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一直是触动味蕾、慰藉心灵的良药,同时也关乎文明,其消费和准备过程皆可唤起艺术灵感与文化共鸣。
近日,以“饮,食,呼吸”为主题的第五届中法环境月隆重开幕,首展“艺术家们的食物情缘——他们对食物的独特见解”亮相ART23当代艺术馆。
中法环境月是环境领域唯一一个由大使馆主办、以环境为主题的艺术节,也是一场面向大众及专业人士的跨界艺术节。在其中,不同艺术形式碰撞并缔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公式。
打造艺术跨界新生态
开幕首展览围绕吃、买、变、种、养和存6个主题,从食物链到创意链,传达15位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感想与环保理念,为中法环境月的一系列艺术盛事拉开序幕。
2018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第五届中法环境月把焦点集中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上:饮,食,呼吸。作为中法紧密合作的标志性活动,本届中法环境月将首次在巴黎及中国22座城市同时开展55个项目,活动多达130场。今年的主题将围绕健康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展开:污染引发的危机,解决污染问题的措施,同时探讨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的饮食习惯对环境的影响。
今年环境月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展览、戏剧、音乐会、电影放映、文学类及环保、科技类讲座、体验性的手工作坊及环境领域专业人士的会面。
以影像书写饮食指南
烹饪和就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政治、社会到经济,融合了食物元素的艺术都成为了被讨论的话题。
法国美食早在2010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很脆弱,因其深受生态和可持续等诸多问题的挟制;但它同时又生命力旺盛,和其他文化的交汇使其丰富壮大、且它历经时光的洗礼、传承悠久。
此外,这份遗产还是创意的源泉。人们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关切食品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思考在盲目消费时代推动可持续饮食中个体应扮演的角色。于是艺术家们从中汲取营养,用创意者们的视角审视人们的消费模式、烹饪实践,折射对社会和环保问题的思考。
摄影师灵光一闪,照片中的食物就会成为一件艺术品。影像中的食物都具有独自的象征内涵,静物的构图安排也都大有讲究,艺术和生活的基本界限与吸引力得以呈现。
“饮食是人类的‘发言人’,烹饪和进食方式的规范礼仪也反映了人类的历史。此外,饮食也体现了人类和环境、自然、地球的关系。”
——法国文化部部长弗朗索瓦兹·尼森
“中法两国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和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一起合作去思考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这也正是中法环境月举办的目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媒体影响力,鼓励相关机构的参与。”
——法国驻广州总领事周丽君
艺术指南
展期:2018年9月16日-12月16日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五14:00-18:30
周六至周日11:00-19:00
票价:20元/人(周三为免费开放日)
地点:广州越秀区东山口启明社区东二门
启明三马路23号ART23当代艺术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