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影:不务正业也赚钱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导电影,不务正业,导演
  • 发布时间:2015-12-25 17:19

  你是明星吗?你红吗?那你去当导演吧!总有粉丝为你买单,或许还能路转粉。你不红吗?那你也去当导演吧,说不定这个副业就是你未来的主业,你还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自编自导自演任何你喜欢的题材。

  明星转型做导演,似乎就像提到票房就说银幕数增长一样,成为内地电影圈的大势所趋。赵薇导演专业的毕业作《致青春》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男明星似乎更加坐不住了,青春片、公路片和黑色幽默皆有涉猎,而且徐峥、邓超等更是导而优则再导,他们从演员转身导演的成功之路,也许对即将前赴后继的同行们,更有借鉴价值。

  【邓超】

  作品:《分手大师》

  成绩:6.66亿票房

  手法:戏剧改编+恶搞喜剧

  虽然很多人认识邓超是在《少年天子》、《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一部又一部影视作品中,但其实真正铁杆邓超粉都是从迷他的话剧开始,“话剧”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就像是种幸运的营养基因。比如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话剧班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毕业后编入中国国家话剧院,从2000年至今,他已经参演过《翠花上酸菜》《大神布朗》等十多部话剧。

  让他晋升5亿导演俱乐部的《分手大师》就是改编自他的好搭档俞白眉编剧的同名话剧,而在《霸王别姬》、《生死场》等舞台方面丰富的导演经验,也是促成他成功走向大银幕必不可少的一环。他把属于舞台的夸张表演嫁接到电影当中,把贱贱惹人爱的生活价值观传达给更多需要大笑舒缓压力的观众中。很多人马后炮地把《分手大师》的高票房,归功于同档期的《变形金刚4》,却无视其背后求笑若渴的广大观众群。说到底,商业电影不过是种娱乐产品,如果可以身心愉悦,何乐而不为?

  【苏有朋】

  作品:《左耳》

  成绩:4.85亿票房

  手法:青春疼痛+网络文学

  从歌手到演员再到导演,苏有朋的每一次转型都与青春二字息息相关。他曾以小虎队的乖乖虎红极一时,那时他是70后的青春回忆;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形象,将他和80后的集体回忆联系在一起;现在首执导筒,选择了这部拥有1000万读者的网络青春文学《左耳》,90后们的小心脏被一击即中。

  在当下青春片爆红的大环境里,大胆起用新人是《左耳》做出的无比正确的选择,不用再让大龄演员“重返18岁”无疑也是对观众审美的尊重,而导演、制片、编剧也都是奉献出了电影圈试水的“第一次”。作为导演的苏有朋,不但对书中细节了如指掌,连剧本中每个演员的每句台词都记得滚瓜烂熟。原作作者兼电影编剧的饶雪漫曾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苏有朋“事情做在所有人前面,没有什么话好讲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然,就像好友赵薇在处女作《致青春》时搬出李樯、关锦鹏两位把关,《左耳》云集了《让子弹飞》的摄影指导赵非,《岁月神偷》、《窃听风云》的金像奖最佳剪辑陈志伟,曾获得第51届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的资深制片黄志明任监制。苏有朋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派上用场。

  【陈建斌】

  作品:《一个勺子》

  成绩: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

  手法:纯文学改编+文艺路线

  《甄嬛传》、《乔家大院》、《结婚十年》……曾经你眼中的电视剧男演员其实有颗超级文艺的心,尤其当你翻看他的履历,会发现他本人的喜好口味,或者说他在创作中所展现的趣味取向,与他所塑造的每一个你曾熟悉的角色都大相径庭。也许,像《一个勺子》这样自编自导自演是他实现自我表达最完美的出路。

  2000年的《菊花茶》是陈建斌的编剧试水之作,他所描绘的一段冬日爱情,浅淡宁静,令人回味悠长。而荒诞黑色喜剧《一个勺子》则完全反转风格,也是他的全面转型之作,抛开商业片哗众取宠的运作模式,观赏性和艺术性兼备,反倒别有一番风味。不过因为主演王学兵的涉毒事件,本来一个月前就应该公映的《一个勺子》被暂时搁置了,对于新导演陈建斌来讲,未尝不是一种阵痛的体验,他应该喜欢在困难和逆境中寻找突破。

  【吴京】

  作品:《战狼》

  成绩:5.43亿票房

  手法:动作设计+铁血硬汉

  在《战狼》之前,观众已经许久未见吴京在大银幕上的身影,至多也就是在《不二神探》、《新少林寺》、《西风烈》等电影中的匆匆一瞥。据他自己透露,为了这部硬汉电影他前前后后花费了近七年时间,吓走了不少投资人,最后只得自己顶上。

  不同于当下电影环境中的小鲜肉、暖男当道,习武出身且银幕形象基本都是铁血男儿的吴京,打造了《战狼》这部反其道而行之的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坚强、冷酷才是男人的责任心的表现,甚至希望能借这部影片创造出新的男子汉热潮。当然,演员的被动性也是促成吴京转型的原因之一,仔细想来,除了接拍动作电影,他想另辟蹊径也只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才能实现。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编自导自演是无奈,哪个导演愿意为你的一部作品等七年?”

  影片在今年4月上映,其独特的题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追捧,成为当月的票房黑马,也为春节档过后略显萧条的国内影市注入一剂强心针,因为谁也未曾预料到这匹战狼的异军突起。同时,吴京也以自己的成功试水,向大批有心转投导演行业的演员以及在商业市场始终郁郁不得志的老导演们,开启了另一扇门,尤其是在类型片的拓展方面。中国电影从来都不缺观众,照顾好一小部分,你就能赢得一个大市场,远远不必扎堆在三观混乱的青春电影里。

  【陈思诚】

  新作:《唐人街·探案》

  手法:电视剧改编

  虽然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热门转换已不是新鲜事,但一个导演把同一IP转换成不同形式,依然能得到观众买账却不常见。在电视剧版《北京爱情故事》走红前,陈思诚在表演作品方面,其实称得上代表作的并不少,如电视剧《士兵突击》、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等,是《北爱》让他真正走到聚光灯之下。之后,他趁热打铁地把电视剧改编成同名电影,保留了他和佟丽娅这对情侣组合,自编自导自演,票房成绩惊人。

  对于导演和演员双重身份的切换,在他看来,是两种工作方式,也是两种游戏,“我都爱,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兼顾”。而他自编自导,王宝强、佟丽娅主演的动作喜剧《唐人街·探案》近日在曼谷开拍,主打的就是《士兵突击》后他与王宝强再合作。

  【徐峥】

  新作:《港囧》

  手法:公路喜剧

  随着近年内地电影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泰囧》已成为标杆式作品,无论是演员转型导演还是类型片票房发展,凡与此相关的问题,都忍不住在结束时补一句:能超过《泰囧》的12.68亿票房吗?毕竟作为国产电影历史票房冠军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从1994年入行,徐峥在片场摸爬滚打,无论在哪个剧组都喜欢做些超过演员职责之外的事情,他自己的总结就是“爱管闲事”。所以《泰囧》连上映前的部分预告片和花絮都是自己剪的,当然他确实做到了“就要让那些拍喜剧拍得还不如演员好的导演没饭”。

  【何炅】

  新作:《栀子花开》

  手法:同苏有朋、赵薇

  《栀子花开》是何炅推出的第一支单曲,当年随着娱乐产业和湖南卫视的兴起,确实在年轻人中传唱度也相当之高,被收录在何炅2004年的第一张专辑《可以爱》中。电影总策划彭宇称将该歌曲拍成电影的计划事实上已酝酿多年,期间和何炅曾谈过很多次,直到2014年《栀子花开》十周年,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何炅表示,他要把人们内心中所憧憬的校园生活,用他特有的方式搬上大银幕。

  【王宝强】

  新作:《大闹天竺》

  手法:同邓超、徐峥

  毫不夸张地说,王宝强在华语男演员领域,开发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形象定位。回想他所有代表性的角色,真的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取代。

  在2015年中印电影合作交流新闻通气会上,他公布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从束焕、丁丁的编剧组合来看,大有延续《泰囧》之风的意味。谈及转型原因,他表示“这些年来拍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的权力太大,在片场就是无所不能的如来佛祖,演员就是孙猴子,再大牌也蹦不出导演的手掌心”,于是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剧本来表达一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当我看到《大闹天竺》的故事大纲时,我的小宇宙告诉我,王宝强,你当导演的时候到了!去干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