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福特你怎么了?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19 17:19
就在不久前,福特全球老大比尔 . 福特还带着全球 CEO 韩恺特与中国区总裁罗冠宏,在上海盛大召开“中国 2025 战略”记者会,然而才两个月的时间,罗总在台上述说宏伟愿景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但办公室里已经没了罗冠宏的座位。自愿请辞还是被离职?
这真的需要一点想像力。
摊开福特 2017 年在中国的成绩单,福特集团全年销量为 120 万辆,较 2016 年衰退 6%,但长安福特仅销售 82 万辆,比起 2016 年的 95.7 万辆下滑达14%,除了林肯品牌异军突起贡献卓越,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都显得死气沉沉。而这些年来福特全球乃至于福特中国的高层更是异动连连,罗冠宏 2017 年 7月 1 日才走马上任,我们刚刚在“2025 战略发布会”中记住这个面孔,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了。
所谓福特的“中国 2025 战略”并没有太多新意,把福特拿掉似乎套上多数品牌都似曾相识,然而福特当今的问题并不在要引入多少新车型,多少电动车或是跟谁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将时间往前推移 10年,当年前总裁穆拉利果断处理旗下 Aston Martin、Volvo、Jaguar 与 Land Rover 等品牌,尽管价格不高但换得满手现金渡过金融海啸难关,当时喊出的“One Ford”简化了福特在欧洲、澳大利亚与美国复杂的车系平台关系,这对福特集团降低成本起到莫大作用。
然而当年的福特也在技术上出了几个失误政策并也影响了后续发展,包括今天福特车型换代迟滞且难以施展。其一是当年主力车型包括 Fiesta、Focus 与Mondeo 全面搭载 Getrag 生产的 PowerShift 双离合变速箱,初代 PowerShift 妥善率欠佳,这个问题甚至让 Fiesta 与 Focus 经常名列最不可靠车型排行榜前列 ;其次是当年与 SONY 合作开发的 MyFordTouch 车载触控多媒体介面,福特品牌曾经在早些年的 J.D Power 调查中落后于对手,两个关键决策影响不可谓不大。
回到中国市场,要说福特品牌在中国的局面,至少有一半是当年从台湾福特六和转战福特中国的台籍高管打下江山绝不为过,程美玮、沈英铨、许国祯、刘淳伟、刘宗信、张伟昌、叶明信等曾经在镁光灯下风光一时,但随着福特全球乃至于福特亚太的总裁频繁更替,这些熟悉中国市场操作的老将一个个被辞职或退休,看来美国人需要的只是打工仔而不是决策者,除了当年穆拉利喊出的“One Ford”口号渐渐被淡忘外,目前看来福特在中国的布局仍毫无章法可言 。
当福特在中国只能靠低端车型冲量,而自主品牌高端产品价格又不断向上鲸吞蚕食之际,福特如果拿不出更有诚意的战略或车型,恐怕像韩系车般节节败退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