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晓光:一个名人的第N种境界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7-03 10:10
很多富人都喜欢滑雪、打高尔夫,问起郎晓光,这些你也都喜欢玩吗。郎晓光一边笑一边摇头:“没有,我只喜欢摄影。”
爱上摄影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那时他经常到国内外不同的地方考察,一路上遇见了太多美的景色,有意思的人。他觉得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当现在成为历史,手头就有了一边回忆一边翻看的东西。于是从那时起,他拿起了相机。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风俗和历史为郎晓光的摄影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埃及游历的时候,他被那里的古代文明吸引,创作拍摄了《埃及太阳神神庙》。
和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古埃及人对神的崇拜首先表现为对太阳的崇拜。古埃及人认为,太阳神名叫阿蒙(Amun),通身皆是黃金,早晨像一只甲虫,中午和晚上显现人形。现在的太阳神神庙虽然只剩下了一片废墟,但神庙的柱子在埃及明艳的阳光照耀下,依然闪烁着耀眼的金黄色,让人无法不联想到它当年的恢弘和壮观。
郎晓光的摄影作品题材广泛,从建筑到风光、鸟儿、人文都会涉猎到。夏威夷一个炎热的夏天,在离海不远的简易莲蓬下,有三三两两的人冲凉,一切看起来那么自然而惬意。这时一个硕大身材的男人摇晃着走向莲蓬,郎晓光敏锐地端起相机寻找角度等候,当这个男人面朝镜头开始冲凉的时候,他按动了快门。
这是一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那个肥硕身材的男人或许是一个相扑运动员,或许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旅游者,他投入地冲凉,还伸手够后背,这个对于身材正常的人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对于他来说却有相当的难度。这幅作品让人忍俊不禁,又尽显夏威夷的热带风情,如果你因为看了它就有了飞往夏威夷的冲动也并不足为怪。
郎晓光是一个温厚谦和的人,可谈起艺术上的收获,却流露出少年般的表现欲。他会兴高采烈地给你看他拍的黑嘴鸥孵蛋的照片,那细腻的用光,敏锐的视角,透过照片仿佛可以听到可爱生灵生命脉动的韵律。
欣赏郎晓光的作品,常常可以清晰触摸到他的侠骨柔情。爱,纯真,这些朴素的情感,渗透在郎晓光的作品中。不仅如此,看待摄影,郎晓光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他拍摄唯美的自然景色、美丽的鸟儿,不只是作为单纯的艺术欣赏,而是要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只有好的自然环境才有蓝天白云,才会有美丽的生灵在大自然中畅快地生长。从而提醒大家,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看到汶川地震的图片,郎晓光对那些舍生忘死深入震区的摄影新闻工作者心怀无比的崇敬。他说,是他们抛开生死,才拍到了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并且在第一时间传输给全世界。是这样直观的画面,唤醒了全人类的大爱,才使汶川在最短的时间基本恢复正常。从这个角度讲,郎晓光说:“摄影,决不仅仅是记录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记录反应历史。在历史的画面中行进,可以提炼出生活的本质,并推动现实向着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
郎晓光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多次获得“郎静山摄影奖”等大奖。他对摄影的爱好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起早贪黑;有时为了达到用光的完美,或者等候到想拍的鸟儿,可以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等很久。
一个庞大集团的董事长,想像中应该公务缠身,怎么能有这样的气定神闲?郎晓光说:“我都是早晨3、4点钟出去拍片,早上8点钟就到办公室了,互不影响。”
天下皆景,亦摄亦吟。郎晓光用他的作品向我们诠释,拍摄的乐趣,在于行进中的移步换景;摄影的意义和生命的内涵如此契合:在变换的景物间一路欢歌,只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