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过招

  • 来源:老伴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9 17:03

儿子带了几个同学回家吃饭,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儿子过来神祕地说:“有一个未来媳妇在里面。”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穿白色衣服那个。”

儿子惊讶极了:“您怎么知道是她?”“因为那些人当中,我最看不顺眼的就是她!”

婆媳是天敌?只因为他们爱的是同一个人?俗话里关于婆媳关系的描述有不少,“娶了媳妇忘了娘”是婆婆的感想,从小拉拔长大、教养得这样好的儿子,莫名其妙给了这陌生女人;“媳妇接进门,儿子成夹饼”,夹在中间的是婆婆的儿子媳妇的丈夫,常感叹:“老婆是爱我的,母亲是疼我的,婆媳吵架,儿子夹在中间是两难的。”偏偏媳妇还要问儿子:“如果两人一同落水,要先救谁?”其实两人一同落水的机会并不大,却要先生表态。

婆媳关系自古一言难尽。汉代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里,令一对恩爱夫妻劳燕分飞的,就是焦母这个强势的婆婆。哈金的小说《两面夹攻》叙述一个妈妈对着儿子说:“连这样的小女子都对付不了,你这一米八的汉子有啥用?”廖辉英的《盲点》里也写到婆媳问题,妻子抱怨丈夫:“他以牺牲妻子来成全一己孝道,这叫男人吗?”

连续剧里更有跋扈的母亲对儿子捆绑窒息的爱,对媳妇颐指气使地使唤,道尽母权体制的残忍与病态。听过一位婆婆怪媳妇,她数十年呕心沥血培育一个男人,风华正茂时交给媳妇,媳妇却把儿子养成“歪七扭八”,丈夫中年发胖,也是婆婆骂媳妇的理由。

邻居好婆婆说她把媳妇当女儿爱,对自己很节制,到儿子家谨守着“手里拿着一杯水”的原则,如果看到哪儿不以为然,就忍着不说,喝口水和着话一起吞下去。反正说也没用,多说伤感情,给他们多一点空间,也就相安无事了。谚语里说婆媳要相敬如宾,家境会一天天好起来,所谓“小要贤,老要爱,婆媳要当母女待”“婆媳亲,家业兴”“婆媳和,后代富”“柳树靠河坡,媳妇靠姑婆”“进了庙门先敬香,见了婆母先叫娘”“要得家庭和,媳妇先敬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好公婆”。

婆媳之间年纪有距离,生活背景不尽相同,观念不一样,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一位媳妇被问到:“平常上班,儿子给谁带?”她自以为很幽默地回答说:“婆婆呀!她帮我带儿子,我帮她带她儿子,很公平。”但听在婆婆耳朵里却不受用。

有所谓婆媳过招的武林秘笈,“婆字以女站在底,媳字以女站在边。一女在底稳全家,一女在边扶全家。二女都有地位坐,哪会来争权与势。剩下两字波与息,风波若息万事兴。婆媳有缘来相聚,应该惜福心感恩。”

这场过招,输了是全输,赢了是双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