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5 19:27
【摘要】当前,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深入了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拓展教学方式,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核心素养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成为重要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也需要关注学生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多元化的教学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成长与进步,也有助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1 提升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社会信息责任是指,处于信息社会中的每一名成员,需要在信息社会中履行规则和秩序,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自身行为的自律,为信息安全与畅通所应尽的责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加重,在信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信息责任意识,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及提醒身边的人,安全上网、文明上网。
2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课堂上大量的灌输学生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增加动手实践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素质教育的初衷,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化的初中信息技术,让这门课程除了能够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赋予了学生思想层次上的意义,让学生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的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将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它能够使学生在具有典型范例指导的前提下对信息技术进行摸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以基本办公软件的教学为例,在word 文档的编辑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的“复制“、" 粘贴"、“撤销“等快捷键的使用,以及字体、段落的学习,excel 表格基础的数值计算等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范例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微课视频或是学生进行示范都能够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找出这些软件的使用特性,教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辅助教学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有效的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2 巧妙采用设置问题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所抛出的问题不应该是盲目的,要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设置课堂问题。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采取技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如何制作演示文稿“这一课程时,教师要边操作边讲解。根据学生的兴趣,提出恰当的预设问题。如询问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是什么,那么任何一种职业在我们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对演讲文稿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思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需要,从而提升他们对学习和熟悉制作流程的兴趣,从另一方面也能够无形中增加他们对演讲文稿的认知,因为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就是一个标准的演讲文稿。与学生恰当的互动既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信息化社会责任感
在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信息化社会责任,让学生能够在复杂混乱的信息浪潮中坚守道德底线,同时引导学生成为净化网络环境的一分子。进行信息化社会责任感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信息社会问题,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教导他们遵守信息法律法规、遵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关注信息安全与和谐。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革命下的环境与人文问题,教育学生理性判断和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则必须从实践出发,以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信息社会问题为案例,以信息技术领域的新观念、新事物作为重要素材,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在教学“网络安全“相关内容时,教师着重对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同时结合真实案例,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犯罪、病毒防范、信息安全保护等的认知。
4 联系学生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与学生多多交流,了解学生,从而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或学习中对信息技能应用的实际需求,以此为突破口,找到学生在实际生活、娱乐和家庭学习中对于信息知识创新应用的领域。有了这些基础,教师才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外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创新实践,通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减轻教师教育学生的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实现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关于office 软件知识的操作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的末尾,同学生进行个人爱好的交流,并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通过交流教师得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知识点的繁多,时常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建议学生利用Word 文档操作软件相关知识和演示文稿的制作技能运用,来进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整理,并在周末进行娱乐前首先浏览一遍自己制作的文档或文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也使得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要助力学生实现多种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素养发展需求,以学生的指定素养发展为重,展开教学。教师应丰富课堂上的多种资料,让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发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多次实践;并随着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实现提升;最后,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多多交流,了解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实现主动实践,随着信息创新能力发展,让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平丽雅.让信息课堂盛开核心素养之花——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30):23-24.
[2]石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教学策略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