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全方位解惑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7 16:46

接种了流感疫苗,是不是就不得感冒了?

流感疫苗并不能够预防普通感冒,所以接种流感疫苗不等于不再患感冒了。流感疫苗只针对疫苗所包括的流感病毒型别产生抗体,而对细菌、其他病毒(包括疫苗不覆盖的其他流感病毒型别)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等,没有预防作用。这是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又得了感冒,被误解为接种流感疫苗没有起到保护效果的原因。

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潜伏期为1~4 天(平均 2 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据 WHO 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 300 万 ~500 万重症病例,25 万 ~50 万死亡病例。

流感每年也在我国季节性流行,导致大量发病、住院和死亡病例。这是由于流感病毒具有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而造成人体的反复感染和发病。

为何儿童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更易感染与发病。流感对全人群易感,其高危人群主要为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通常儿童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并可将流感病毒传给家庭成员,或作为传染源带入学校和社区。

大量证据表明,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可致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因此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十分必要。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应当接种几次?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其安全有效。

6 月龄以上的儿童,按推荐的免疫程序接种可产生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其中,6 ~ 35 月龄婴幼儿适用 0.25 mL 剂型,≥ 36 月龄人群适用 0.5 mL 剂型。6 月龄至 8 岁首次接种 2 剂次,间隔≥ 4 周;8 岁以上儿童接种 1 剂次。

注射流感疫苗后,接种部位会出现一过性局部反应,如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也有儿童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但程度较轻,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目前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是怎样的?应当何时接种?

目前,在我国流感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即公民自费自愿接种。

一些地区会有特殊政策,如北京市自 2007 年开始,免费为≥ 60 岁老年人和中小学生接种流感疫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自 2008 年开始,免费为≥ 60 岁老年人和 3 ~ 7 岁儿童接种;也有地区将流感疫苗纳入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由于我国各地每年流感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会有所不同,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才可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在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启动流感疫苗接种时,应尽早接种疫苗。

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可以不接种吗?

不可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

因为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频率高,如果发生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会使已接种过的流感疫苗不能发挥保护作用。为了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WHO 推荐的流感疫苗毒株组分,在多数季节会有所更新与前一季节不完全相同。因此上一年度接种过流感疫苗者,想继续获得保护,应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重新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有何禁忌?

一般而言,对疫苗及其任何一种成分(含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接种;其他应参见疫苗说明书。接种后应在接种门诊留观 30 分钟后再离开,回家后注意休息,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