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国之门, 那些被遗忘的祭祀与歌谣

  • 来源:海峡旅游
  • 关键字:日本,祭祀,歌谣
  • 发布时间:2021-04-12 14:23

  熊灵祭:原住民族群对生命的敬畏

  每当人们提及北海道,往往想起的是小樽的精美工艺品、札晃的城市景致、富良野的熏衣草田。其实,这片土地上还住着一支独特的少数民族—— 阿伊努族,区别于日本大和民族,他们似乎更有资格被称为这片土地的“原住民”。

  北海道旧称虾夷,在经历明治时期拓殖以前,阿伊努人曾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主人。数百年来,南起北海道,西抵库页岛,向东一路延伸至千岛群岛与堪察加半岛,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日本北部。

  过去,阿伊努人曾受到日本政府的严重歧视,文化风俗也一度被明令禁止。后来,随着日本国内《阿伊努文化振兴法》的实施以及世界各国对原住民议题的重视,他们的权益才真正开始受到外界关注。然而即便如此,当你踏足北海道的土地时,如果不是深度探访,恐怕也难以发掘阿伊努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北海道是日本天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除了函馆、札晃、旭川、钏路这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以外,郊区和乡野几乎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红狐、虾夷鹿、丹顶鹤、白尾海雕,这些物种随处可见。这里天然的环境、富饶的生态为阿伊努人提供无尽的生活资源,也滋生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

  “熊灵祭”是阿伊努族重要的祭典,作为日本最早的原住民族群,他们的信仰里具有动物崇拜的特征。早期阿伊努人会在野外捕捉幼熊,带回村落中饲养,成年以后,再作为祭品来祭奠神灵。

  举行熊灵祭的时间通常在每年九月和十月,过程神圣而庄严。

  祭典当天,全村人都要盛装出席,男人利用剑与酒器布置祭祀场地,女人则负责张罗用来供奉神灵的米糕及饮食。此后,祭祀典礼在祈祷词的朗诵声中开始,部落长老会在关着熊的木栅栏前诵念祷词,内容大概是:“崇敬的神灵啊!感谢您来到我们的世界,我们诚心喂养您。现在,我们将要把您送回与祖先相聚,请替我们传达人间幸福的消息,并再次请您回到我们身边。”

  祈祷词既包含了阿伊努人对神灵的感谢之意,也包含了对熊灵能够再次回到人间的期许。随着诵念结束,仪式随之进入高潮。几名阿伊努猎人手拿绳索,牵引着熊在仪式场地绕行,向众人展示这位神的使者,此时族人们会唱起传统歌谣,表达对熊灵的祝福与欢送。“紧接着从猎人们中选出当天负责宰杀的猎手”, 人选是随机且保密的,因为阿伊努人相信,这样恶灵便无法找出真正杀熊的人,“以此避免给猎人带来厄运。”

  当巡礼完成以后,熊会被绑在准备祭祀的柱子上,再由猎人向它的心脏射出致命的一箭。阿伊努人相信,动物的灵魂隐藏在生命气息里,因此,即便中箭后的熊多半已经死亡,他们仍会静待熊的口中吐出最后一口气息,才意味着牠的灵魂获得完整解放。

  死后的熊依然受到族人的尊敬,他们会用项链等物件来装饰熊,一部分熊血将被装在器皿中祭拜,剩下的则让众人喝下,他们相信熊血能带来力量与勇气,同时也象征着纯洁神圣。

  对于狩猎民族来说,动物的头骨别具意义。除了作为摆设装饰,也代表着对猎人能力的肯定。在众多动物中,熊的头骨对阿伊努人又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他们认为熊的头骨是灵魂的寄居所,因此会将熊头骨摆在木质的“圣棍”上祭拜,即便在熊灵祭结束之后,仍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在重要的祭典或仪式都需要进行祭祀。

  当熊灵祭步入尾声,族人们齐聚一堂分享米酒、米糕与熊肉。仪式在歌谣及舞蹈的欢乐气氛中延续,直到隔日天亮以后,熊灵才算是真正返回神界。阿伊努人再次将熊头骨送往献祭场地,并唱诵起送灵的祈祷文,感谢大地、神灵以及森林之神的眷顾。经过装饰的熊头骨则成为日后人们祭拜的对象。当族人们跳起送灵舞时,则意味着祭典的结束。

  他们藉由舞蹈表达希望熊灵重返人间的祈求,当下次熊灵祭开始之际,人们仍会举行慷慨的献祭与欢快的飨宴。这种特殊的祭典文化令人震撼,在一片祈祷文的唱诵和灵舞的姿态中,文化展示进入精神层次的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只有单向的掠取,对神灵世界的崇拜,犹如一条约束着人类行为的自然法则。

  阿伊努神谣:吟唱阿伊努人的世界观

  通往一种古老文明的途径,最好的方式之一是了解他们的神话史诗。神明和英雄,往往代表了一个民族最朴素的心理状态。阿伊努人虽没有文字系统,但作为口述形式的英雄叙事文学,却被十分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得益于阿伊努天才少女知里幸惠的出现,近代阿伊努叙事诗有了相对完整的记录。她从小成长于神谣吟唱者家庭,在祖辈的文化熏陶下,产生了搜集、整理阿伊努神谣的想法。叙事诗这样的文学题材,主要藉由口授的方式流传,讲述者多半来自部落长老,或者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精通民族知识的人。

  根据日本民族语言学家金田一京助的分类,阿伊努英雄叙事诗主要分为“人间英雄叙事诗”与“神谣”两种。前者通常取材自阿伊努族少年,描述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经历与冒险故事;后者则来自自然界神灵,它们通过吟唱者进行表述,内容多是颂扬自然现象或从动物视角表达对世界的理解。二者虽然主题对象不同,但同样透过吟唱的形式传递,题材也都包含神灵、自然、人类三者。

  在知里幸惠所整理的阿伊努神谣中,最为经典且被世人广为传唱的,乃神谣集中收录的第一首《银色的甘霖落下吧!落下吧!》。

  在阿伊努文化中,财富与德性通常划上等号。以渔猎为主的生活形态下,有德之人在狩猎时更容易取得猎物,所谓“德性”不光是对待万物的崇敬心理,同样也蕴含部落成员彼此间的关系。通过神谣集的记录,不仅可以窥探阿伊努人的世界观,也能理解他们面对自然与神灵的态度。

  然而,当神谣转化为文字,难免失去了一些活力。虽然文字更易于传播与记录,但神谣的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其声音和节奏,无需借助文字却能直接触动人心。阿伊努族的神谣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形式化的祭文——一种面对神灵、面对生活的发自内心的言辞。

  虽然,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阿伊努人充满偏见与歧视,过去的民族压迫也是不可抹灭的历史。但面对这样的困境,族人依然努力保存、复兴、延续自己的民族文化。随着《联合国原住民族权利宣言》的通过,期待未来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能获得更多尊重,并且一同携手建构没有歧视、拥有丰富多样文化型态的社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