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信证券,养老金,股市,房产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6 11:50
证监会官员助公司涨股价
中信证券四高管被查
据新华社消息,中信证券、《财经》杂志社、证监会有关人员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一事又有新进展。据证监会发行部三处处长刘书帆供述,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利通过证监部门发审会,并帮助该公司股票价格维持稳定并增长。为此,该上市公司负责人吴某向其行贿数百万元。此外,刘书帆还利用该公司定向增发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亲属的股票账户购买该公司股票,总共获利300余万元,刘书帆分得其中100余万元。随后,刘书帆还多次向吴某打听得知更多内幕消息,持续买入股票,非法获利数百万元。2014年底,他看到另一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配股后巨幅下降,经向该公司一高管打探该公司股票具有上涨空间后,买入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200余万元。另据刘书帆交代,他还在网上找人制作假的证监会保卫处公章、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公章、西城区民政局公章和假身份名字“刘益超”的印章,用于制作虚假离婚判决书,给其情人在上海买房时作审税证明等。7月20日,《财经》杂志社及财经网发布记者王晓璐撰写的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受该报道影响,股市出现异常下跌。当日,证监会表示该报道不实。王晓璐在接受调查时说,他根据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结合个人主观判断撰写了上述报道。自己作为经过培训、从业多年的专业财经记者,对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没有进行核实,并且明知该信息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一味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不实报道,造成了市场混乱和恐慌,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为此,王晓璐表示深刻的悔意和歉意,希望公安机关给自己一个机会,愿意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有关情况,并请求对自己从轻处罚。
副财长朱光耀力挺救市
必须采取行动
如果“金融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近期在接受CNN采访时如此表示。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周,全球股市尤其是中国股市发生了大幅震荡。上证综指较5178点的阶段性新高下跌40%以上,抹去了2015年的全部涨幅。在此期间,中国央行推出了同时降准降息的措施。这是中国在短短九个月内实施的第五次降息行动。在接受CNN采访时,朱光耀为中国政府的救市行动辩护。他称,中国不是唯一一个采取措施支持金融市场的国家。面对股市暴跌,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也曾采取过应对措施。中国的救市行动遵循“三T”原则,即适时的(timely)、临时性的(temporary)、有针对性的(targeted)。“我们认为我们实现了目标,适时的干预让市场恐慌基本可控。我们相信,市场最终将回到正常轨道。”
6000亿元的养老金将入市
人社部副部长说不为救股市
约6000亿元的养老金要入市了,听上去很激动,感觉股市有救了。不过,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养老金的作用不是为了支撑股市或拯救股市。”
央行行长哪家强?
印度行长不救股市
《全球金融》杂志公布了2015年对全球中央银行家的评分结果,主要考量各国央行行长在控制通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汇率稳定和利率管理方面的成绩。其中,印度央行行长拉詹成最大亮点,2014年、2015年他的评分均为A。拉詹可算央行行长中的另类,在全球流行宽松货币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2013年8月拉詹上任,他表示将完全放松对印度银行的管制。最近亚洲股市集体重挫,拉詹表示,过度提振市场情绪或者向市场注入强心剂并非央行的职责所在,这么做股市涨得了一时,而回到现实股市只会再度崩溃。“我们没必要越过边界去看如此支撑股市的后果。”最近几周,拉詹顶住印度财政部要求再度降息的压力,他说央行使用一系列模型来预测通胀,而非凭直觉来制定货币政策。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15年印度GDP的增速将加快至7.4%,2016年达7.8%,2017年至8.0%。“印度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未来两年,印度较中国增速的领先优势将扩大。”
人民网高管被抓
传与柴静有关
日前,经最高检指定管辖,河南省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贿赂犯罪对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廖玒、副总裁陈智霞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其被调查与2015年5月,人民网副总编辑徐辉案或有关联。此两人均为人民网创始元老。2010年6月,两人同时进入人民网管理层。廖玒任职人民网总编辑期间,曾对柴静调查雾霾真相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进行专访并发表相关评论,之后廖玒即卸下人民网总编辑职务,由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前社长余清楚接替。内部人士分析,从那时开始,廖玒就被逐渐架空。
查处197名传谣者
有人散布股市恐慌
各地公安网警发现,近期少数网民围绕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国家重要活动,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大肆编造传播谣言,故意蛊惑人心、误导社会公众,制造渲染恐慌情绪,甚至借机恶意造谣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境内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反映强烈。如针对股市波动,一些网民造谣称“一男子因股市大跌在北京金融街跳楼自杀”、“证券公司发布针对5000万VIP客户的风险预警”、“某中央领导亲属在香港恶意做空股市”等;针对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一些网民在网上编造传播“天津港爆炸死亡1300多人,附近居民小区一个活口没剩”、“有毒气体正在向北京扩散”等谣言;还有的网民针对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9·3阅兵”,编造散布大量谣言和煽动性恐怖信息。对此,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目前已查处编造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人员197人,责成相关网站关停网络账号165个。
“不作为”像山火一样
在国企和地方政府中蔓延
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撰文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近月在办公室装了一架带有电视的跑步机,每天上下午各跑两个小时,据称已经看了七十多套电影。这家公司除了部委指定的项目外,近月没有主动参加过一次投标。公司自己的招标项目,也没有其他公司来投标,民企不敢参与,国企懒得参与。“不作为”,近月像山火一样在国营企业和地方政府中蔓延,而且中央不少部委也出现了同样的怠政倾向。对本来就内需不足的中国经济,可谓雪上加霜。最近发生的股灾,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也是巨大的。股市暴涨时,企业将流动资金、个人将储蓄倾入资本市场,借钱炒股的不在少数。上市公司将股市所集资金,多数留在股市赚快钱。实体经济不仅没有受惠于股市,反受资金流出的虹吸效应的打击。股市下跌,中产阶层财富遭到重创,消费明显放缓;企业的资金受影响,投资意欲低下,订单数目下降。本来银行并没有太深地卷入这场股市泡沫,但是央行在发放上一轮救市资金时,不愿直接将流动性释放给中国金融证券公司,而是将资金交给了银行,再由银行转手给中证。此举大大增加了银行在股市的风险敞口,股指跌破3400-3500点,银行便出现坏账,抑制了借贷的意欲。至于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的账面,已经一片狼藉,隐含金融风险。这些是在制造业产能过剩、出口业竞争力弱化、国企缺乏活力之上的新问题,是在地方债务高企、地产商库存惊人、矿产业价格暴跌之外的新风险。7月以来,订单数骤降,应收款暴升,经济面临进一步的下行风险。这在财新PMI数字上已有体现。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不在GDP数字,而在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在宏观政策上不得要领,在改革举措上雷声大,雨点小,系统性风险仍在积聚。增长数字是标不是本。至于试图通过股市来刺激经济,根本就是左道旁门,不仅无法得到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反而促生系统性风险。在笔者看来,救股市不如救经济,救经济不如促改革。固本清源,方是正道。
《人民日报》发文
房产税不能成为恶税
《人民日报》发表措辞严厉的评论员文章《未来的房地产税不能成为恶税》,这篇文章是在2015年中国楼市出现根本转折,全国房价触底回升,楼市销量持续回暖,个别舆论媒体散布房地产税升温的背景下公开发文的。文章写道:“从房地产税征收的程序来讲,即未进入人大立法程序,而且尚未得到国务院批准,房地产税‘八字没有一撇’,面临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那就是,土地国有制与房地产税是无法相容的,该方案还存在极为严重的重复征税甚至三重征税,无度加重税负的问题。目前中国房地产的所谓70年产权,也不过是租借了70年的使用权。而占房价最大份额的土地出让金,就是一次性交给政府的租金。那么,对于租来的土地,征收地产税有道理吗?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看,老祖宗对于租和税的区别是非常清楚的。这样简单的道理老祖宗能分清楚,今人分不清楚,岂非咄咄怪事!”
汽车经销商90%亏损
全国30%4S店或倒闭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约有90%的经销商处于亏损中。“从2004年、2008年、2012年再到2015年,中国车市差不多每隔4年时间就会进行一次调整,这恰是技术等方面创新的周期。车市在放缓调整过程中,往往有一批4S店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被淘汰出局。”汽商会秘书长朱孔源预计,未来有可能全国30%的经销商会倒闭。目前,全国汽车4S店约有20000家,假如按朱孔源的预判,未来全国倒闭的汽车4S店将达到6000家。
发改委不同意
“东北振兴战略失败”
发改委8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东北振兴战略提出已经超过十年,重大项目投资完成3820亿元,但是近年东北的经济仍然不乐观。有声音认为,东北振兴战略已然失败。发改委负责人说:“东北振兴战略失败”,这句话我是不同意的。恰恰相反,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目前东北仍然有一批国宝级的企业,比如大连造船、沈阳机床、沈鼓、一重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应该讲是支撑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基础,也是我们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支撑。我们过去有一些装备不能制造的时候,外国的很多公司卖给我们的价格是非常高的,一旦我们研制出来以后价格就大大下降,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我们的经济建设就受制于人,我们的“四化”靠钱是买不来的。
新华社要求天皇道歉
日外相要中方道歉
新华社8月25日发表题为《谁应为日本侵略战争罪行谢罪》的文章指出,裕仁天皇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裕仁天皇一直到死也没有对日本侵略过的受害国和人民表示谢罪之意。8月27日,日本外务省局长和驻北京大使馆公使分别向中方致电抗议。8月28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这对天皇陛下非常失礼,有损天皇名誉。”同时他表示,“此举只会向正在改善的中日关系泼冷水,实在令人遗憾。”《产经新闻》评论称,天皇不具备政治权力,因此不能反驳该批判。安倍政权向中国抗议是理所当然的,安倍政权明确表示,不允许他人在政治上利用天皇,与有悖事实的中国“历史战”对抗下去是十分有必要的。报道称,若中方希望维护中日友好,就应该迅速删掉文章,向日本认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