岁时学习击剑;十六岁学《诗》《书》;阅读量达到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又开始学习兵法和作战常识,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做天子的大臣吧!”。
东方朔自称19岁就能背诵44万字的经典和兵书,可见其记忆力超凡。身材魁梧的东方朔究竟有多高?九尺三寸是什么概念?西汉时的尺制,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1米,如东方朔所言属实,则他的身高是2.148米。这个高度,不仅在古代人群中有如鹤立鸡群,即便是现在,也没几个人比他高。“目若悬珠”是形容目光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齿若编贝”是形容牙齿洁白,像编排整齐的贝壳。可以想见如此高大英俊的东方朔,在当时的男人眼中是巨人,在女人眼中是男神。
汉武帝读后认为东方朔气概不凡,便命令他在公车署中等待召见。
借故恐吓侏儒得见武帝
汉武帝求才若渴,虽然东方朔的自荐书“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武帝仍然认为他是可用之才,便命令他在公车署等待朝廷录用。由于公车署给他的俸禄微薄,和那些给汉武帝驾马车的侏儒待遇一样,又迟迟未能得到汉武帝的召见,东方朔很是不满,憋了一肚子气。为了尽快面见皇上,东方朔心生一计。他故意吓唬那些侏儒:“上(皇上)以若曹(你们)无益于县官(国家),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侏儒们大惊失色,十分恐惧,跪求东方朔给他们想想办法。东方朔说:“上即过,叩头请罪。”于是众侏儒见到汉武帝便哭着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知道是东方朔在背后捣鬼,便立即召来东方朔责问。
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武帝问:“何恐侏儒为?”东方朔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臣朔生亦言,死亦言。侏儒长三尺余,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与侏儒所赚奉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粮食。”)
武帝听后捧腹大笑,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至此东方朔稍得些微亲近。后来任命他为郎官,陪伴皇帝左右。当时汉武帝尚年轻,爱游玩打猎,常常以平阳侯的身份出游狩猎,出游的时间也从一天到五天。后来,这样的游玩已经不能为汉武帝所满足。加之路途遥远又被当地的百姓厌烦,于是汉武帝萌生了修建上林苑的想法。在估算完修苑囿所占农田的价值之后,又派人划出占地所属县的荒地以抵偿农民。做此决策之时东方朔恰好在场,便向武帝谏言上林苑所处之地的物产富饶及地势险要,若修以林苑则是不恤农时、非富国强民之计。并列出不可修建上林苑的三个原因。又举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大兴土木导致天下大乱的例子。最后献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够观察天象的变异而自省自己所做的事情。武帝虽没接纳他的意见,但觉得他一心为国,便封他为太中大夫,加给事中之衔,并赏黄金百斤。
东方朔常让武帝开怀
我国民间诸神中有不少神灵在古代都实有其人,东方朔就是其中一位。他性格诙谐,滑稽多智,经常把不苟言笑的汉武帝逗得开怀大笑。汉武帝有一次玩射覆(猜测覆盖之物)的游戏时把壁虎藏在盂中,却没有人猜中。东方朔向武帝自请说:“臣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将蓍草排成各种卦象,回答道:“我认为说它是龙却无角,说它是蛇又有足,肢肢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于是汉武帝赐给东方朔十匹帛。后来武帝又让东方朔猜其它的东西,而东方朔每猜必中,皆有赏赐。东方朔也因此被汉武帝宠幸的伶人郭舍人嫉妒。郭舍人对汉武帝说东方朔狂妄自大,其实并没有真本领,猜中只是偶然。并向汉武帝请求与东方朔一决高下。郭舍人用树上的寄生出题,不料东方朔竟也猜中。败后的郭舍人依然不甘心,又向东方朔出谜语,然而东方朔应声就答,没有谜语能够难住他,在场的所有人亦非常惊讶。郭舍人结果一败涂地,受了一百鞭处罚,被打的嗷嗷叫。
此后,汉武帝便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东方朔也终于受到了汉武帝的喜爱和宠幸。
应对敏捷颇得帝心却放荡不羁
生性诙谐的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应对敏捷,谈笑自若,“人主未尝不说(悦)”,本来前途无量。可惜他不拘小节,偶尔还犯些小错误,故一直没能当上大官。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在宫殿里小便,而此举被其他官员弹劾。因犯下大不敬之罪,汉武帝下诏免其官职,将东方朔贬为庶人,让东方朔在宦者署待诏。
后来,汉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因杀人被捕入狱,汉武帝在隆虑公主死前曾答应其姐用黄金千斤、钱一千万预先赎昭平君一死。然而当昭平君真的犯下杀人死罪之时,汉武帝又不想违逆法律的准则,让查处此案的法官依法判决。因违背了对姐姐的诺言而难受。东方朔这时却举杯向武帝祝寿,汉武帝认为东方朔的话说的不是时候就先行离开了。傍晚的时候才诏见东方朔问其原因。东方朔便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讲述悲伤的情绪对身体寿命的影响,酒是最好的消愁之物,故以酒祝寿显明陛下的刚正不阿,又可以为陛下解哀愁。于是汉武帝又任命东方朔为中郎之职,并赏赐布帛百匹。
恢复官职后东方朔又放荡不羁,将武帝赐给他的钱财全部用在女人身上。他在长安城物色年轻貌美的女子,娶以为妻,差不多一年换一个。身边的同事看不惯他的作风,称他为“狂人”。武帝听到后,对他们说,如果东方朔做官没这点毛病,你们谁也比不上他。
东方朔生前已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对东方朔的所作所为,《汉书》认为“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炫)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事实上也是如此,后来民间对东方朔的传说越来越多,逐渐把他神化。
东方朔死后其事迹越传越神,民间不少神话、故事皆以他为主角,甚至称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而道教也顺应民意把他封为神仙。
生于东方 朔旦出世
民间传说中的东方朔,乃张少平妻田氏所生。《洞冥记》说,张少平活了二百岁才死,东方朔出生三日后其母亲田氏也死了,当时是汉景帝三年。邻居一个女人把他捡回来收养,长到三岁时就会看《天下秘谶》,能背诵出来。汉武帝元封年间曾远游濛鸿之泽,忽然见到西王母在白海之滨采桑,过了一会儿又见到一个名叫黄翁的老者,他对东方朔说,你就是太白金星的化身。
《风俗通义》也说:“俗言: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言其神圣能兴王霸之业,变化无常。”即称黄帝时的风后,尧帝时的务成子,春秋时期的老子、范蠡和汉代的东方朔都是太白金星下凡化为人形,在人间兴王霸之业。
另一种传说称东方朔是岁星(即木星)的化身。《独异志》说,张少平死后,田氏累年寡居。一天夜里,忽梦一人自天而下,压在田氏腹上,因而怀孕。她担心无夫而孕会被人们鄙视,便迁居到东方的代地。至五月朔旦(初一)生下一子,因在东方代地所生,故名其子为东方朔。而梦上压其腹之人,传说就是岁星之精。《列仙全传》说,东方朔临死之前对同僚说:“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大伍公耳。”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来大伍公问东方朔究竟是什么人,大伍公说不知道。武帝接着问:“公何所能?”大伍说:“颇善星历。”武帝又问:“诸星具在度否?”大伍公回答:“诸星皆在,独不见岁星四十年,今复见矣。”武帝仰天长叹道:“东方朔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为岁星。”
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东方朔偷西王母蟠桃的故事。汉武帝迷信仙道,追求长生不死,民间传说西王母曾下凡赠送仙桃给汉武帝。《博物志》称:“西王母七夕降九华殿,以五桃与汉武帝。东方朔从殿东厢朱乌牗(窗户)中窥之。王母曰:‘此窥牗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三千岁一子,此子不良,已三过偷之矣。’”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才结果一次,东方朔偷了三次,足见其寿命之长。因有此传说,后世许多故事都把东方朔当作西王母的侍臣。东方朔虽未曾修道,《论衡》却称他为道人,后来道教又以东方朔为庄子后身,将其称之为“南华秋水昭度真君东方朔”。
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是《史记》《汉书》所记载的东方朔。《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汉书》则专门为他立传。司马迁、班固笔下的东方朔,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博学多才,下笔千言,出口成章,机智敏捷,滑稽诙谐,不拘小节。同时,他的性格还具有两面性,虽然善于观颜察色,逗人开心,但不卑不亢,对上不阿谀奉承,对下不阴谋害人。常在武帝面前直言切谏,纠正皇帝一些过失,并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临死前还劝武帝“远巧佞,退谗言”,令武帝大感意外,对左右说,没想到东方朔居然也能说出这么严肃的话来。
趣闻轶事
割肉遗妻
东方朔做常侍郎的时候,汉武帝有一次在伏天赏赐肉给侍从。然而负责分肉的太官丞却迟迟未来。东方朔便独自拔剑割肉,并对他的同僚们说:“伏天应当早点回家,请允许我接受天子的赏赐。”随即把肉包好怀揣着离去。后来太官丞将此事上奏汉武帝。武帝便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不等诏令下达,就用剑割肉走了,是为什么?”于是东方朔脱帽跪谢请罪。汉武帝说:“先生站起来自责吧!”东方朔再拜说:“东方朔呀!东方朔呀!接受赏赐却不等诏令下达,这是多么无礼呀!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汉武帝听罢笑着说:“让先生自责,没想到你竟反过来称赞自己!”于是又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妻子。
岁更其妇
东方朔任郎官时,汉武帝时常给他赐食。东方朔每次吃完后便把剩下的肉揣在怀里打包带走,衣服脏了之后汉武帝又赏赐他绸绢。东方朔便将汉武帝赏赐的财物全部用于娶长安城年轻漂亮的女子。然而每位女子都是娶回来一年就被抛弃,再重新迎娶。
大隐于朝
汉武帝身边的郎官大多数人认为东方朔是疯子,武帝则认为东方朔若是不行荒唐之事,身边的郎官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而东方朔自己则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隐居在朝廷中的人。古时候的人皆隐居深山之中。东方朔时常在酒席中饮酒畅快之时便唱:“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驺牙归义
有一次建章宫出现了一只长的像麋鹿的动物,但是没有人认识这只动物。汉武帝便命令东方朔来看。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给我美酒好饭让我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应允。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再次答应。于是东方朔说道:“这只动物叫驺牙。当远方有前来投诚的事情,驺牙便会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一致而没有大牙,所以它叫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善哉瞿所
汉武帝游上林苑时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树名,东方朔说:“此树名叫善哉。”汉武帝暗中让人标记这棵树。过了数年之后,再次问东方朔此树之名,东方朔回答说:“此树名叫瞿所。”武帝于是说:“东方朔欺骗我很久了啊,此树的名字为何与之前说的不一样呢?”东方朔回答道:“大为马,小为驹,长为鸡、小为雏,大为牛、小为犊,人生为儿、长为老,昨日的善哉今日已长成瞿所。生老病死,万物成败,哪里有定数?”汉武帝于是大笑。
怪哉怪哉
汉武帝游幸甘泉宫,看到驰道中有一只红色的小虫,头部的牙齿耳鼻都有,但是没人认识。汉武帝于是让东方朔来观看,东方朔看完之后回答说:“此虫名叫怪哉。曾经此地关押了很多无辜的人,众人哀愁怨恨,都仰首叹息:‘怪哉怪哉!’藉此而感动了上天,因愤而生,所以名叫怪哉。此处必定是当年秦朝的狱所。“汉武帝当即翻阅地图,果然如东方朔所说。汉武帝又问:“如何驱赶这种虫子呢?”东方朔回答:“但凡有忧愁的人,以酒则解愁,陛下用酒灌它自然就消失了。”于是武帝使人将虫子放置在酒中,过了一会儿果真消散。
上林鹿死
汉武帝时有人因为擅自杀了上林苑的鹿,被有司判为死罪。东方朔对武帝说:“这个人确实该死,理由有三:一是使陛下因为一头鹿而杀人,这是第一个该死的理由;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看重鹿而轻人命,这是第二个该死的理由;匈奴有犯边的急情,需要鹿的角撞死匈奴兵,这是第三个该死的理由。”汉武帝听了之后不说话,然后赦免了杀鹿的人。
不死之酒
汉武帝斋戒七天,遣峦大带来数十名男女去君山寻不死药。峦大得不死酒而归。汉武帝想要喝时,东方朔说:“我能识别这酒的真假,陛下请看。”说罢便饮了一口。汉武帝烦怒想要杀了东方朔,东方朔说:“陛下如果杀了臣,就证明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够不死,那么陛下就杀不死臣。”于是汉武帝赦免了东方朔。
劫后余灰
汉武帝凿昆明池,挖了非常深,挖出来的都是灰黑色的灰,没有土。举朝官员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因此汉武帝召来东方朔问。东方朔说:“臣愚昧不知道这个原因,陛下可以尝试去询问西域的胡人。”
汉武帝认为东方朔不知道,又难以找到西域胡人询问。待到汉明帝时期,外国的胡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记起东方朔所说的话,便试着问武帝时期灰黑色的东西。胡人说:“天地的大劫快要来临时,就会有劫烧,那灰黑色的东西便是大劫燃烧后余下的灰烬。”世人才知东方朔所言是真。
(编辑 唐欣欣)
■文 雪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