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灾难中看日本教育水平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日本,地震,教育
  • 发布时间:2016-06-27 17:17

  日本是一个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国家,平日里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市民几乎已经习惯了地震。地震作为对人类损害较大的天然灾害之一,发生迅速、破坏性强是其主要特点,往往人们因为一时无法应对很容易造成慌乱,但日本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次的地震,在灾害面前,却真切反映出这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上令人佩服的地方。

  【日本震后虽然满目疮痍,但秩序井然】

  超市门口,居民排队购物,超市仍按原价供应货品。道路上,虽然红绿灯已瘫痪,也没有警察指挥车辆,但车辆通过路口时,仍会相互礼让。地震造成大范围停电,但人们仍能冷静地寻找亲友下落,大家排成长队等待打电话向家人报平安,没人喧哗或慌张,无人插队,为了让别人能尽快使用电话,打电话者都尽量减少通话时间。到楼下避难的人们,也都非常安静地在公路中间的绿化带上等待,不会占据公路阻碍交通。避难的人们都撤离后,不会留下一张纸片,没有一个烟头。这等令人惊奇的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鲜得一见。

  这与日本人的观念有关。

  【日本人深信“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保护个人”】

  每个人只有按照集团的统一要求去行动,也就是心里想着“和大家一样”,才能在统一行动的集体中得以生存,正是这种“和大家一样”的想法,使得他们有了整齐划一的行动,默契的配合,和井然的秩序。这样,他们不仅容易形成合力,克服困难,也能保障系统运行的效率。

  【日本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不给人添麻烦”】

  日本人任何场合下都会排队,即使地震灾难面前也是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想的是“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可以说,“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常识。而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乱扔垃圾等都被视作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

  【日本的素质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

  下面是一位日本留学生分享自己在日本的经历:

  “日本的小学教育很令人钦佩。在中国受到过中国教育、在日本受到日本教育的我更有深深的体会。每次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它时,感觉都有不同的发现。

  日本的小学生有几个特征,比如、压力小、课外活动多、作业少、等等,中国是完全跟日本相反的。中国小孩由于上学书包很重,大家都让小孩子拿拉杆书包。今天主要想把日本小学生的特征以及教育方式给大家介绍介绍。

  我弟弟现在在上小学5年级,在观察这五年中,我感觉和我那时相比有些许变化。说不定这也是环境而造成的,但是当你观察日本的小学教育,有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行动说不定都比不上小学生。

  【学校规定:高年级学生接低年级学生上学】

  日本的小学生一般都是去自己家附近的小学,虽然从小就去私立小学的家庭也有,但还是不多。我家离小学校只要100米,早上8点半才上课,大概5分钟就能到学校的他,每天早上7点50就从家出发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去学校之前有任务。每天要绕300多米,去接周围低年级的学生,把他们带到学校去,这是学校规定的。

  当然这也是我弟弟经历过的事情。一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带队,把低年级的学生夹在中间,最后又是高年级的学生。前几天弟弟由于比平常起来晚了一点,他饭都没吃,7点50分准时跑出去了。我问他;你怎么不吃早饭啊,他说;今天轮他带队,迟到的话会低年级的学生会等他。他跟我说后,马上冲出门外了。

  【学校从小培养学生团体行动】

  我听后,愣了一下!但感觉这教育就是不错。他们为什么要团体行动呢?这是因为学校从小就在培养他们的团体行动,高年级的学生要保护低年级的学生,这也是在培养他们。

  【学生书包都装有报警器】

  大家书包上都有一个报警器,如果看到坏人,他们按这个报警器后,周围就有人来救他们。所以这样家长也放心。由于有团体行动,当然也没有小学生迟到,因为他们会知道迟到是要给别人添麻烦的。

  【学生戴小黄帽蹲在地上等车】

  今天早上出门,上车时看见一群戴小黄帽的学生们蹲在地上等车。因为蹲下来安全,而且好点名。车来后,蹲在前面的班长站起来把手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后面的小孩,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我发现在旁边等车的公司职员也都露出了微笑。

  【学校从小教育要给年纪大的人让座】

  上车后,车厢里空空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坐。因为如果50多个学生一起坐的话,其他的乘客就坐不了了。学校从小就教育他们不管是老人,还是残疾人,只要比他们年纪大的人都要让座。

  日本的小学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他们团体行动,周围遇到了困难,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同时在这里面也在告诉他们,由于团体行动,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能迟到。(来源:搜狐公众平台,有删改,原文标题《日本地震体现出的日本教育,不得不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