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非得靠妈妈?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7 16:46

孩子成长的过程,终归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不一样,多一些人与孩子接触、互动,他就有机会学习到更多。即便方式不“科学”,也可以转化。毕竟,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反,即使我们真给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将他包裹起来,与我们不认可的一切隔绝,令他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未必是好事。

教育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同的方式、理念,都有优有劣。引导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传递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帮助他养成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这会是更有益的滋养。何况,我们如何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处理问题的办法,他将来也会复制同样的模式去面对持不同意见者。

况且,即便早教的工作完全由妈妈承担,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我也观察到不少人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因为与外界脱节,经济上需要依赖丈夫,不能得到个别家庭成员的理解,很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将孩子当成体现自我价值的心理拐杖,与孩子过度黏连,反而影响孩子成长。而且,妈妈本身有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态度,也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真的要为了早教而辞职吗?

要不要辞职,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早教这件事,使孩子朝着更有益于他成长的方向发展。若辞职,家庭成员都理解,自身心态很好,不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及自己的状态,可能是一件好事。否则,辞职未必比不辞职好。所以,孩子由妈妈一个人带,还是其他人帮忙一起带,我们需要比较、衡量,以采取对孩子负面影响最小的方式为佳。

虽然上班会导致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要实施早教,对很多妈妈来说似乎也成了问题。不过,早教成效如何不取决于时间的多寡,而取决于陪伴质量的高低。只要有心,哪怕我们每天花比较少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样可以达到早教的目的。上班的妈妈们无须过于焦虑,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了,陪伴孩子时做到全心全意,哪怕每天只跟孩子一起玩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一样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让早教轻松愉悦的关键词

早教,不需要设定预案或计划,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需要家长全能,不需要花很多钱,更不需要带着孩子东奔西跑,赶场去上各种兴趣班,甚至也没必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让各种信息充塞了我们的头脑……无论是妈妈,还是其他家人,早教都可以很轻松、很愉悦、很有效,只要我们把握几个关键词:

尊重、理解

尊重、理解需要建立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之上。当我们能淡定地面对孩子那些令我们抓狂的行为,就育儿的烦恼大抵源于“我执”。因为“我执”,我们看到的只有“我的观点”“我的期待”“我的感受”“我的情绪”“我的……”当我们纠结于这些“我的”时,某些重要的部分就被忽视了。若破除“我执”,懂得变化,一切皆可转化。如此,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烦恼呢?。

不会生起负面情绪,我们的智慧才会生发,才能在满足孩子阶段性心理需求的同时,引领孩子的行为走向正确方向。

变通

● 凡事都有替代方案,不可过于教条。当发现某条路走不通,或者走得不顺畅时,可以考虑换一条路走。

● 处理问题时,未必凡事都针锋相对,看似“和稀泥”的方式也许更有效,更能传递给孩子智慧与正能量。

● 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或参与某些活动时,若孩子变得不配合,他的行为提示的也许是另一条路、另一种方案,要思考是否可利用,或反思是否方式不得当,需要改进,而不是想当然地遏制孩子的行为,牵着他的鼻子,让他亦步亦趋跟在我们后面痛苦地走。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把握契机实施教育的智慧。它意味着:

● 如果我们能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分析当下发生的一切可能隐含的教育契机,就可以顺势引导,不失时机地带入各种教育元素,轻松实施早教。

● 利用某些突发事件启发孩子,将其转化成早教的好契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