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先学后教,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0-12-19 19:59

  【摘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符合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适应了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学策略的制定。由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操能力得以提升,学习水平也会有上升。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教学准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培养,自学能力得以提升,最终也有益于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如今,自学能力是全体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也逐步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入到自己的教学策略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在实际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深挖“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结构,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果。

  一、着重自学,突出学生地位

  如今,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了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自学方法是完成好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加强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助于教学课堂实际效果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消化知识点,掌握重难点和思考方向,由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这一课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自行查找资料和请教师长等方式,找出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明确百分数的基本应用。其次,在正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逐步应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引导学生自学,掌握百分数的写法、含义及实际应用等重点知识。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系数稍大的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自学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辅导,没有过多的干预也避免了打断学生思路这类情况的发生。通过这样的自学模式,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配合,也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果的提升。

  二、激发情感,激励学生尝试

  在“先学后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材讲授的同时也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们,教师更要主动架设从书本知识过渡到自我知识的宽大桥梁。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在学生完成了自学的学习目标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补充,为学生剖析难点知识,并进行新旧知识的贯通和复习。让学生带着已知问题进行自学,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准备条件。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以下策略作为参考。第一,在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将“观察扇形统计图并得出其特点”布置为学生自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新知识的学习。第二,教师在学生全部完成自学后,开始扇形统计图中重点难点的补充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第三,在应用题型的讲解中,教师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布置例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解题的主动性。

  由此看来,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活动中,可以更直接地吸收经验,获取全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解答题目的尝试中。学生可以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以学生为核心、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构建数学情境平台等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现,是十分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的。

  三、敢于提问,促进学生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明确提问是属于学生的权利,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找寻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学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懂就问。在每节课结束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通过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来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意识。而课后反思也是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做好每一次课后反思,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掌握自然数和总数的知识上。首先,在自主先学的阶段,教师依然需要强化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在自学教材时应及时标注好自己遇到的问题,待自学结束后在教师的组织下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要在讲课结束后叮嘱学生做好课后反思,明确自己学会的内容有哪些,疑问有哪些,并且在第二天给予教师反馈,便于后续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提问和反思也是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提高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衡量好学生的输入和输出比重,让学生在发问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挖“先学后教”的深刻含意,它绝不是让学生单纯的阅读教材,而是教师要明确指出学习的目标以及相应的方向,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量构建安静的学习环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专注自学。“先学后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促进学生数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宝贵经验,为小学数学教育贡献出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树春.谈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2]崔永胜、崔永.“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报.2007.6第21 卷第3 期.

  [3]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