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还是奥迪?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宝马,奥迪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4 10:46
当中国人对奥迪的偏爱不断向下一代延伸,同为德国豪车的奔驰,宝马在中国也捷报频传。媒体报道,2010年上半年,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以高达91%的增速,反超乘用车市场46.5%的整体增速。其中德系三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增速分别高达122%、98%和64%。三大品牌资源和资金向中国倾斜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8月刊《汽车观察》杂志也提出:“对于宝马来说,成倍的增幅并不意味数字的好看,更为重要的是,在经历了一番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其终于有了跟奥迪抗衡或者齐头并进的资本。”面对中国豪华车市需求的愈发膨胀,有着先发优势的奥迪和身处全球豪车第一地位的宝马正在竞相做出改变。
奥迪营销董事萧绅博(Peter Schwarzenbauer)表示,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遭遇强劲对手,奥迪为缩短差距将调整战略……将客户群体从政府官员扩大至私企新贵。而曾因价格策略、市场定位以及营销策略没有统一于品牌战略之下,在中国一度是奢侈品的代名词、身价象征的宝马,2010年在延续年初“悦”的战略宣传攻势下,把历史与中国本土化紧密结合,希望通过增加本土化元素拉近客户和宝马形象的距离。
一个稳稳占据了官车市场后开始向有着从众心理的中国新贵渗透,一个力图改变暴富形象向更多中国正在成长的阶层靠拢,尽管宝马方向正确,但至少三五年内,在中国市场或仍将扮演追赶者的角色。
这样的判断,似乎要让宝马失望了。但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的的确确让奥迪在中国构建起强大的市场支撑体系,而它背后更为强大的力量是,无数奥迪车主背后强大的保障体系。这在治安尚需完善的中国,何等重要。
更进一步而言,中国的富人似乎也在经历着从显富到藏富、从张扬到收敛的变化,这与中华民族含蓄、中庸的文化大有关联,低调、沉稳的奥迪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在庞大基数的基础上,64%的增长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宝马的调整仍然正确而必要。从那个伴随着世界重要历史事件成长的电视广告,到将中国杂交水稻发明搬到了宝马5系上市现场,宝马试图用文化丰富品牌含义、强调过程伴随中国一代人的成长,这种转变意义深远。但超越奥迪?恐怕仍然需要更多时间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