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信念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2-06 10:29
你能给 GT 下定义,我也能
抵达下榻酒店为时尚早,报到时一份还没被其它媒体老师抢先登记光的试驾车单被送到我面前让我挑选试驾车。呦!这次 6GT 试驾活动的车队阵容还真不小,各种车色以及 640i、630i 两种排量规格可选,我该选哪辆车呢?
你一定以为一身操控热血加打了鸡血的笔者会选动力性能更强的 640i GT 车型,对吧?告诉你,错了!我选了银色车身的 630i GT,理由很简单,我知道 640i GT xDrive 身上有一堆顶级“特调”──四轮传动、“Executive Drive”魔毯空气悬挂系统、主动防侧倾系统(离地间距可 +20mm 或 -10mm)、第三代平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B&W 音响系统……等。没错!这些配置都是让“GT”── Gran Turismo(盛大的旅行)更舒适、华贵、优雅,更名副其实的加分项,但我更好奇的是,这款被定义为当前 BMW 品牌旗下GT 车型最高端的产品,如果褪去了世人认为理所当然的层层华服,用自身本领来诠释“GT”会是如何?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 630i GT 不够豪华,相反它的配置也应有尽有,足够甚至超出我对享受一趟旅程、一段驾驭过程所需的期许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它也会是未来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主力军!试驾路线起自上海玻璃博物馆,终于江苏溧阳天目湖,老实说就路程本身看跟“GT”传统定义的英国到意大利罗马相比相去甚远,顶多可能只有堵车规模算是比较“盛大”,但途中经过的江苏甪直对笔者来说倒是意义重大,因为那里是我与结发爱妻情定终身的地方,再加上好久没故地重游,正好趁此机会重温记忆,是故这趟旅程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我姑且把它称作“爱,回温之行”(但……对不起,老婆,这趟没有带你来,我很乖的只有跟 BMW 6 系 GT 在一起喔)。
关于眼缘
我一直很相信”眼缘”这两个字,好比说笔者外貌长得抱歉但也能被我老婆看上,只能说缘分天注定。而我与 6 系 GT 的相遇,似乎就有这般天雷勾动地火的触电感──虽说行前我已经透过官方图片看过许多次 6 系 GT,但当我一走入玻璃博物馆大门,直视其正侧车身的“三线归一”时,我没想到车厂说的来自 GT、来自 5 系……balabala 设计元素,就单纯只觉得两个字 :“投缘”!是!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你不用跟我讲是出自哪位设计大师的手笔,我就是看了顺眼且喜欢,理由或许在于 6 系 GT 比起 5系 GT 有更拉长的身形,更流利畅快的车顶线条,把5 系 GT 原本那种高大但欠霸气的架式感给一口气补上来了,整体看起来创新但又不跳 Tone,立体而兼顾和谐,是我喜欢的风格。
相对来说,6 系 GT 的车头有比较浓郁的家族气质,在 5 系、7 系身上得以探见一二。车尾,我想来特别说说……。一开始远望 6 系 GT 的车尾,只觉得它就是设计线条比较丰富而已,但直到走近一瞧,才发现其尾灯中别有洞天──这尾灯应该是 BMW 品牌现存尾灯造型最立体、最特别的设计,不从斜侧方 70度角看会容易疏忽它有着独特的导流凹槽设计,如果我是有感觉的风,在车辆前行时就会顺着这道沟槽去到车尾,然后翻身仰望天空,看见我的风儿小伙伴在从 6 系 GT 的车顶后倾线向后滑下,在尾翼这儿像是上了滑板坡跃然飞起,很是有趣。当然,以上只是笔者胡乱臆想,流体力学里的风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途经苏州,知名建筑师贝聿明的老家,忽然想起他曾说过的名言 :“人与自然共存,创意是人类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感觉 6 系 GT 似乎就是这样一道车与风、人为与大自然媾和的作品。喔!虽说在我印象中,无窗框设计的车往往会与风在噪音上有比较“纠结的情感”,但 630i GT 对此倒是处理得还不错,车速120kmh 时车内静肃性还是可以的!
面对盛大的旅行,怀抱温柔但足力坚毅前面说过,对于 GT ── Gran Turismo,世上已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你可以学我一样给它下个自爽的附加定义,但至少水准不能太 low,不能开个面包车载着砖从 A 到 B,那叫运输 ;也不能开个 Polo 从海岛到新疆,那叫穷游,就算主角是韩寒也一样。至于我的“爱,回温之行”如果换作开我自己的手动挡车,那也叫折腾,唯有我+ 630i GT 方有“盛大”,为何?
坐进 630i GT 内,我首先遇到的情况是前座椅就算调到最高,我的视线也未及车头边界,但奇怪的是它又不像乘坐低底盘跑车时惯有的目空一切即视感,也未有乘坐 SUV 时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威严感,我能理解的道理其一是我长得太矮,另一是 6 系 GT 的设计师就是希望我这么坐,车身给到有点包又不太包围的气氛,犹如传统贵族乘坐马车长途旅行的感觉,既安全隐私亦能看世界,这是 GT !还有,我所试驾的630i GT 座椅,与传统印象中欧系车那种强调包覆性的座椅大相迳庭,它不怎么重视包覆性,坐起来舒适得简直像 Natuzzi 顶级沙发,尤其可调椅背倾角的后座椅更是如此。至于空间,体感上,630i GT 的底盘与 7 系系出同源,3070mm 轴距造就的宽敞度对我来说比够用还充裕 ;视觉上,面积大约 1 平米大小的全景天窗提供了良好采光,加上大面积倾斜后窗补充亮度,都让我的身体对空间毫无怨言。
但……毫无包覆性的座椅,车辆过弯时身体会不会东倒西歪呢?一开始我也这么好奇的……
笔者试驾的 630i GT 并未配备“Executive Drive”魔毯空气悬挂系统,但在行程前段某几处路况不良的高速公路上,我已经发现这车的悬挂设定其实也很富有“魔力”──其减震器的设定基调偏于硬派,经过路面起伏时会从我手握的方向盘上递给我忠实反馈,比起国产化之后的 3、5 系车更保有欧式调校风味……不!甚至比我印象中的 BMW 纯进口轿车还稍稍硬一点,大概逼近M 系的水准。但厉害的是,630i GT 的减震器硬中带 Q,“路见不平”时的吸震反应极快、极富韧性,只闻底盘下闷哼一声就轻松带过,丝毫没有因为路况不佳而反应出车身不安定的感觉,而这恰好符合一趟 GT 旅行该有的要素──要让驾驶人感觉到自己驾驶的车行走在何种路况,但又要把震动处理得恰到好处,让舒适流淌得贵气而不做作。另外请注意,笔者前面说路感反馈在方向盘上,但乘坐感又兼得舒适华贵,何解?
答案还是……沙发一般的座椅让身体满足了!还是回到再前面一个问题……我在天目湖边的山道上刻意提高车速过弯,要说我的身体一点都不左摇右晃就等于我在骗你,但我可以对天发誓,630i GT悬挂系统抑制车身侧倾的能力超乎想象,电动稳定杆+主动转向系统有如神来之笔,四条倍耐力 P Zero 轮胎的抓地力也足够可靠,令得我车速越发提高、劈弯越玩越 high,直至最后也都没能把这货的极限催逼出来,而这时我需要做的只是双腿出点力靠在车门与中控台,身躯虽说不像坐进桶型座椅那样稳如泰山但也不会疲于“控制我自己”。哈!我肯定这种“GT”乐趣是古代贵族无缘拥有的!
至此容我再妄加理解一次 630i GT ──它的悬挂设定似乎生来就是要与舒适座椅珠联璧合的,悬挂软一分则遇路面坑洞及高速过弯会车身欠安定,座椅硬一分则乘坐起来不舒适,这确实是一种学问。
对盛大的旅行,运动起来更带感
说回“630i”这几个字!懂 BMW 的朋友应该知道,它代表这车搭载的是 2.0L 排量 TwinPower 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参数则与 730Li 看齐,最大扭矩可达 400Nm,推动 630i GT 此等大型 GT 其实并未出现我想象中的乏力,端视驾驶人如何运用驾驶模式。
怎 么 说 呢? 630i GT 提 供 了 SPORT、COMFORT、ECO PRO 三种驾驶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之大,比起 5 系、3 系等车型上的设定尤甚,好比说在 COMFORT 模式下,变速箱会以二挡起步,并且保持发动机转速尽量维持在低转区域,跳挡反应也好像弹棉花一样,一切都轻轻柔柔、舒适至上 ;而在 ECO PRO 模式下,以上温文儒雅的态度更进一步,并且还加上了动能回收。老实说,这两种模式确实很环保、很舒适,但对我来说实在温了一点,温到几乎找不到我印象中 BMW 的性能调性,也感觉不出400Nm 的火力何在,个人是不太感冒的。但 SPORT模式可就让 BMW 的驾驶乐趣元神归位,也是我此行全程使用的驾驶模式,在此条件下,变速箱换挡反应很能跟上我的驾驶意图,发动机也总算火力全开,加速劲道之于 630i GT 是足够使用的!
如果你从我的文字上很难想象一台 2.0L 排量发动机榨出 400Nm 扭矩是何等水准,那就随便到网站上搜一下 3.5L 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看看其平均扭矩输出会是多少数值,你就会感叹神奇的涡轮真是性能春药,TwinPower 双涡管技术则更像美酒让药力来得更渐进且强猛些。是故,以往人们谈及Gran Turismo,往往都认为大排量发动机与强猛动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 630i GT 用性能实力刷了它在 GT 界的存在感。当然,如果你是更坚持大排量等于一切的人,640i GT 身上那台 3.0L 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许更能满足你。
原来信念不是目的地,是过程
6 系 GT 配备了五维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是可以让操作者透过五种方式掌控车辆各项功能的整合科技,个中细节笔者在此不予赘述,总之就人性来说,单一目标提供更多选择方式可达成,人就越能得到安全感与满足感,这是一趟盛大的旅行不可或缺的。至于我要强调的,则是 6 系 GT 算是当前少见具备无线对接 iOS 设备、内建 Carplay 系统的车,出发前BMW 发给我一个 iPad,里面已经把这趟旅程要前往的几个导航 POI 兴趣点都设定好了,于是我只要选择下一点去哪儿,将地点透过 iPad 推送到车载系统上,导航就能随时准备好带我去哪儿,这点比起用iDRIVE 来在层层选单选择地点方便多多,甚至我觉得比用语音控制都更理想,因为我不用等到上车之后才匆匆忙忙选择要去哪儿,那对一场盛大旅行该有的优雅从容似乎是种亵渎。
同样,透过 iPad,我也可以办到检查车况、寻车、预先开启空调……一堆功能。不知道你注意到没,笔者特别强调的几乎都是在上车之前可以办到的事,理由在于我喜欢专注,我喜欢在驾驶之前先把种种琐事搞定,然后开车时心无杂念,仅只享受驾驶!
抵达天目湖边时,我并没有像传统英伦贵族抵
达罗马时那般饮酒欢庆,相反我倒开始怀念之前百里奔袭的过程。嗯!原来 Gran Turismo 对我来说意义不在距离或终点,而是在于旅行的过程,而此行我的伙伴 630i GT 给了我舒适、驾驶乐趣……一切“盛大的旅行”该有的感觉,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种信念,让我愿意对旅程付出期待,乐于从驾驶中收获感动,而不是像一般试车套路试完匆匆收工,或是像赶银行下班前取款为生活而生活。
这是 6 系 GT 之于我来说的神奇力量,至于我定义的“爱,回温之行”,确实此行之后我有些爱上630i GT 了,我想让我即将迎来的小生命也一同享受盛大的旅行,不知道老婆批不批预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