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小镇 一种诗意的栖居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1-13 10:49

  威尔士的风光在全英国可与苏格兰的风光媲美,都是英国人最爱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沿途所见,是一片片丰茂的青草地,高远的蓝天,雪白的羊儿在山坡上悠闲地踱步。一栋栋两三层的小洋楼掩映在红花绿草中,那么别致,那么优雅,又那么和谐。

  我曾到过法国南部,观赏过巴比松小镇和普罗旺斯小镇,那画家村的米勒写实式的风情,和彼德·梅尔《永远的普罗旺斯》的慵懒式的休闲温馨,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至今仍像咀嚼橄榄似的,余味无穷。

  而以古城堡著称于世的威尔士,其小镇自然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

  沿途经过一座山梁时,见到一辆“奥斯汀”轿车,后面拖着一辆房车。老两口白发苍苍,脸上写满笑意。车厢内有一只12岁的小狗,机灵地向我们摇头摆尾。老人告诉我们,他们都已是古稀之人了,出来享受阳光,一大早从英格兰赶来,准备到巴拿去旅游,要在房车里呆3天。

  刚转过身,又看见4个头戴铝盔、全副武装的骑摩托的英国人,他们都是退休的老人,联合旅游威尔士,边走边看风景。

  这就是欧洲人的生活,休闲、无忧无虑。我想起翻译小云告诉我她先生到罗马度假,把自己关在宾馆里,看了一整天足球电视比赛。他们不需要再劳累、奔波去看什么风景,休息就是找一处地方吃顿好饭,喝点咖啡,聊聊天,享受大自然的阳光,享受风的抚慰。

  小车载着我们向布雷肯小镇驶去。与其说是欣赏布雷肯小镇的建筑美,毋宁说去寻找狄兰·托马斯关于诗歌美的灵感。感受蓝天与碧海、牛羊与牧场、红花与绿叶、小楼与吊花篮的相依相生、交相辉映的和谐力量,这或许是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

  小车左拐右弯,在一栋栋石砌的房子里穿行。不时有指示牌表示:这里是死胡同,不能往前走。我们又退回来,沿着小车路继续前行,像是在穿过一片茫茫的石林,我们终于到了小镇。

  这些低矮的大都是二层楼的小洋房,掩映在红花绿草之中,是在表达自身一种悠然的观念,抑或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镇文脉的源远流长,以及与自然环境亲切的融合。

  “有情感的建筑”,多好的比喻。因为房子有主人,有主人与房子的无声或有声的交流,才有了感人的情,才能容纳真实的生活,才有了今天这一栋栋各具特色的花园小洋楼。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永远不老的,唯有建筑和美。

  在一座漂亮的咖啡酒店门口,我们停了下来,有一群年轻的男女老外正在晒太阳,喝咖啡、聊天。看我们来了,他们友好地转过头来,向我们笑笑。门前藤蔓几乎覆盖了整个酒店的屋顶,一片青绿。屋檐下的花篮和门前的花圃姹紫嫣红,一片盎然,使人陡然想起“红紫万千披锦绣”的诗句来。

  小镇呈丁字形,中间有一条大车道和一处空地。我们面对着的这座咖啡馆也是旅店,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商场和古玩店。紧连着的,又是一栋栋小洋楼。我们刚待了一会,两辆大巴先后穿过丁字路口,驶往另一条道路。

  我恍然悟到,这条小车道居然是一条主要的交通大道,尽管我看它很窄很窄,仅够一辆大巴车通过,但毕竟体现了英国人居住的观念,将更多的空间留给绿地。

  果不其然,沿着马路往前走,穿过窄小的巷道,就看见一处空旷的大草坪,这里正在进行棒球比赛。身着红、白两色运动服的年轻男队员正在进行激烈地角逐。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俨然是一位教练,上下走动,指挥着这场球赛。草场边,一群男女老外坐在木椅上,饶有兴致地在观看,而在球场旁边,则有一对小男女在打网球,可谓相映成趣。

  据说,每一座小镇上,都有球场,不是橄榄球就是棒球,或者足球。体育运动在威尔士很普及。

  他们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一种诗意的栖居。生活如此美好,连时光的流动都是轻微慵懒的。谁不喜欢,谁不留念——威尔士的小镇!

  刘建春/文、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