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寒冬里,写这一篇文章绝非劈空无据。
我们想念阳春,想念草长莺飞的、有杏花烟雨的江南。
时间没法子一下子疾走到春天,我们便找一位春天的代言人,代表那明媚的季节,给世界以暖意。
我们选择的,便是——阳春面。
暖血
看过《圆月弯刀》的朋友都知道,刀神丁鹏就是在吃面的时候遇到他的“好朋友”秦可情的。
那时,他一次点了六碗阳春面。
这也不奇怪,古龙笔下的人物基本都是大胃王。有的David是为了补充能量,有的David则是为了寻求温暖。
也许,阳春面同时把这两种珍贵的东西都给了丁鹏——这个孤独的孩子。
不像在万松山庄吃到的“一盘香菇青菜、一盘山药木耳、一盘青椒肉丝、一大碗葱花蛋羹,还有满满的一小桶的白米饭”,带给他的只有无比精美的苦痛。红汤
阳春面又称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最经典的苏式汤面。民间习惯称农历十月为小阳春,苏沪的市井隐语便以十为阳春。阳春面刚上市之时,价格正好是十文钱一碗,诶,来得正巧,就得了个“阳春”的雅号。
阳春面对汤底要求极高——必须是骨头熬出来的高汤。汤要清而不油,味要鲜而食后口不干。面条煮熟后放入汤底内,也要持敬守法。问:何法?答曰:三层面,一层叠一层。
有人说,这面清如玉龙,让人想起“阳春白雪”,所以得名。也许是丁鹏听了觉得心里慌,因此挥刀劈砍,将面染红了,于是有了白汤忠粉心中的异端——红汤阳春面。
只是,异端二字便压得住刀神的愤怒吗?
世界倘若如此清白,嗜血的他尚有何地可用武呢?
我想,他吃的那六碗中,一定就有红汤的阳春面。
欣赏
在丁鹏吃的每一碗面里,都有他的寂寞和不甘。
但有的人吃面,就像见了一位美人,忍不住开口撩拨几句一样,要的只是一种纯粹的愉悦。
被称为美食界第一丑角的乾隆,一辈子干的都是这种勾当。
乾隆27年,这位清高宗模仿隋炀帝杨广,下江南来了。当时,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看到了一个面摊,就凑上前,想尝尝鲜。小二很快端上一碗清白如雪的面汤,乾隆伸出轻浮的舌头,尝了第一口,登时像发了羊角风一样大叫起来。
路人纷纷掩面而走,为自己身为这一位盖世傻子的臣民感到羞耻。
乾隆倒没注意到其他人的举动,只是一个劲儿说:“太美了,太美了!”在他心里,大概这一碗面和一位倾城佳人也没分别吧。
站在月光下看他的丁鹏,却从来没有余裕去欣赏一位美人,甚或是悠闲地吃一碗面。
静观没有意义。
他只有渴望。
赐名
继续回到乾隆的世界。
他觉得面好吃,便向小儿请问“芳名”。小二说:“英雄流血,傻子无名。这碗面就像你一样,没有名字。”
乾隆也没生气,心想,我怎么也得给它取个名字,才对得起刚才我心弦轻颤的那个瞬间。他想了想说:“人间无限佳意,都是‘当春乃发生’。如今正是阳春三月,就叫它阳春面吧。”
悠闲地品尝,不顾形象地叹赏,然后给这“宁馨儿”取个好名字,以应春时。乾隆的世界,真的比丁鹏暖了太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