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春秋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重卡市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4 14:08
从2008、2009全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重卡前十车企的销量来看,中国重卡市场的格局已经初现。
2010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含重型货车、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销量前十车企依次为:一汽、中国重汽,东风、陕汽、北汽福田、北奔重汽、上依红、华菱、江淮、三环专用汽车。与2009全年的重卡前十排名相比,惟一的变化是:陕汽超越北汽福田成为第四。不过,与2008全年的重卡前十排名相比,却非常吻合、毫无差错。
从2008、2009全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重卡前十车企的销量来看,中国重卡市场的格局已经初现。
高度集中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重卡市场的需求提前爆发,从2005-2007年间我国重卡产销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也是逐年上升,3年之间销量翻了一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范围内经济普遍萧条,重卡出口受阻、国内市场需求下半年急剧下滑,全年产销同比增幅也明显放缓。除金融危机之外,国Ⅲ排放标准提前实施,对重卡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一些不够强大的、抗风险性差的重卡企业和产品纷纷被被淘汰出局。行业内部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重卡市场集中度出现高度集中。前十家重卡企业占据着全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各有千秋
行业集中度越高,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前十家企业之间,不但要面临前十家企业间的竞争,还要面临“黑马”的突降。更好的优化自己的优势、挖掘潜力市场,成为重卡龙头企业的不二选择。
对于已经连续二年半时间,市场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细分行业来说,其重型卡车生产技术必然占据着不可小觑的优势。而在技术上,除三环专用汽车和一汽解放外。从其他前八家重卡企业身上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国外技术的影子。
我国的重卡技术主要通过合资、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引进等方式。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开发出HOWO重卡;陕汽引进德国曼F2000重卡技术,开发出德龙系列;重庆红岩走上了合资之路,与依维柯、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并引进意大利依维柯技术等;安徽江淮和韩国现代合作,引进其重卡技术,开发出格尔发重卡;包头北奔依托奔驰技术和兵工行业雄厚的制造、设计能力,开发出北奔重卡;北汽福田与奔驰戴姆勒重卡合资,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引进戴姆勒可达到欧V排放标准的OM457 12升柴油发动机。这让北汽福田重卡的混血儿优势更加显现。
与其他重卡合作公司不同,华菱采取了“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博采众长”多路并举的战略,开发出华菱重卡。格尔发技术也让江淮重卡在该细分行业赚鼓了腰包。在我国的重卡行业中,一汽集团可谓是该行业的鼻祖,其利用早期和苏联的合作,进行化消化吸收并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其自主研发已成为我国重卡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趋势之一。其解放重卡也成为我国重卡自主品牌代表之一。
从我国重卡的技术来看,无怪乎有三种衍生产品,一种是斯太尔系列产品,另外一种是德系产品,第三种则是自主产品。当技术来源基本相同的时候,做细、做精,无疑是在白热化竞争中的又一法宝。
中国重汽
中国重汽在国Ⅲ标准实施后凭借其自主研发的EGR发动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其产品主要以自卸车和半挂牵引车为主。日前,重汽又首次推出了10×6自卸车,集中推广的区域将是路面相对平整的港口码头。10×6车型使用了三桥驱动,除了在三连桥技术上有所突破,重汽还首次在10×6自卸车上使用了AMT变速器和380马力高压共轨发动机。
一汽解放
一汽解放依靠汽车工业的摇篮优势,保有量比中国重汽略高一点。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虽然解放中重型卡车的发动机功率相对较低,但拉的货并不少,我们都比较认解放这个品牌。”多年来一直使用解放卡车的用户说。另外,对解放用户来说,一汽解放有自己的配套系统,供应链比较全,因此在关键零部件供应方面相对比较自如。
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包括普通载货车、自卸车、牵引车,半挂车,搅拌车、邮政车等500多个品种。半挂牵引车则是企业销售的重点,销量占据着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的50%以上。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作为重卡三强之一,和一汽解放一样,其重型货车主要集中在半挂牵引车上。在市场上,东风车桥的市场反响不错,这使其产品在性能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车辆的整体配置和匹配水平较低。导致真正东风车的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位长期从事东风的经销商对《汽车观察》记者说,“我希望厂家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配置、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优势。”
陕汽重卡
最重要的产品质量,今年实现了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换代;二是黄金产业链。我们有法士特、潍柴动力和汉德车桥的优先供应;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点,目前在行业我们是第一家给服务站的费用是次月结算的;第四点就是营销体制的变革。陕汽重卡的营销总监刘总告诉《汽车观察》记者。“长期以来产品品质的优势,我们的外观、精细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可靠性,稳定性,质量这块是有口皆碑的,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做风。”
目前陕汽重卡以自卸车和牵引车为主,专用车和载货车为辅,不过对于专用车来说,去年已经有了大的突破,特别是以水泥搅拌车为代表的专用车,随着十月份德隆M专用车的上市,将再次显现专用车的潜力。
北奔重卡
在所有生产半挂牵引车的重卡企业中,北奔重汽是主要重卡生产企业中半挂牵引车占产品比重最大的一个,2008年半挂牵引车的市场占到其全部市场将近90%。
在北奔重卡的用户群体中,散户和集团用户各占一半。这些用户多数都是内行,对车辆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看重的是北奔重卡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用性和稳定性。但是北奔重卡的车总重量似乎要比其他同类车要重些,如果北奔重卡能在轻量化方面再提高一些,那市场销量将会更好。
“牵引车销量一直处于相对高位,需求可能被提前释放,而自卸车的需求比较稳定,因此我们的储备重心依然在自卸车。”北奔重卡总经理助理汪宝营表示。
上汽依维克红岩
和其他重卡不同,上汽依维柯红岩(以后简称“上依红”)是中国最早的越野车生产基地,又是最早进行合资的企业。传统的品牌是上依红的一大优势,另外是产品优势。
“市场和产品优势都只是表象,最重要的还是技术,主要依托依维柯的技术,我们率先合资,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自然也就比其他企业较早。”上依红蒋建华对《汽车观察》记者说。
华菱重卡从2002年筹办之初,瞄准了物流卡车向重型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和当时国内大马力高端重卡市场高性价比产品相对缺乏的历史契机。目前,华菱重卡集中精力主攻30万元至70万元之间、30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重卡。
……
2010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含重型货车、重型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销量前十车企依次为:一汽、中国重汽,东风、陕汽、北汽福田、北奔重汽、上依红、华菱、江淮、三环专用汽车。与2009全年的重卡前十排名相比,惟一的变化是:陕汽超越北汽福田成为第四。不过,与2008全年的重卡前十排名相比,却非常吻合、毫无差错。
从2008、2009全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重卡前十车企的销量来看,中国重卡市场的格局已经初现。
高度集中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重卡市场的需求提前爆发,从2005-2007年间我国重卡产销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也是逐年上升,3年之间销量翻了一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范围内经济普遍萧条,重卡出口受阻、国内市场需求下半年急剧下滑,全年产销同比增幅也明显放缓。除金融危机之外,国Ⅲ排放标准提前实施,对重卡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一些不够强大的、抗风险性差的重卡企业和产品纷纷被被淘汰出局。行业内部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重卡市场集中度出现高度集中。前十家重卡企业占据着全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各有千秋
行业集中度越高,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前十家企业之间,不但要面临前十家企业间的竞争,还要面临“黑马”的突降。更好的优化自己的优势、挖掘潜力市场,成为重卡龙头企业的不二选择。
对于已经连续二年半时间,市场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细分行业来说,其重型卡车生产技术必然占据着不可小觑的优势。而在技术上,除三环专用汽车和一汽解放外。从其他前八家重卡企业身上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国外技术的影子。
我国的重卡技术主要通过合资、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引进等方式。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开发出HOWO重卡;陕汽引进德国曼F2000重卡技术,开发出德龙系列;重庆红岩走上了合资之路,与依维柯、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并引进意大利依维柯技术等;安徽江淮和韩国现代合作,引进其重卡技术,开发出格尔发重卡;包头北奔依托奔驰技术和兵工行业雄厚的制造、设计能力,开发出北奔重卡;北汽福田与奔驰戴姆勒重卡合资,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引进戴姆勒可达到欧V排放标准的OM457 12升柴油发动机。这让北汽福田重卡的混血儿优势更加显现。
与其他重卡合作公司不同,华菱采取了“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博采众长”多路并举的战略,开发出华菱重卡。格尔发技术也让江淮重卡在该细分行业赚鼓了腰包。在我国的重卡行业中,一汽集团可谓是该行业的鼻祖,其利用早期和苏联的合作,进行化消化吸收并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其自主研发已成为我国重卡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趋势之一。其解放重卡也成为我国重卡自主品牌代表之一。
从我国重卡的技术来看,无怪乎有三种衍生产品,一种是斯太尔系列产品,另外一种是德系产品,第三种则是自主产品。当技术来源基本相同的时候,做细、做精,无疑是在白热化竞争中的又一法宝。
中国重汽
中国重汽在国Ⅲ标准实施后凭借其自主研发的EGR发动机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其产品主要以自卸车和半挂牵引车为主。日前,重汽又首次推出了10×6自卸车,集中推广的区域将是路面相对平整的港口码头。10×6车型使用了三桥驱动,除了在三连桥技术上有所突破,重汽还首次在10×6自卸车上使用了AMT变速器和380马力高压共轨发动机。
一汽解放
一汽解放依靠汽车工业的摇篮优势,保有量比中国重汽略高一点。多年来已经深入人心。“虽然解放中重型卡车的发动机功率相对较低,但拉的货并不少,我们都比较认解放这个品牌。”多年来一直使用解放卡车的用户说。另外,对解放用户来说,一汽解放有自己的配套系统,供应链比较全,因此在关键零部件供应方面相对比较自如。
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包括普通载货车、自卸车、牵引车,半挂车,搅拌车、邮政车等500多个品种。半挂牵引车则是企业销售的重点,销量占据着解放品牌的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的50%以上。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作为重卡三强之一,和一汽解放一样,其重型货车主要集中在半挂牵引车上。在市场上,东风车桥的市场反响不错,这使其产品在性能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车辆的整体配置和匹配水平较低。导致真正东风车的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位长期从事东风的经销商对《汽车观察》记者说,“我希望厂家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配置、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优势。”
陕汽重卡
最重要的产品质量,今年实现了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换代;二是黄金产业链。我们有法士特、潍柴动力和汉德车桥的优先供应;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点,目前在行业我们是第一家给服务站的费用是次月结算的;第四点就是营销体制的变革。陕汽重卡的营销总监刘总告诉《汽车观察》记者。“长期以来产品品质的优势,我们的外观、精细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可靠性,稳定性,质量这块是有口皆碑的,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做风。”
目前陕汽重卡以自卸车和牵引车为主,专用车和载货车为辅,不过对于专用车来说,去年已经有了大的突破,特别是以水泥搅拌车为代表的专用车,随着十月份德隆M专用车的上市,将再次显现专用车的潜力。
北奔重卡
在所有生产半挂牵引车的重卡企业中,北奔重汽是主要重卡生产企业中半挂牵引车占产品比重最大的一个,2008年半挂牵引车的市场占到其全部市场将近90%。
在北奔重卡的用户群体中,散户和集团用户各占一半。这些用户多数都是内行,对车辆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看重的是北奔重卡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用性和稳定性。但是北奔重卡的车总重量似乎要比其他同类车要重些,如果北奔重卡能在轻量化方面再提高一些,那市场销量将会更好。
“牵引车销量一直处于相对高位,需求可能被提前释放,而自卸车的需求比较稳定,因此我们的储备重心依然在自卸车。”北奔重卡总经理助理汪宝营表示。
上汽依维克红岩
和其他重卡不同,上汽依维柯红岩(以后简称“上依红”)是中国最早的越野车生产基地,又是最早进行合资的企业。传统的品牌是上依红的一大优势,另外是产品优势。
“市场和产品优势都只是表象,最重要的还是技术,主要依托依维柯的技术,我们率先合资,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自然也就比其他企业较早。”上依红蒋建华对《汽车观察》记者说。
华菱重卡从2002年筹办之初,瞄准了物流卡车向重型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和当时国内大马力高端重卡市场高性价比产品相对缺乏的历史契机。目前,华菱重卡集中精力主攻30万元至70万元之间、30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