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国的山水画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山水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9 13:08
党中国的画,以蜀中山水为主,自然就深深地打上了西南中国的美学印记。我看他的画,直觉得置身于峨眉、青城、三峡、剑阁,虽说是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阁天下险,而秀、幽、雄、险一经糅合,给人最强烈的印象还是一种朴茂灵动之气。尽管党中国的山水画已不是写实性创作,不是再现性的写生,然而,他毕竟是一位勤于写生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可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与自然的气息。
荆浩当年论画松,深入太行山写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党中国画过数以万计的写生稿,进入创作时,尽管他力舍原形,然而已尽得原神。他很少表现“仰观天地之大”,却时时都在表现“俯察品类之盛”,他的画面,山石、树木、杂草、花卉,万物争荣,生机勃发,如奏交响。尽管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用笔的提案反差也大,而我所看到的还是“众生平等”的优美和谐。它没有故作惊人的崇高和神圣,更没有矫情做秀,而是信手来去,采用最简单的语言——焦墨线条,表现了最丰富的大自然。
他对传统下过苦功。尤其是元代王蒙,创牛毛皴,擅密体山水。党中国也是密体,自然不能不研究王蒙。可贵的是,他学王蒙之后,又从生活实践中脱变为自己的独特语言,实现着由传统通向现代的转型。
擅长用焦墨与密体山水者,老一辈的有张仃先生,中老年有崔振宽先生,党中国算中青年。三代人像是三部曲,形式感越来越强。张仃先生还是偏重写生,追求神韵;崔先生已偏重写意,追求境界;党中国则把写生的原材料化掉了,形成了一种新的笔墨程式,整体看似乎很抽象,局部看又颇为具象,他追求的侧重点是格调,是笔墨与大自然相融合之后的流溢,这种流溢,充满着天朴,显耀着本真,实现着党中国的自我,并为中国传统山水的现代转型推波助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