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研究智慧城市各部分之间的沟通方式时,关于是否建立城市操作系统的争论就喋喋不休。为了研究智慧城市技术,总部位于伦敦的软件公司Living Plan IT在葡萄牙波尔图城外的山上建立了一个研究园区,他们甚至为这片园区的名称注册了商标。
对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来说,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软件,可以允许用户进行一些常用功能的操作,如打开和关闭窗口、读取键盘输人、写入磁盘等,这样,每一个新程序都不需要重新开发这些功能。一个城市的操作系统将解决诸如处理打车费的支付、交换云终端服务器中道路传感的读数,或者验证一个想要回家的居民的身份等问题。当智慧城市的各个部分相互沟通时,城市操作系统就充当了中间的媒介。
对于工程师来说,城市操作系统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快捷、更低价。但是,对于商业战略家来说,城市采用唯一操作系统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使设计它的公司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分子。谁掌握这层专有的协议和基础设施,谁就会真正掌握这座城市的钥匙。就像Living Plan IT的一位高管曾经公开表示,“城市操作系统将控制城市里发生的一切。”
但是,某些公司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先例,已经为城市政府敲响了警钟oLiving Plan IT公司已经开始和一些将为其城市操作系统提供产品的技术公司开展密切合作,它们同思科以及传感器制造麦凯伦的合作,就像众所周知声名狼藉的微软和英特尔的联盟。
“微特尔”(Wintel)双寡头联盟多年来一直统治着台式电脑行业。多年以来,微软通过不开放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的源代码,以此来保证其办公套件(Office)比其竞争对手的产品运行得更加流畅,从而在办公软件领域获得高额利润。智慧城市操作系统的设计者们也将设计类似的“后门”为其谋取利润。
城市操作系统最明显的替代选择就是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基于有机演变的开放标准和软件进行开发。工程巨头英国标赫工程顾问公司的合伙人安德鲁·科默(Andrew Comer)认为:“在理想世界里,我们将拥有共同的源代码开放平台,可以容纳所有的系统,并可以管理相互之间的信息传输。在一个更为民主的环境里,为竞争创造更多机会,使得新参与者可以更容易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将互联网的成功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布局到城市建设中,会为整个产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一些大的公司将开始获得利润,最著名的就是IBM.它很久之前就接受源代码开放软件。打造这样的架构,意味着需要为数据共享、交换处理以及关键系统保障等功能布局基础性的微小组件。以网格形式而非树状形式打造智慧城市,将会符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观点,并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过程中的一大步。
建立正确的标准需要时间,但是正如第三章所提出的,已经证明这样可以有效推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而现在正是由于标准的缺失,城市难以集聚所有的力量,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放缓。正如“美国代码”的创始人珍妮弗,帕哈克的疑问:“能让我们不用讨论就进行合作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真正以人为本的城市操作系统应该像麻省理工学院的卡洛·拉蒂(Carlo Ratti)提到的:“人是城市最终的执行者。”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具备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允许开发者甚至用户设计新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的物联和服务网络将会加强社会交往从而使城市可以蓬勃发展。许多重要的服务将会分散到小社区的社交网络中,从而取代集中式的管理。相比之下,一个公司的操作系统也许可以节省照明费用或者防止黑客人侵,但同时也会削弱最需要保护的社区活力。
摘自:《智慧城市》
安东尼·汤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