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换道先跑,并不是“赢者通吃”
- 来源:汽车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17
“我们是一个用户体验的公司。”
对于自己公司的定位,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直接表示。这个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的造车新企业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了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的投资。以“创新”姿态出现的他们希望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的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打造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品牌”。
从 2014 年 11 月成立,到 2016 年11 月,第一款车型 EP9 在伦敦亮相,蔚来仅用了 2 年的时间,诠释了以“互联网思维”造车的速度。不过,这辆号称全球最快电动车,第一批只生产了 6辆,虽然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蔚来宣布将再生产 10 辆 EP9,但因为毕竟不是量产车,虽然推出了超级跑车,但蔚来并不能完全为业界所认可。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造车”近三年的李斌分享了对于汽车产业并不是“赢者通吃”的生意的看法,以及从“弯道超车”到“换道先跑”,从“颠覆”到“合作”转变的思考,并高调宣布,在上海车展上曾经亮相的蔚来量产车 ES8 将在今年年底上市。
以下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17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新进公司的机遇
我觉得在中国现在这么一个时候做汽车的创业者还是非常幸运的,中国的产业基础包括政策的引导,包括消费者愿意接受创新的产品意识,都给了我们新的造车公司非常好的历史机遇,在任何一个别的国家都是没有过的。
我们以前经常讲弯道超车,但弯道是很难超车的,我觉得智能电动汽车给我们的,不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而是换道先跑,换道就看谁先跑,跑的快一点,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你当然就有一些优势。
在去年发布 EP9,德国最大的媒体记者就问我,说你们做的事情宝马、奔驰、奥迪做不出来吗?我说我不知道,但是至少他们没有做,这个就是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对于现在汽车行业来讲,特别是越成功的企业,对发展智能电动汽车越犹豫,这就是我们新进公司的机遇。
今年的 5 月份,我们的第一辆车就已经下线,目前有一百辆车在全球各地进行测试,包括天汽中心,还有四台车已经在美国硅谷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测试。我们在全球 13 个城市有超过 2900名员工,来自全球 40 多个国家,在我们这 2900 多人里面,有 70% 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中有一半是跟车辆有关的,另一半是跟软件有关的。
将来汽车会变成什么样?
2007 年,Iphone 出现之前,大家把手机当成通话工具,而今天大家还是把汽车当做交通工具看,但往交通工具里加进一些新的技术,这个产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认为汽车最终将和现在仅仅提供交通出行体验的产品会完全不一样,我们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越来越清晰,不仅是交通工具,还一定是一个由软件驱动的汽车,是一体化的服务体验。以前的汽车,不管是迭代还是更新,比较像打鼓,一个鼓点,一个节奏,三、五年一个小更新,大家比较跟随这个节奏,而现在是软件、服务一体化的体验,汽车产业的思维要至少进化到“交响乐的思维”,可能有打鼓的,也可能有拉小提琴的、弹钢琴的、拉大提琴的,怎样把这样一个更复杂的音乐形式能够真正很好地组织起来,对于现在的汽车公司,包括新创的公司,挑战是非常大的,这些挑战有的是思维的挑战,有的是机制、人才各方面的综合挑战。
与传统车企的合作方向
目前,传统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意识到合作是必须的事情,但合作的方向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第一是与整车、电动车,“三电”的新产品技术相关的部分。以前的汽车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成熟的供应链在很多方面给新造车公司提供了基础,但新的供应链,特别是电机、电池的成本占整个车的成本比例在大大增加,这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这个情况,是不是汽车公司应该一起讨论一致性的标准,或者一致性的产业布局,来分摊这个成本,我想,这是整个汽车行业要思考的事情。
第二是对于软件的部分。传统汽车公司以前认为软件是静态的,比如车联网的软件、车上的 BNS 软件,都是相对静态,可是今后的软件跟人工智能,还有实时云计算和大数据都是汽车自身的生态系统,是不断迭代的生命体,这和以前的软件完全不同。谁能够先建立起从数据到人工智能的学习,到能力的提升,让更多的车辆采集数据——谁先建立起这样的循环,谁就能够有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最领先的优势。我认为这些是一个公司完成不了的,汽车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生意。比如,特斯拉的产能、车的定位、车的用户群体毕竟有限,过几年后,当更多的联网车采用无人驾驶时,特斯拉的数据采集速度就比不上别人,因此软件融合是汽车企业要考虑的事情。我认为,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将来是联盟之间的竞争,将更加基于数据和软件来驾驶。
第三是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因为智能电动车更依赖于本地化的基础设施,充换电网络也是需要融合的。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作为一个新公司,我们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与现有车企的合作。例如,我们和江淮合作制造,虽然有很多人说这是代工,但这个合作远远比代工深入,目前我们的合作成果还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在合肥的世界级工厂早就封顶了,今年的 5 月份,工厂已经下线第一辆 ES8 车,这是中国第一辆完全自主的全铝车。在这个过程中,蔚来的来自于宝马等豪华品牌先进制造管理人才和江淮的一线制造技术工人合作得非常紧密,我们双方有一个合作非常紧密的小组在保证各方面顺利前进,这确保了今年 ES8 在今年 12 月中旬能够正式的上市。作为一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我们纵向研发一个世界级的产品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从制造,到车辆能够上市,创造了一个非常快的速度。
另外,我们与长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希望与长安进行一个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这不是简单的合资,是一起创造一个新合资模式,目前双方的准备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会投入正式的启动工作。
我们还成立了一百亿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在车联网自动驾驶,包括储能新能源和新材料相关的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投资。截止到目前,已经承诺和实际投资超过了 30 亿人民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真真正正从用户端进行创新,然后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智能电动汽车,配合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我们从用户端、市场端进行努力。我相信未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一定会是创新的公司、创新的模式主导产业,这才是中国汽车实现汽车强国比较可行的道路。(曹晓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