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整合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7-06 14:07
在诸多自主品牌们选择“山寨”的时候,一汽人整合了多方资源,拿出了这款中级车——奔腾B50。
50年前,毛主席在前苏联参观斯大林汽车厂,发出感叹:中国这么大,能生产自己的桌椅板凳,可还是生产不出自己的轿车……
于是,在“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背景下,一汽诞生了,红旗诞生了。当然,当时的红旗只是为高级领导准备,之后的小红旗也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红旗成了一面旗帜,一汽轿车的真正希望却是奔腾品牌。
奔腾B70在三年前面世,一款全面架构在马自达6平台上的车型,与马自达6共享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部分内饰组件的车型,造型则委托意大利乔治亚罗完成,有着符合中国人独到的外观审美:大型镀铬前脸,宽敞后排空间,和马自达6几乎一致的机械机构,甚至还继承了其优越的运动性能。
对于一汽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一汽人的眼光很高,他们要造的是一款高水准的轿车,作为汽车工业“国家队”的一汽,无法容忍自己和某些小厂一样造“山寨车”,“拿来主义”可以说是一汽的不得已,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反而是一种负责。
一汽对奔腾品牌的期望绝不仅限于B70,扩充产品线是一汽的当务之急,奔腾B50于是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亮相,我们在一年之后的2009年4月测试到了这台“奔腾二世”。
资源整合范例
缩减成本保障质量的抉择之间,一汽还需要细腻地拿捏。奔腾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强大,我们试车的几天里不断被路人问到,这台车是什么牌子的?
或许一汽还不能对B50的市场表现有十足的把握,因此,如果为B50重新开发平台、动力系统,巨大的开发成本平摊到每台车上,必将上浮售价,反过来再影响销量;既然一汽与大众、马自达等品牌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将这些手头资源良好整合也不失为一个“解近渴”的方法。
于是一汽再次玩起了资源整合,依然借用马自达6的平台,换用大众EA113系列发动机,再加上一套MQ200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或日本爱信6前速自动变速箱,再次借力乔治亚罗的设计力量,成就了这款B50。
可以说,B50的开发模式类似于华晨骏捷,以B级车平台开发A级车,一来缩减开发和生产成本,二来给消费者“超值”的感觉。
看起来还是奔腾
B70的“钝头”形象在B50身上同样得到保留,尤其是前脸线条走向几乎完全一致。B50的出现,让奔腾品牌的家族特征雏形初显,把B70和B50放在一起,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兄弟关系。中国人喜欢大脸,喜欢镀铬,就像凯美瑞、君越那样,乔治亚罗算是摸准了中国人的需求。宁可牺牲线条流畅性,也要让前脸看起来有派头。当然,乔治亚罗并不应该被奉如神明,B50尾部的线条就显得拿捏不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感觉有些奇怪。
内饰的设计中规中矩,没有花哨的设计,镀铬的中控台饰板看上去挺洋气,如果能换做软质发泡材料,内饰的亲和度会好很多,此外由于A柱倾角太大,驾驶座的头部空间有些压抑,相信厂家会通过调整座椅高度来改善这一问题。
不得不提的是后座,B50的后排空间几乎横扫同级对手,先前我们认为上海大众朗逸的后排空间已经是“可圈可点”,但B50的感觉还要宽敞。用B级车的平台来造A级车,轴距的优势显然是对手无法比拟的。
当然,奔腾给自主品牌的车型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科技卖点,他们为B50配备了一套3G系统,这个系统不只是一个GPS,它还利用现有电信供应商的3G技术,将车载影音系统、无线上网技术都融合到这套系统中,这套3G系统拥有一个64G的硬盘,可以存放电影和音乐,同时也可以随时利用3G上网从网络下载。只是这套3G系统的内核处理速度不够快,在运行多任务时往往就疲于应付。
底子强过动力
上一代马自达6的CD-3平台至今看来都是技术先进的,曾在马自达6、上一代福特蒙迪欧上大放异彩。前悬采用的是B级车少有的双横臂悬挂,后悬则使用了多连杆结构。而现在,这样一个平台下放到了A级车上,自然是“超班”的设定。
B50的发动机来自速腾,EA113可是一台皮实的发动机了,国内年产30万台,用于大众速腾、斯柯达明锐等车型上,全国目前保有量超过230万台,说它皮实丝毫不为过。单顶置凸轮轴SOHC、8气门,进气系统设计平平,加入了进气歧管可变技术,没有太多的技术亮点。101hp的动力与对手相比并不见长,但却是一台放心的发动机。
开上B50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能不能再快点?底子很好,似曾相识的感觉,避震机似乎也更软,在城市路况下代步,B50还是比较舒服的;这时候唯一希望的是更强大的动力了。同一台发动机在B50身上没有速腾来劲,要知道两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一模一样的啊!大脚给油,把转速拉高,B50才能把这套底盘的能力发挥出来。
我们特意挑选了一条土路,类似于拉力赛道。虽然车底的弹跳不断,但车内不至于很颠,很明显,独立悬挂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出来,加之避震偏软,舒适性照顾得不错。而高速路况下,定速巡航是个很贴心的装置,大众最早在手动挡车型上配备定速巡航,而奔腾B50也将这个好东西移植而来。
最后短暂地试驾了6前速自动变速的版本,6挡变速箱削弱了动力表现,虽然日本爱信6前速变速箱技术先进,但其表现还可以挑剔,换挡虽然足够顺畅,但动力流失还是多了一些。胜算几何?
B50 的对手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既有速腾、卡罗拉这种实力派选手,也有伊兰特等性价比车型挤兑,B50处于上下夹攻中,而胜算究竟有多少呢?
厂家称,“同级最佳”的平台、皮实可靠的动力总成是他们的优势。确实,一部以中高级车的平台打造的紧凑型家庭车,先天条件已经较对手优胜。5 月16 日奔腾B50 正式发布,价格从9.88-12.58 万元。
……
50年前,毛主席在前苏联参观斯大林汽车厂,发出感叹:中国这么大,能生产自己的桌椅板凳,可还是生产不出自己的轿车……
于是,在“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背景下,一汽诞生了,红旗诞生了。当然,当时的红旗只是为高级领导准备,之后的小红旗也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红旗成了一面旗帜,一汽轿车的真正希望却是奔腾品牌。
奔腾B70在三年前面世,一款全面架构在马自达6平台上的车型,与马自达6共享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部分内饰组件的车型,造型则委托意大利乔治亚罗完成,有着符合中国人独到的外观审美:大型镀铬前脸,宽敞后排空间,和马自达6几乎一致的机械机构,甚至还继承了其优越的运动性能。
对于一汽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一汽人的眼光很高,他们要造的是一款高水准的轿车,作为汽车工业“国家队”的一汽,无法容忍自己和某些小厂一样造“山寨车”,“拿来主义”可以说是一汽的不得已,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反而是一种负责。
一汽对奔腾品牌的期望绝不仅限于B70,扩充产品线是一汽的当务之急,奔腾B50于是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亮相,我们在一年之后的2009年4月测试到了这台“奔腾二世”。
资源整合范例
缩减成本保障质量的抉择之间,一汽还需要细腻地拿捏。奔腾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强大,我们试车的几天里不断被路人问到,这台车是什么牌子的?
或许一汽还不能对B50的市场表现有十足的把握,因此,如果为B50重新开发平台、动力系统,巨大的开发成本平摊到每台车上,必将上浮售价,反过来再影响销量;既然一汽与大众、马自达等品牌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将这些手头资源良好整合也不失为一个“解近渴”的方法。
于是一汽再次玩起了资源整合,依然借用马自达6的平台,换用大众EA113系列发动机,再加上一套MQ200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或日本爱信6前速自动变速箱,再次借力乔治亚罗的设计力量,成就了这款B50。
可以说,B50的开发模式类似于华晨骏捷,以B级车平台开发A级车,一来缩减开发和生产成本,二来给消费者“超值”的感觉。
看起来还是奔腾
B70的“钝头”形象在B50身上同样得到保留,尤其是前脸线条走向几乎完全一致。B50的出现,让奔腾品牌的家族特征雏形初显,把B70和B50放在一起,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兄弟关系。中国人喜欢大脸,喜欢镀铬,就像凯美瑞、君越那样,乔治亚罗算是摸准了中国人的需求。宁可牺牲线条流畅性,也要让前脸看起来有派头。当然,乔治亚罗并不应该被奉如神明,B50尾部的线条就显得拿捏不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感觉有些奇怪。
内饰的设计中规中矩,没有花哨的设计,镀铬的中控台饰板看上去挺洋气,如果能换做软质发泡材料,内饰的亲和度会好很多,此外由于A柱倾角太大,驾驶座的头部空间有些压抑,相信厂家会通过调整座椅高度来改善这一问题。
不得不提的是后座,B50的后排空间几乎横扫同级对手,先前我们认为上海大众朗逸的后排空间已经是“可圈可点”,但B50的感觉还要宽敞。用B级车的平台来造A级车,轴距的优势显然是对手无法比拟的。
当然,奔腾给自主品牌的车型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科技卖点,他们为B50配备了一套3G系统,这个系统不只是一个GPS,它还利用现有电信供应商的3G技术,将车载影音系统、无线上网技术都融合到这套系统中,这套3G系统拥有一个64G的硬盘,可以存放电影和音乐,同时也可以随时利用3G上网从网络下载。只是这套3G系统的内核处理速度不够快,在运行多任务时往往就疲于应付。
底子强过动力
上一代马自达6的CD-3平台至今看来都是技术先进的,曾在马自达6、上一代福特蒙迪欧上大放异彩。前悬采用的是B级车少有的双横臂悬挂,后悬则使用了多连杆结构。而现在,这样一个平台下放到了A级车上,自然是“超班”的设定。
B50的发动机来自速腾,EA113可是一台皮实的发动机了,国内年产30万台,用于大众速腾、斯柯达明锐等车型上,全国目前保有量超过230万台,说它皮实丝毫不为过。单顶置凸轮轴SOHC、8气门,进气系统设计平平,加入了进气歧管可变技术,没有太多的技术亮点。101hp的动力与对手相比并不见长,但却是一台放心的发动机。
开上B50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能不能再快点?底子很好,似曾相识的感觉,避震机似乎也更软,在城市路况下代步,B50还是比较舒服的;这时候唯一希望的是更强大的动力了。同一台发动机在B50身上没有速腾来劲,要知道两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一模一样的啊!大脚给油,把转速拉高,B50才能把这套底盘的能力发挥出来。
我们特意挑选了一条土路,类似于拉力赛道。虽然车底的弹跳不断,但车内不至于很颠,很明显,独立悬挂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出来,加之避震偏软,舒适性照顾得不错。而高速路况下,定速巡航是个很贴心的装置,大众最早在手动挡车型上配备定速巡航,而奔腾B50也将这个好东西移植而来。
最后短暂地试驾了6前速自动变速的版本,6挡变速箱削弱了动力表现,虽然日本爱信6前速变速箱技术先进,但其表现还可以挑剔,换挡虽然足够顺畅,但动力流失还是多了一些。胜算几何?
B50 的对手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既有速腾、卡罗拉这种实力派选手,也有伊兰特等性价比车型挤兑,B50处于上下夹攻中,而胜算究竟有多少呢?
厂家称,“同级最佳”的平台、皮实可靠的动力总成是他们的优势。确实,一部以中高级车的平台打造的紧凑型家庭车,先天条件已经较对手优胜。5 月16 日奔腾B50 正式发布,价格从9.88-12.58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