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手教师培养路径探寻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校,老师,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2-13 21:55
“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老师。”要办成高质量、有品质的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新办学校面对大批新手教师的管理痛点,应聚焦真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新手教师真学习,使之作为生活的常态,并引领新手教师练就真功夫,尽快提升新手教师学科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通过探寻多种新手教师的培养路径来推动新办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要求每一位踏上教育岗位的教师从入职伊始就应具备从事教育必备的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和专业能力。如何引导新手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教学信念,如何帮助新手教师在较短时间内站稳讲台,如何引领新手教师具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核心教学力等,是新办学校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根本性命题。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我们首先将促进学校发展的视角聚焦在了探寻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之上。
1 聚焦“真问题”——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实有虚。直面真问题,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实践证明,教育教学的行动与变革、新手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从真问题出发,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中稳步向前,引领每一位新手教师做更好的自己。
我们发现,一些新办学校新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占比很大,有的甚至要达80%左右。他们年轻,充满激情,憧憬美好的未来。但年轻也成为他们最大的弱点: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缺乏技巧,欠缺教学或班级管理的经验,常常在班级中突发的小事面前或面对家长质问时不知所措,为学校管理工作等带来了诸多问题。学校在各项工作中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围绕解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挑战寻找“真问题”,找寻一些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真正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点,积极开展探索、进行实践。在教师培养方面,应聚焦学校一大批新手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的痛点,努力创设多个平台,采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新手教师。为了使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新手教师能更清晰地明确努力的方向,学校可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导新手教师人人制定《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手教师明确专业成长的方向,同时积极为新手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除常规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之外,还可采用学科研习社分科研修、导师帮教指导、专家“搭脉配方”、新手教师成长营专训等多种研训方式,努力提升新手教师的教育教学力,使新手教师在业务上快速适应、螺旋式成长。
新手教师在岗位工作中要注重积累经验,善于反思真问题,每堂课、每日、每周、每月工作结束,都要“理一理”“找一找”“想一想”“改一改”,把班级管理或学科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研究出现问题的规律、研究问题的本质,而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妥善解决,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而自身也能在不断的反思中快速成长。
2 开展“真学习”——新手教师提升素养的途径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人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不断变革,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训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 陶先生强调,好的先生应当一面教,一面不停学习,若先生都停止了学习新知识,只是将从前仅有的知识传给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么会进步?那么学生自然也不会进步。的确,教师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领跑者,理应成为真学习的典范。
真学习,对新手教师来说,是其汲取“营养”、提升自我、陶冶品质的重要途径,这是教师最美的姿态。要让自己免于“本领恐慌”,成为更有胜任力的教育者,唯有一条路径,那就是把学习变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常态。生活中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能力、素养提升和个人发展都需要付诸自身努力,而学习则是迈向成功的最佳路径。
真学习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从某种角度来讲,教师个人学力的精进侧重于学科阅读和专业写作。要想成为有阅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师,读书与写作应成为新手教师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祖庆老师经常跟年轻老师说,你能不能冒出来,最先可能取决于你的灵气;你能不能走远,关键看你的底气。而底气哪里来?底气,是从书堆里冒出来的。他认为,阅读是长根的事业。要想成为一个卓越教师,必须要根植于深厚的阅读。他建议新手教师要读一点有思想的书,读一点有历史精神的书,多读这样的书,才能拉大自己的格局,才能让自己持续往前走;新手教师要多读一点有关课堂教学、教材教法、教学评价等案例方法类的书籍,帮助自己尽快找到把握课堂的工具。当然,新手教师还应多阅读教育学、心理学及新课程理念的书,这是形成教育思想的必备条件;新手教师要研读课标、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这是专业成长的“主食”;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则是新手教师专业领先一步的助推器。读了,输入了,还要学会输出。教师个人阅读既要读进去,又要输出来。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阅读理论专著导读、专业书籍共读活动,汲文悦抒,定期分享读书心得和体会,举办读书征文活动,还可利用青年节、教师节等节日契机举办读书演讲比赛等。鼓励新手教师阅读之时随手记录下阅读感受,在学校教师越读群主动分享。读与写就如一对孪生姐妹,彼此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加强教师专业阅读之余,还应引导学习专业写作,让老师们输入与输出并存,求得共赢,让真读、真学丰富每一位新手教师的内涵,并通过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家庭阅读,使师生们徜徉书海,浸润书香,在阅读、悦读、越读中快乐成长。
真学习是主动的看见与实践。随着新办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教师不断涌入。面对大面积的新教师群体,我们要“看见”与“发展”每一位新手教师将会显得力不从心,对新手教师贴近日常的帮助也可能显得有些微小薄弱,这就需要新手教师更多的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真学习就是提倡新手教师积极主动地有系统有思考的学习。学校层面要多搭建各种学习平台,积极创造网络学习和外出学习机会。新手教师应主动争取、享受培训“福利”,并于学习培训结束后,做好内化和传导工作。同时,要引导新手教师在各学科研习活动和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中,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看见”,去挖掘每一位老师的优点,并将互动分享变为一种常态。听课、评课是新手教师业务学习、研修的最好方式,学校组织的每一次研习活动都要力求做到前有规划与主题,中有线索与抓手,后有跟进与改变,通过多途径的教学实践让新手教师的业务学习收到真正实效。
3 练就“真功夫”——新手教师成长自我的关键
曾听得一位优秀班主任分享自己的带班经验:“带好一个班级,价值可以放大到不可限量”。其实,对一所学校来说,带好一支教师队伍,价值同样可以放大到不可限量。新办学校要成就“真教育”,必须先要帮助每一位新手教师练就“真功夫”,才能加快脚步塑造出一支素养高、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3.1 集群发展,分营推动。在新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成长应尊重教师个人意愿,个人主动申请与学校行政要求、教师梯队建设规划相结合,学校层面为新手教师成长提供驱动力和倒逼力,比如可以开设新手教师“启航班”或“成长营”,在严密的组织架构、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丰富的研修内容、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下,可根据新手教师人数分为若干小营,分营推动,使之成为新手教师教育教学力生长并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3.2 分科研修,分社行动。为了更好地将校本研习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每周可挤出固定时间进行分科研修,各学科研习社精准发力,积极开展有质量的研习活动。常态教研与集中型教研、正式教研与非正式教研、专项教研与全学科教研、线上教研与面对面教研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努力追求高质量课堂:课堂有广度,内容有深度,教学有温度。教师要努力“唤醒温度、滋养厚度、发掘深度、激励广度”,促进教与学品质的提升。在新形势下,各学科研习社分社团队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校本研修新路径,校本教研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凝聚力和引导力,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3.2 课题引领,抱团前行。前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教育科研为我们教师推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些风景”“教科研就是要将教育观物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新手教师缺乏经验,但求知欲强,有上进心,接受新事物快。在专家引领下,在学校骨干教师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下,新手教师有能力参与学校承担的省市区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加强课例研究课和微型课题的研究,积累教科研经验,积极进行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专题性的沙龙式研讨、跨学科主题式研究等活动,融教研科研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寻找连结点,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围绕一个主题,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去试行、验证、领悟。学校还可组织开展多元多途径的实操性培训和比赛,以赛促训,让新手教师在活动中历练成长,夯实教育教学内功。
教师是学校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新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新办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新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将呈多元化,在学校绩效管理过程中,可采用多项激励机制,给年级组、教研组老师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让“真教育”思想伴学校发展,伴师生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文正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