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亟待正规化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P2P,互联网金融
  • 发布时间:2016-06-07 15:35

  P2P、互联网金融已然成为跑路、非法理财的代名词。日前,上海部分高端写字楼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友谊的小船已然说翻就翻,“包租公”拒绝因租户跑路而带来的上门讨债、组团抗议等隐患。屋漏偏逢连夜雨,将互联网金融企业拒之门外的不仅“包租公”。有消息称:央视广告中心规定,互联网金融公司要在央视做公告,必须有银监会出具的证明,而截至目前,并无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拿到类似证明。

  面对这种尴尬的处境,互联网金融企业们又披上了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外衣。笔者认为,无论领域如何划分,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变,与“P2P”、“互联网金融”划清界限只能是隔靴搔痒、自欺欺人,在监管下积极整改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面对行业乱象,有关部门已经依据2015年7月央行会同十部委牵头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排查式监管,而那些为了逃避监管而自称属于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企业自然也在监管排查范围内,相信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在不久后确立,准入门槛、奖惩制度、交易数据监管平台等也将逐一建立,届时,无论是融资租赁、影视众筹、收益权投资还是合伙制股权基金,都将在监管范围内。

  笔者认为,监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对P2P、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定期排查,对问题比较严重的企业进行定期定点排查,同时建议开通24小时举报监督电话,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发现一例、举报一例、惩处一例。整顿一个行业容易,而真正让一个秩序混乱的行业重新走向正规难。

  P2P、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在这身外衣下,隐藏了过多的以传销、高利贷为本质的违法违规企业。虽然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普通群众还是要擦亮双眼,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更不要盲目相信低投入高回报的理财平台。

  李秀远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编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