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除北美之外唯一一个全面布局的市场。
100多年前,爱迪生找到康宁,希望找到一种稳定安全的玻璃灯罩,1879年,康宁玻璃就成了灯泡的外壳材料。100多年后,乔布斯找到康宁,希望康宁能够生产出坚固耐磨且透明良好的超薄玻璃,康宁启用了尘封几十年的前沿技术,仅6个月,iPhone就用上了“大猩猩玻璃”。而今天,康宁成为全球光通信、显示科技、环境科技、生命科学及特殊材料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康宁于20世纪80年代携其电视技术和消费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35年中,康宁的投资一直与市场趋势紧密结合。从创新显示科技到排放控制系统,再到高速通信网络和全面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康宁一直将全球最新的技术带到中国市场。从最初的环境科技到5大业务部全面布局、从6个人的办事处到整个大中华区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康宁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发展。
本期高端访谈邀请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李放,谈谈中国市场的潜力及未来计划。
Q:在中国经济大环境下滑的情况下,康宁未来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有哪些调整?
A;康宁有显示科技、环境科技、光通信、特殊材料和生命科学5大事业部,中国是每一个事业部的最大终端市场。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各行业产业链的最前端,除了最大的市场,每一个事业部的产品几乎所有的供应链也都在中国。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趋缓,但康宁在中国的发展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预计在中国市场每年的营收还会继续增加。
康宁每年都会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规划,类似于中国的五年计划,主要围绕新的投资和收购、现有工厂的运营、创新产品的不断研发以及人才培养来进行。未来5年预计在中国的5大业务部都会增长,增速会超过中国的GDP增速。
Q:康宁的研发投入占比是怎样的?上海研发中心主要承担的创新角色是什么?
A:我们每年会投入8%~10%的销售收入在研发上,多年来一直如此。2013年11月, 康宁在上海投资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主要职能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发出全新的产品,就是所谓的“在中国,为中国”;中国研发中心的第二个职能就是协助位于美国的全球研发中心共同应用开发新产品或现有产品的延伸产品;第三个职能是为中国各个事业部及其所属工厂解决技术难题。
Q:康宁中国的创新机制是怎样的?中国的组织架构有没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A:一般在研发新产品之前要先问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市场是否真实存在?第二个问题是根据我们的产品和工艺,做出的产品能不能赢得市场?第三个问题是值不值得去做?如果三个问题都是YES,才会启动全新的研发项目。
康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坚持不断自我突破。我们的科学家花大量财力和精力在做研发,他们聪明的脑袋成天就在想哪些产品和技术可以淘汰和升级,产品如何升级和换代。
35年中,我们变成了中国的一个企业公民,员工都可以通过本地招聘,每个运营单位都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可以说架构变化很大,从无到有,机构从小到大,原来的机构都不健全,现在基本上美国总部有的机构中国都有。中国的研发部门在2013年以前没有,现在研发部也有了,5大事业部也都是一步步引入到中国。美国总部今年新成立了康宁医药技术部,现在中国还没开始,但我相信以后这个事业部也会来到中国。
文/董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