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丁青一妻多夫探秘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西藏,一妻多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9 13:24
24 岁的拉珍和她的丈夫们收获虫草的季节尚未结束, 热心的乡长能为我们找到的采访对象非常有限。先是一位生活在一妻多夫家庭中的丈夫甲, 妻子和丈夫乙丙丁还在山上采虫草。由于考虑到我们的核心话题应该是女人才能解答的, 乡长便爽快地将我们带到拉珍的家。
24岁的女主人拉珍面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显得手足无措,就像她19 岁那年跟着媒人走进这个不大的院落, 面对一群老老少少的“丈夫”时那样。
5 年前的那个清晨, 美丽的藏家姑娘拉珍精心梳妆打扮,对丈夫和新家的憧憬让她有着轻微高原红的脸蛋儿上绽放出甜美的笑容。像某首歌里唱的那样:“那是天上的卓玛, 骑着白驹要远嫁。”
丁青, 是一个她从没听说过的遥远地方。在她看来, 圣城拉萨也不过如此。但这个山清水秀、天高云低的地方, 那某一所低矮的院舍, 以后就是她再不可能离开的家。
她从没听说过的还有, 要跟她一起生活的并不是某位素未谋面的阿哥, 而是一家5 个老少爷们儿。年过半百的父亲, 和他那四个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儿子, 他们的目光充满期待。
通过乡长的翻译和拉珍羞怯而简短的回答, 我们无法像电视剧编剧那样还原她当时应有的内心矛盾与冲突。一个女人符合正常逻辑的反抗、挣扎, 以及种种激烈而悲壮的行为, 我们的所有人道主义关怀和好奇, 在她的沉默和尴尬面前都不值一提。
她的目光经过略微隆起的腹部, 散落在脚下那片一无所有的黄土地上。她肚子里怀的是第二胎。之前, 她曾经生过一胎, 但可怜的孩子一出生便夭折而去, 对这个家毫无眷恋之情, 留下伤心的母亲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
乡长说, 理论上她可能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但这种一妻多夫的家庭究竟是怎样共同生活的? 几个男人和他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女人如何平安地同处一室? 这些令人好奇的问题, 我们却无从得到答案。拉珍和乡长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个家很和睦。
“你最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 如果可能, 你最想跟哪一个单独生活?”
这显然是一个多余得有点不识趣的问题, 拉珍没有任何要回答的意思。她只知道, 当初要嫁的是家里的长子, 那也是这个家未来的“家长”。现在的事实是, 她跟“目标丈夫”登记注册后, 其他几个一起成为了她的男人。乡长提醒我们,就算她心里有倾向, 也不可能告诉别人。这就是规则, 这就是生活。
在倡导爱情自由和一夫一妻成为主流的世界, 与一位生活在一妻多夫制度下的女性对话, 注定不会轻松。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 离开拉珍家的小院后, 乡长带我们参观了拉珍家正在修建的新房。一排四开间两层楼小洋房, 据说是为以后四个儿子分家独立门户准备的。
分家, 解脱还是折磨?
随着藏族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去, 接触外面的社会,接触新的生活方式, 分家, 已经在很多一妻多夫制家庭中开始流行。在丁青县城郊的协雄乡, 乡长告诉我们, 原来乡里登记在册的是700 多户, 现在统计的数量已达到1200 多户。也就是说, 在以一妻多夫制“出名”的丁青, 打破一妻多夫制的旧传统, 融入一夫一妻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拉萨定居已经10 年的女作家羽芊的新书《藏婚》, 给我们讲了一个以塔热村一妻多夫婚姻为原型的故事。
一个同样有四个儿子的藏族家庭,2003 年初, 父亲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订了亲, 姑娘是临村的卓嘎。在结婚前一周, 这场似乎水到渠成的婚礼却发生了变故。
老三朗结率先提出自己不想跟哥哥们一起生活。他说:“如果跟他们一起结婚, 今后我就无权在拉萨找老婆。我今后想在拉萨生活, 自己成一个家。”父亲考虑到朗结生性较懒, 又是老三, 也就不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