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交接计量损失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探讨

  • 来源:科技研究
  • 关键字:管输计量交接,损失,控制方法
  • 发布时间:2021-03-29 20:52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原油管道输送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很多石化企业在管输交接计量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损失,由此也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管输原油在交接计量过程中人为因素以及自然事物的影响对于计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管输原油计量交接损失的方法。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所涉及到的原油产品类型逐渐趋于多样化,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大量运用到的石脑油,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天然气等资源。但是原油资源运输对运输方式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实际原油资源运输规模比较大,而且运输距离较长,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管道运输方式。管道运输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运输成本,而且也能最大程度降低原油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但是管道运输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由此就会导致出现原油入厂损失。

  1 影响管输原油交接计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针对仍有计量误差但具体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实现对各种误差最大程度的控制才能实现原油管输误差的有效控制目标。

  a) 量值传递误差影响分析

  标准量器其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技术工作中所运用的器材以及尺度等具体的良知进行检查,但是由于标准量器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然偏差,,从而使其本身的精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针对原油具体实施动静对接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保障标准量器以及流量计的标准体积管能够保持完好的状态,然后还必须要针对整个计量工作中使用的检定密度计、水分测定仪、温度计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误差的标准器严格的检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计量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差。

  b) 设备误差影响分析

  在具体实施请输入原以为交接的过程中流量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计量设备,流量计的基本计量原理是充分利用原油的流动速度来精确计量原油实际的交接量。但是连接计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流量计以及其他一些计量设备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计量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能有连接流量计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在原油连接既然过程中除了应用流量计之外还有质量式、速度式、差压式容积式等一些流量计量装置[1]。不同的计量装置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容积式流量计具有较高的计量稳定性,而且其计量的准确性也相对要高。在目前的原油计量过程中,我国通常将流量计的误差范围控制在0.2%以下。

  c) 人为因素影响分析

  操作人员在管输原油交接过程中承担着样本采集化验、含水量判断等任务。在整个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等的存在都会导致误差的出现,而这些误差最终会对样本采集以及检验操作数据形成巨大影响,最终就会对原油的计量精度造成直接的影响。另外,由于拉运方式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在计量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出现化验、检斤的监管漏洞。

  d) 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由于原油具有较高的粘度,因此在其具体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运输温度对没有流量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相关的实验中可以发现,当运输过程中原有的温度每下降3℃的时候,就会对原油的计算式系数造成 0.01%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在鉴定过程中的温度超过了流量计日常运行的温度,就会使得流量计的系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误差非常接近于负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补差量乙方受损,相反就会出现补差量甲方受损。此外,原油运输过程中压力不断下降会导致原油的流动速度下降,与此同时,在流量计算器中实际产生的泄漏量也会相应的减少,由此可见,管输原油还会受到压力的严重影响。

  e)汽车运输损失

  汽车在针对单井进行拉油运输的时候引起脱水不及时,导致含水查量的出现;而火车运输情况较为复杂,通常会由于检尺误差、含水寄密度误差等一些下乡,而且切罐也会导致含水过多的现象出现。汽车以及火车运输在熬成的损失甚至占到了总损失的16.3%左右。

  2 有效改善管输原油计量交接的措施

  e) 宣贯标准系统

  要想全面实现宣贯标准系统首先就必须要强化对各种标准的分类,企业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标准单一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单一标准并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具体效应,因此必须要将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进行综合后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在管输原油计量过程中发挥出标准体系的效用。而原油输送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正确的责任态度,要将保障国家以及企业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强有关计量工作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工作,并在具体培训工作中将相关的计量法律法规也囊括在内。另外,相关部门还必须要建立起专业的计量培训班,要综合当前时代的变化趋势及时公布新的计量标准。并在日常培训工作中不断强化相关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在回到单位后对新旧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行详细讨论,这样才能让所有员工对标准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掌握。

  f) 实现常态化的职工培训

  职工培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全体员工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而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开展的训练活动。通过职工培训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全体职工的支持、操作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价值观,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员工在实际的交接计量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推动整个企业的不断进步。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能够直观的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原油计量交接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对原油交接计量损失的最大程度控制,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全面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支撑。鉴于此,企业必须要定期的组织计量技师定期开展培训班或者交流会,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针对计量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充分结合与计量工作的掌握程度来有针对性的实施培训工作。并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提升所有员工的动手操作能力。

  g) 实现规范化技能操作

  由于计量设备不可避免都会存在一些偏差问题,因此,必须要以巡回检查作为基本工作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误差排除。而以下几种方法在实际中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第一是“看”,在计量工作中首先必须要针对计量计的表头进行详细观察,是否能够实现正常走数,查看其实际显示的温度以及压力值是否正常,并对其阀门的气密性完好程度进行观察。第二是“听”,要针对正在运行过程中的计量管线、流量计、过滤器等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第三是“摸”,在设备启动的过程中,本身对管线的振动幅度、电动机的外表温度等,通过摸的方式判断其振动频率是否保持正常,是否存在过热等现象。第四是“闻”,通过闻的方式来判断油气浓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计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计量人员必须要对常见的一些故障位置以及故障形式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排除[2]。

  此外,必须要对原有的化验分析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化验过程中的样品,必须要充分保证其摇晃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为样品不均匀而导致密度测量出现误差。在具体针对试样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充分保证测试温度处于20℃范围内。具体样品测试操作要保证两次测试温度温差不能超过0.5℃才能视为合格,这样才能最终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实现对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有效控制。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管输原油交接计量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出现计量误差,因此必须要针对具体的误差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管输原油的计量精度。

  参考文献:

  [1]黄兴汉,王建华,宦芳,尹燕贵,卢连勇. 管输原油流量计系数交接计量方法与误差[J]. 原油储运,2010,29(11):855-857+79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