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7)8-001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与层面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进行革新。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要对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加以创新,力求达成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本文就高中语文作业现状分析,探讨提高高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作业现状

1.作业随意性严重。识记类的抄写、摘抄多是要求形式的抄,而不是实质性的记与用,没有具体要求周记、日记内容与手法训练的侧重。诚然,学生通过大量的抄写、练习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获得一些解题技法,但是缺少针对性的作业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消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学生只是为了交作业而完成作业,做作业成了应付老师的差事。

2.作业形式化突出。很多学校都规定各学科的作业量,这一出发点是好的,通过控制作业量可在某种程度上迫使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检查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情况时,学校的要求又是模式化的。这样,教师为了应对学校的要求,不敢设计新颖的作业,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在作业中反馈出来,如此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听、说、读很难在书面作业上体现出来。教师只注重让学生写,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能得到全面提升。

3.学生要完成的作业量或多或少,多数情况下是书面作业量大,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没有时间进行下一课的课前预习,更没有时间自主阅读课外书籍提升能力,拓展知识面。再有就是老师在作业批改和评价中较多地关注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甚至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途径

改变高中语文作业现状必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多样化的形式注重训练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能力,这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凸显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训练和提高的针对性。首先,要改变巩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作业目的的意识。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从而主动通过做作业来弥补和提高。如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一向不足,因此,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诗歌鉴赏类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加强对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其次,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现有水平,突出作业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的作业也应如此。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学生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师就可布置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学以致用,作业训练的目的性增强了,学生感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第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作业,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突出作业的实践性与探究性,让学生合作中提高语文思维的品质和学习能力。因此,让他们有选择地完成作业,有利于不断激发他们攻坚克难的信心,在鼓励赏识中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没有必要让他们反复、机械地完成一些低难度的作业,给他们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其发展。

总之,目前高中语文作业的现状是高耗低效的,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的作业使得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根本达不到检测学情,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因而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改变对作业的认识,精心设计有效的作业,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语文习效果,通过作业训练促成学生的个性成长,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的提高。(李春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