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拖延,你就是懒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拖延症,懒
  • 发布时间:2015-10-08 16:40

  “拖延症”这个词很火,感觉拖延是种流行病,一眼望过去现代人基本上都有点拖延症,不得这病都有点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所谓拖延症,在医学上的定义就是:“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关于拖延症的具体病因,医学上目前还不明了,大多数人认为这和任务艰巨,心理逃避,以及抵御不住诱惑有关。

  但是,无数现实经验告诉我们,拖延症其实就意味着一个字:懒。

  因为不管是任务艰巨也好,心理为难也好,诱惑繁多也好,你的大脑总是明白一个事实:这些事都是你逃不掉的。真正困难的任务会让你直接放弃,而心理上再为难,你也要做这件事。

  如果条件放的宽松一些,不做这件事不会有太大惩罚,拖延症就变成了懒。

  其实“拖延症”和“懒”这两个词是同意,就是不干活。

  不要是说什么拖延症,不就是懒!只是前面这个词中性,后面略带贬义。

  等会儿洗碗,和不想洗碗,内在想要表达的意思几乎没有区别。

  拖延症总体上是一个人在对自己不适环境的回避,你想要舒适!看书,容易犯困,不适;写论文,思维要清晰,大量用脑,不适;外语训练,高度集中注意力,不适,完成工作任务,不适。所以,你想想自己的拖延行为,是不是为了躲避种种不适,好使自己轻松愉悦。

  不过这也不能怪我们这群“愚蠢”的人类。我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哪种生物想让自己不舒服乐意让自己劳累啊?你说是不是!

  现在甚至许多的科学家纷纷加入了拖延症的研究,结果还总结出许多拖延症的优点,比如顶端优势,当一件事情被逼到眼前时,一个人工作的效率会提高。拖延症竟然有着洗白的趋势。

  作为一种逃避心理,我想找出的好处应该是比不了那些本身的缺点。

  我可没见过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的工作绩效比严格自律的人还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懒惰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懒惰对个人来说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拖延症是懒惰的一层外衣,克服拖延懒惰,我们可以从认识危害,制定计划,挑战惰性,互相监督等好几方面着手。

  不过归根结底,一切懒惰都要靠勤奋来克服。

  文/谢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