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因此防衰老必须重视腿部的锻炼,尤其现在正值寒冬,许多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腿肿等症状,甚至导致全身不适,建议老年朋友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练腿的方法。
1.壮筋补虚揉腿肚
老人体质不如年青人,更容易感到疲劳,时常觉得腰酸腿疼,筋疲力尽。在中医看来,因身体疲劳导致的腰腿不适等病证多由年老血气不畅,或久坐久站、远行过劳、寒邪侵袭、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所引起,不妨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及时进行调理和日常保健。小腿肚上的“承山穴”,就是一个有效的“解乏穴”。
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顾名思义,承山穴正是承受着人体这座“山”。身体站立时,小腿肌肉自然紧张,承山穴所在的位置相当于“筋、骨、肉”的一个交点,是最直接的受力点。因此,当身体“不堪重负”时,承山穴也会“挺身而出”,帮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
平常可坐在椅子上自我按摩,也可躺着由他人操作,每日1到2次,每次10分钟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部位的深处有胫神经走过,按摩力道过大或特别敏感的人可能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不适。轻者停止按摩后即可消失,重者症状可持续数天。此外,久病体虚的人需要补养气血,不适合大力按摩此穴。如经多次按摩无效,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锻炼平衡常甩腿
老人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都会下降,平时多做甩腿运动有助于锻炼平衡性,促进腿部的气血运行。具体的方法是:手扶椅背或者牢固的树干,一腿固定,另一条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圈,做完还原,稍稍休息,换腿做,早晚各5次。这有利于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增加腿脚行走时的平衡性与灵活性。
3.活血化瘀干洗腿
“干洗腿”即模拟搓洗的动作,按揉腿部,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活血化瘀,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使四肢协调能力增强,减少老人跌伤的几率。无论是在床上还是坐在凳子上都可以试着做做,但是锻炼之前最好活动一下四肢,然后用双手握住一侧脚腕,自下往上揉搓20次之后,再按摩另一只腿。
4.关节强韧多扭膝
膝盖是老人较脆弱的关节,平时要加强锻炼: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按住双膝,以膝关节带动腿部顺时针转10次,逆时针转10次,每天2次。旋转幅度要尽量大,让双腿由弯曲到伸直,再由伸直到弯曲,每次都做到极限。长期坚持能增强膝关节韧性。
5.夜尿增多揉脚踝
冬季,老年朋友夜尿增多,按揉脚踝可减少起夜次数。中医认为,肾主水,以阳开阴合维持人体水液平衡,调控尿液生成、排泄。冬季阴长阳消,夜间阳气更虚,体内水液不能蒸腾气化,生成的尿液就会变多。
脚踝处的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字面意思是阳光照在大海上,具有助阳生火、蒸腾气化的功效。经常按揉此穴,可以激发人体下部阳热之气,使其从脚部向上蒸腾,让体内水液得到气化,尿液生成就会减少。照海穴位于脚内踝骨下方凹陷处,左右脚各一处,按揉时要两侧同时进行,每天早7点、晚9点各1次,每次10分钟。
【特别提示】
老人练腿可制药物护膝
如果老人腿脚不适,平时可戴护膝来缓解,自制药物护膝更是好处很多。药物护膝就是往护膝中放入活血化瘀的中药,用等量的当归、红花、乳香、制川乌、制草乌,捣成碎末,装到纱布袋中,一起缝在护膝内侧。为防止戴护膝时药末向下沉集,做的时候应把药末摊薄,然后用针把护膝缝成小格状,这样戴上药物护膝后,随着膝关节处体温升高,药物也会慢慢变热,药性也会不断地挥发出来进入机体,起到活血、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类型的关节炎,药物选择也有差别。如果是受风导致的旧病复发、疼痛加重,可在以上药物的基础上再加入防风,可起到祛风止痛的作用;如果是潮气和寒凉引发的关节炎,可加一些薏苡仁或附子,以缓解寒凉、肿痛等不适症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