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厨邦特级生抽、老恒和鲜上鲜酱油等 2 款普通装酱油性价比较高,值得推荐。老恒和太油 CCR 指数虽然较高,但鉴于 180元的“天价”,并不建议消费者尝鲜 ;八珍浓酿生抽因总酸超过国家标准,被列为不推荐产品。另外,珠江桥、味事达、加加、海天、厨邦、万字等 6 款高价酱油的 CCR 指数要低于同品牌的普通装酱油,显得名不副实。
同时,11 款普通装酱油的 CCR 平均指数为 7.1,要高于 11 款高价酱油的 6.6,也说明高价酱油在鲜味、品质及安全性等方面与普通装酱油没明显差别,甚至稍逊。
“高价酱油”只是特级酱油本次测试中,无论是第一道酱油、头抽,还是原酿、纯酿酱油,大部分的综合评分都未能与高昂的售价相匹配。
北京某食品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曾对外透露,“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头道、原酿等说法,企业都是按照酱油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等级去生产。”他表示,酱油有 4 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特级是品质最好的酱油,不同等级酱油之间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氨基酸态氮这个指标上,其次是调配的口味或口感不一样。换句话说,市面上所见到的头抽、头道酱油、原酿酱油等,都是属于特级酱油,它们只是起了个新名字,但价格却要贵好几倍。
实际上,早在 2017 年 1 月本刊也曾做过一次关于儿童酱油的测试,结果发现在营养指标、食品添加剂用量、安全性等方面,它们都与普通装酱油没有明显区别。
“现在的消费终端高度碎片化,商家也是竭尽所能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争取能找到新的营销增长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此前表示。
所以,本刊建议消费者并不需要被这些五花八门的概念所误导,而要挑选一款好的酱油其实也并不困难。
首先是选定大品牌的产品,这是保证品质的前提 ;其次是配料表的调味剂越少越好,因为酿造酱油的原料一般就是大豆、小麦、水、食盐这几种 ;最后是挑选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酱油,特级酱油在 0.8g/100mL 以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