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外阅读策略

  • 来源:海军院校教育
  • 关键字:课外阅读,核心素养,小学生
  • 发布时间:2020-12-18 15:17

  摘要:阅读是需要学生自主理解的一项学习任务,老师应该起到一个培养和建议的作用,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以老师的理解和教学来代替学生们对阅读的个性化理解。通过对学生们的阅读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创意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现代教育中,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学阶段,最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而课外阅读对语文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靠着大量的阅读课外知识,不断丰富知识,语文素养才会提高。课外阅读包括很多古今中外的知识,小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取知识还可以积累智慧和经验。课外阅读越广阔,视野就越开阔,从而积累的知识就越多,语文核心素养就会越深厚。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皆属楚!”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态度和观点。学生要想真正的扩大阅读量,增加课外阅读时间,首先就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学校期间的崇拜意识比较强烈。在社会可能是好人好事或者“超级英雄”;在学校则是老师和同学。老师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心目中,其形象是十分高大的。首先,老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就要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其次,老师要深度挖掘在校学生中某些课外阅读比较优秀或者课外阅读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给与高度的评价或表扬,以此树立课外阅读榜样,激发其他同学对于课外阅读的好胜心。再次,老师应该多多举办各式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演讲,或者让学生举办舞台剧,将课外读物上的情节生动形象的演绎出来。最后,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体验与想法,对于课外阅读差的学生可以强制安排一些作业,来作为开启学生课外阅读大门的钥匙。

  二、优化课外阅读方法

  人们为什么要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要增长知识,为了拓宽视野等等。但在小学生的年龄,恐怕还无法达到增长知识的这个高度,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就应该注意优化教学方法,不要简单的将课外阅读当做是作业或者任务简单的传达下去,而是应该经过科学教学方法。首先,不要有任何目的性的“放任自流”。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保证阅读的课外读物是健康、向上的即可。以“放任自流”为契机,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性,提升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加强课外阅读的可持续性。其次,要在<班级内设立读书会、读书小组等学生机构。在平时课下时多组织进行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加强课外读物的活动,比如分享课外书中的好故事,交流课外读书经验心得等。再次,建立数据排行系统,将现在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外读物资料进行排名,可以加大其余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这就好比我们看到当当网站上对于某个书籍的评分很高,就也会忍不住先看看一样。然后,倡导学生对于课外读书的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加强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等语文成绩。最后,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在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里,读一本好书将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这种享受是不分年龄和阅历的,只要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享受上,其课外读物的阅读量必然会提升。

  三、提升兴趣确保学生主动阅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课外读物阅读的选择上应该优中选优之外,也要进行一定有效的难度评估,对于小学生现阶段无法理解的书籍,要先搁置一边,先以简单易懂的书籍为切入点,从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以保持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积极性。比如但丁的《神曲》无论从艺术的角度或者文学的角度来说,都是十分精彩的,但是其中的内容非常晦涩难懂,特别是其中的插图比较恐怖。对于大学生而言都很有难度,更遑论小学生。对于学生课外书籍的选择,应该做出完整的难易进度表,比如将《格林童话》作为第一级别,《渔夫与猴子》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设为第二级别,《草房子》则设为第三级别,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则设为最高级别。《格林童话》相对而言无论是语言还是情节的涉及都比较简单,正适合刚入门的学生进行阅读。当学生完全读完这本书之后,在进行下一步的阅读。这样的安排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有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读书有一定的计划性,以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不同的级别,设置不同的积分,每个周末进行积分汇总。根据学生不同的积分可以设置不同的物质奖励,以此加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经走进了现在中小学生的身边。再加上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成为每个教师和家长心中的共同问题。同时,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各个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将课外读物阅读引入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首先,加大课外读物阅读量,可以积累词汇量,提升学生对语感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对于不同的课外读物阅读,可以保证孩子接触的知识面广泛而不仅仅是课内语文书上的内容,知识面扩大,自然会带来孩子语文核心的不断上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