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_股市_金融
-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业板,注册制,证监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3-24 15:42
@证监会发布
2016年2月26日
【问:有市场传言称,自3月1日起创业板将全面停止审核,后续按注册制实施,主板和中小板暂时未定择期再做安排,请问是否属实?】
答:我会强烈谴责这些不负责任的虚假传言,我会从未单独研究过创业板注册制,根本不存在3月1日创业板全面停止审核的安排,也不存在主板、中小板择期再做安排的问题。
我们再次重申,编造、传播股市谣言是违法行为,我会已查处和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将进一步加大打击股市谣言的力度。同时,我会将加强舆情监测,及时澄清不实传言。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关注我会正式发布的信息,不传谣、不信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问:能否再介绍一下注册制的最新进展情况?】
答:关于注册制改革的问题,我会前期已做过解释和回应。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制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市场的环境和条件。全国人大做出的授权决定,为启动注册制改革的技术准备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证监会将按程序研究制定专门的部门规章、信息披露准则和规范性文件,系统构建注册制的规则体系。这一工作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此过程中,证监会将与市场各方充分沟通,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此之前,新股发行受理和审核工作的规则不变、程序不变。
2016年2月19日
【问: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近几年证监会在处罚信息披露违法案件方面的情况?】
答:证监会对各类违法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发行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利益,证监会一直以来将其作为打击处罚重点,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2015年,证监会依法对13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华锐风电等1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917.8万元,其中对7家上市公司采取从重处罚(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证监会可依法对信息披露违法主体处以30万元至60万元罚款。40万元以上罚款系从重处罚),对4家上市公司处以60万元顶格处罚;依法对16名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3人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37宗大股东超比例减持未及时披露、限制交易期内减持(短线交易)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共计2.6亿元。除此之外,还有5宗案件正在履行事先告知程序。
2014年,证监会对25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紫鑫药业等16家上市公司、发行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对12家上市公司给予从重处罚,其中对5家上市公司处以60万元顶格处罚,并对5名责任人员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2013年,证监会对28宗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绿大地等8家上市公司、发行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对5家上市公司给予从重处罚,其中对2家上市公司处以60万元顶格处罚,并对28名责任人员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初步统计显示,近三年来,证监会给予从重、顶格处罚的信息披露案件占该类案件总数的比例约为50%。此外,证监会还依法移送了一批涉嫌犯罪案件,同时鼓励投资者通过民事途径向相应违法主体主张民事赔偿。今后,证监会将继续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零容忍,保持高压态势,督促上市公司和各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问:有媒体报道,证监会近日叫停了QDII基金的申报及发行工作,请问是否属实?能否介绍具体情况?】
答:此前,我们注意到部分媒体报道了监管层要求基金公司暂缓申报及发行QDII产品的传闻,这些报道与事实不符。我会未要求暂缓申报及发行新的QDII产品,目前QDII产品仍按照相关法规正常注册及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